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嫦玲

李嫦玲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413002

【摘 要】目的:分析在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当中,给予患者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94例胃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脾胃虚寒证,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中药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方式治疗干预以及此基础上的参附黄蒲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疼痛情况得到更为明显的缓解,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患者服用参附黄蒲汤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关键词】胃痛;脾胃虚寒证;参附黄蒲汤;中药;效果

胃痛在临床当中也被称作为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发病之后的上腹部胃脘靠近心窝的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嗳气、吞酸等反应[1]。伴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等,患有胃痛的患者数量出现不断上升,该病也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2]。在中医临床治疗当中,胃痛患者根据实证与虚证证型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十分常见[3]。我院在针对此类胃痛患者的治疗当中,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参附黄蒲汤,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胃痛患者当中选择94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临床相关检查之后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诊断标准内容,且患者接受胃镜检查之后得以确诊。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且在入组之前阅读并且签署好知情同意书。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我院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常规组与中药组,每组各47例对象。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为25—67岁,病程为1—18年;中药组患者当中男27例,女为20例,患者年龄为26—68岁,病程2—17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接受比较后不存在差异(P>0.05),所以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抑菌、消炎、杀幽门螺杆菌等,医生同时需要给予患者胃动力改善治疗、胃部黏膜保护治疗等,中药组患者则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参附黄蒲汤,主要方法如下:

参附黄蒲汤的方剂组成为:神曲、广木香、炒香附各10g,甘草、延胡索、陈皮、乌贼骨各13g,制附片10—15g,炒山药、炒大黄各15g,党参、蒲公英各30g。针对临床中反酸严重的患者加入吴茱萸、煅瓦楞子各12g,可以暖肝温胃抑制胃酸;腹部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要加入枳壳、青皮、佛手各12g,可以疏肝解郁,行气宽中,达到止痛功效;泛吐清水较多的患者需要加入干姜、茯苓、砂仁与蜀椒目各12g,可以温胃化饮。患者每日将方剂加入500ml水进行煎煮,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服用1剂,两组患者都需要接受1个月连续治疗[4]。

1.3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相关症状的好转程度等将其临床疗效分成无效、改善以及治愈,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改善+治愈。无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胃痛情况未出现任何好转,患者相关症状仍然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甚至恶化,且接受内镜检查之后无变化;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胃痛次数出现减少,接受内镜检查之后出现一定程度好转,相关症状有所减轻;治愈:患者胃痛症状完全消失,接受内镜检查之后恢复正常,且患者体征等恢复正常。

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后的胃部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利用VAS评分来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患者得分为0分表示无任何痛感,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则为中度疼痛,患者得分超过7分则表示疼痛较为严重,患者难以忍受。患者的VAS得分越高,其疼痛反应就越强烈。

1.4统计学处理

我院将两组患者的各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代入SPSS21.0软件包中进行验算处理,若相关数据的结算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为差异存在意义,反之则无任何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3 讨论

胃痛在中医当中也被称作为胃脘痛,患者患病之后会出现嗳气等各类症状,且胃脘部靠近心窝的位置会出现失常疼痛[5]。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胃痛患者逐渐增多,且很多患者在秋冬之交、早春冬令时节发病,患病之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6]。

在胃痛患者的常规治疗中,西医药物多能改善患者的胃部疼痛症状,但是患者很容易出现复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胃脘痛的症状。患者胃痛病因类型较多,胃部寒邪造成寒凝不散、气机升降受阻,会出现胃气不和,引发疼痛;肝脏有疏泄气机的功能,若患者出现抑郁恼怒情况,就会肝失条达、肝气横逆,进而导致胃痛;若患者长期内伤劳倦、脾胃虚弱,会出现禀赋不足、胃失温养,进而导致中焦虚寒,引发胃痛。此外,患者长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也会造成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等。中医治疗认为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的治疗应当以补脾益胃、止痛缓急等为主,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中医治疗当中选择参附黄蒲汤。方剂当中的蒲公英可以解毒散滞,炒大黄可以化瘀活血,延胡索可以止痛行气,三药联用可以去腐生新,并且加快患者胃部溃疡面的愈合,加速血液循环。方剂当中的广木香、炒香附与陈皮联用,有升降调节、疏肝行气的功效,制附片可以止痛散寒,山药可以除湿健脾,乌贼骨可以抗溃疡,白术与党参有较好的益肺健脾功效,神曲可以和胃健脾,甘草则可以中和诸药。我院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在方剂原有药物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对症中药,从而有针对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方案的治疗干预,在对比双方患者的治疗情况后看出,中药组患者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且疼痛情况缓解较明显。

结语:

针对临床当中患有脾胃虚寒证胃痛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来讲,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参附黄蒲汤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也会得到有效缓解,该方案可作为此类胃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石丹梅,陈柘芸,潘东洪,吕艳,廖雨莎,陈洁.小茴香生盐包烫熨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9):84-86.

[2]王爱玲.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2):213-214.

[3]胡平.中药参附黄蒲汤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抗感染药学,2015,12(03):425-427.

[4]黄文琴.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4):89-91.

[5]邓登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证型胃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05):78-81+90.

[6]乔勇,李廷保.运用敦煌《辅行诀》理中汤类方加减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病验案4则[J].中医研究,2017,30(01):49-50.

论文作者:李嫦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嫦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