应注意消耗材料的比例发展--关于“资本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消费社会论文

应注意消耗材料的比例发展--关于“资本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消费社会论文

要注意按比例发展消费资料——《资本论》学习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资料论文,资本论论文,要注意论文,札记论文,按比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对千差万别的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基础上,又对种类繁多的消费资料按照产品的性质和作用,划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两个分部类,并对其内容、比例、交换关系及其重要性作了详尽的论述。马克思再三指出,社会生产不仅两大部类之间要平衡发展,而且各部类内部包括消费资料内部的各部门之间也必须按比例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的一条重要原理。

首先要注意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必须按比例地发展。就是说,要重视消费资料的生产,使它同生产资料的生产规模相适应。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阐述的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中,个人消费问题占有重要地位,从而生活资料的生产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说:“工人用工资和资本家用剩余价值所消费的那部分社会商品产品的运动,不仅是总产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同单个资本的运动交织在一起。”〔1〕就是说, 消费资料不仅是社会总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同资本的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分析了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过程之后,得出结论:“在简单再生产中,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也就是第Ⅰ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与此相应的比例部分),必须等于不变资本ⅡC,也就是第Ⅱ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分出来的与此相应的部分”。〔2〕这就是说, 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其所体现的产品必须互相交换。通过这一交换,一方面第Ⅰ部类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买到了生活资料,而第Ⅱ部类生产的体现不变资本价值的消费资料得以卖出;另一方面,第Ⅰ部类产品体现V+m价值的生产资料也得到实现,而第Ⅱ部类生产上消耗的不变资本则取得了实物补偿,买到了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因此,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不仅要说明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如何补偿,而且要说明劳动者如何以及从什么地方取得生活资料。没有生活资料,不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求,一部分社会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人们就无法生存,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党中央十多年以前就提出,要把发展消费资料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上,并指出这是使我国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关键一着。这一着抓好了,有利于协调发展两大部类生产,增加收入,回笼货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增加出口,安排劳力,改善国民生活,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由此可见,重视消费资料生产,使它和生产资料生产成比例发展,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运行和把整个社会经济搞活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其次,对消费资料内部各部门的生产也必须注意其一定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把第Ⅱ部类划分为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品两个分部类之后指出:“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奢侈品的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以Ⅱ(V+m)在Ⅱa和Ⅱb之间的分割为条件的,这种分割从根本上影响着生产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对生产的总形态来说,是一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因素。”〔3〕这就是说,奢侈品的生产规模, 从而奢侈品的生产和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的比例关系,将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的结构。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Ⅱ(V+m)在Ⅱa和Ⅱb的分割,也将直接影响到 ⅡC在(Ⅱa)C和(Ⅱb)C之间的分割,从而影响到两大类的生产。当奢侈品生产所占的比例大时,Ⅱ(V+m)中用于Ⅱb的比例也大,从而ⅡC中用于(Ⅱb)C的比例也大,第Ⅰ部类为Ⅱb提供的生产资料比例也大。反之,也是一样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费资料是用于全体人民消费的目的,所以不能再把它划分成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但是,马克思关于第Ⅱ部类划分成两个分部类的原理,对我们今天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我们按照第Ⅱ部类产品在人类生活消费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可以把它们划分成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来研究它们之间的数量交换关系及其变化。生存资料相当于马克思讲的必要生活资料,是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消费品,主要指吃、穿、住等一般消费品。享受资料相当于马克思讲的奢侈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的舒适、愉快和享受的消费品,如家庭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机、镭射机、录放机、高级衣料、项链、金戒子、胭脂口红、豪华家俱等高档商品和其他装饰品。发展资料主要是指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科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消费品,如学习用的书本、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设备等。消费资料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也和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一样,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们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对马克思关于按比例发展消费资料的理论不甚了解,加上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以忽视和违背了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规律,无条件地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以钢为纲”的口号,挤掉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极不平衡,第Ⅱ部类内部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比例也同人们的需要极不相适应。其结果是:在社会市场中,既缺生产资料,更缺生活资料,人们缺吃少穿,日用品短货,房舍紧张,生活艰难,乃至饿死人命。群众编了一首顺口留,叫做“以钢为纲,比例丢光,人心慌慌;不讲科学,经济崩溃,人民遭殃。”这是一个深刻的沉痛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提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方针,实行之后使各部类和各部门之间不平衡的比例关系逐步趋于平衡,协调发展。重工业企业改变了单纯自我服务的方向,部分转产消费资料或为消费资料生产服务的产品,原来一些货不对路的消费资料生产单位,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转产适销对路产品;农业、轻工业生产在实行经济责任制之后,商品产品猛增。这样,消费资料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市场供应紧张现象得到缓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两大部类生产不协调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是,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在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发展比例上已出现局部不够协调的现象,特别是在消费资料生产内部各分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存在着一个新问题,潜伏着一个新危险,即比例失调。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地方,到处铺摊子,重复建厂,盲目生产,争原料,争市场,争利润,造成生产和消费失衡,使不少消费资料生产过剩而大量积压。全国有电扇厂近3000家,电度表厂300多家, 还有电视机厂、自行车厂、卷烟厂、提包厂等,到处新建扩建。有些产品,现在市场已经饱和,又大宗进口,造成难以销售。目前消费品市场,除棉花、粮食、食油、肉类等货源偏紧外,工业消费品大都是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只有4%。有些产品质劣量多价高,坑害国民;二是过去一段时间, 许多地方“房地产热”、“开发区热”急剧膨胀,豪华别墅、豪华酒店、豪华舞厅、高级写字台、游乐园等遍地开花。由此带来“消费热”,据有关统计,1994年光大吃大喝花费公款竟达1200亿元人民币!开发区也是盲目扩张,到处划地为“区”,划而不开,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三是有些商品,如蔬菜,有些副食品,名牌冰箱、名牌洗衣粉、家庭装璜的某些器材、缝衣针、普通竹木家俱、学生用的彩色颜料等,却显得较少,有的造成“物稀价贵”,有的甚至“踏破铁鞋无觅处”,影响了群众生活。上述情况说明,当前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有些失衡的。这种失衡比例将会影响到第Ⅰ部类、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的结构,“影响着生产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两大部类之间,特别是使第Ⅱ部类内部三个分部类生产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下,造成巨大浪费,我们必须正确地估计这三个分部类的各部门生产的适当比例。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无论生产和消费都很容易估计。既然知道每一个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那就容易算出一定数量的人需要多少物品;……那也就不难按照需求来调节生产了。”〔4〕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绝不会是一个固定模式,它们将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估计消费资料三个分部类的适当比例呢?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协调发展和消费资料划分为两个分部类及其比例关系的原理,笔者认为,我们在进行消费资料生产时,至少必须考虑下面三个因素:

第一,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在消费资料分为三个分部类时,同样必须遵守在一般情况下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Ⅰ(v+m)=ⅡC。马克思说:“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年劳动以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创造的新价值产品(分成v+m),等于年劳动的另一部分生产的产品价值所包含的以消费资料形式再生产的不变资本价值C。”〔5〕因为第Ⅱ部类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要靠第Ⅰ部类提供,而第Ⅰ部类只能拿出体现工人工资和利润的产品,来和第Ⅱ部类交换。二者相等,简单再生产就能顺利进行。假如第Ⅰ部类提供的交换产品,少于第Ⅱ部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时,则第Ⅱ部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就不能得到补偿;相反,假如第Ⅰ部类所提供的交换品,多于第Ⅱ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时,则多余的生产资料就得积压。这两个场合,简单再生产都要遭到破坏。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体现工人工资和利润的产品,则必须大于第Ⅱ部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才有余力来追加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所以,我们在进行消费资料生产时,必须同时考虑第Ⅰ部类的生产和需要,既要基本满足第Ⅰ部类正常生产的生活需要,又不能对第Ⅰ部类提出超过其生产能力的需求。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第二,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比例,取决于总的经济形势。马克思说:“每一次危机都会暂时减少奢侈品的消费。”“在繁荣时期,……情况正好相反。”〔6〕在社会主义社会,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比例,同样取决于总的经济形势。经济形势好,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因而人们的消费构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除了用于购买生存资料之外,会有较多的余额用来购买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生产越是发展和扩大,劳动就业的机会就会越多,劳动者的收入就会越高,用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部分就会越大,从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在整个消费资料生产中占的比重就会相应增大。生产越发展,用于吃的比重会下降,用于穿、用、住和行的比重会提高。在吃的方面,副食品和营养品的比重会增加,主食品的比重会下降;在穿的方面,高档衣着的比重会增加,普通衣着的比重会下降;在用的方面,豪华耐用消费品将会增加;在住的方面,装修一新的套房将不断增多。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现在是“吃的讲营养,穿的讲高档,用的讲排场,住的讲舒畅。”有些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等的居民的消费构成的次序已经由吃穿用变为穿吃用或用穿吃。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消费资料中属于享受的部分也会增加。比如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司等的办公室装璜华丽,并安装空调。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相反,如果遇到经济困难时期,象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那样,人民群众收入大减,除了购买生存资料所剩无几或一无所剩,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量自然就小,它们在整个消费资料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就小。

第三,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规模,取决于人们的享受程度。马克思指出:“年产品中的奢侈部分……取决于资本家阶级的挥霍。”〔7〕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成果都归劳动者共同享受,所以,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规模,取决于人们的享受程度,也就是取决于人们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多少钱来用于享受,用于“图舒适,讲排场,摆阔气,求知识”。在第Ⅱ部类总的生产规模和劳动者的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享受程度越大,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规模就会越大,而生存资料的生产规模就相应地会越小;人们的享受程度越小,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规模就会越小,而生存资料的生产规模就相应地会越大。享受资料的发展规模是同人们的享受程度成正比的。人们的享受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粮、肉、蛋、菜的质量提高的要求上,而且进一步表现在要求取得带有享受性的高档商品、豪华耐用消费品,包括大彩电、镭射机、放相机、激光唱盘、空调机、高档摩托车、雪豹皮衣、甚至购买小轿车等用品上。在物质生活得到相对满足的同时,人们又要求用于提高文化智力素质和教育、科技书籍、报纸杂志等文化学习用品和旅游等投入的追加。《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有一户农民,年收入数万元,竟拿出一半用于全家乘坐飞机旅游,观览祖国的美好河山。近几年,全家老少利用节假日去旅游的与日俱增。必须预见到,这是一种发展方向。但是现在,人们的享受程度不可能太大,因为今天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们的收入还不高,相当多人必须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存资料上,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实际要求无疑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人们在进行消费资料生产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和掌握人们要求享受的实际可能程度,使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比例,与这种消费状况相适应。某一种消费品的生产规模过大了,其产品自然难于销售;若某一种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太小,则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当前,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总方针,政策对头,群众努力,干部带头,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人民群众逐渐富裕起来,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多。因此,我们要十分注意在同生产资料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努力发展消费资料生产,并对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好地进行动态分析和科学预测,从而,合理调整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及其各部门的生产比例,以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

总之,马克思关于要求同社会生产第Ⅰ部类相适应的消费资料划分为两个分部类及其比例关系的原理,给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现在,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消费资料的笼统的划分上,也不能老是停留在三个分部类的固定的比例关系上,更不能不顾三个分部类及其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进行盲目生产,而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消费资料的总体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使我们的经济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好。只有既从微观经济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从宏观经济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消费资料三个分部类及其各部门的生产保持平衡,从而使两大部类协调发展,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 1995-03-07

注释:

〔1〕〔2〕〔3〕〔5〕〔6〕〔7〕《资本论》第2卷,第436、 446、457、453、456、4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05页

标签:;  ;  ;  

应注意消耗材料的比例发展--关于“资本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消费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