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然

“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然

一、“完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需(论文文献综述)

潘玉冰[1](2021)在《物联网时代下的微型移动空间设计 ——以小型房车设计为例》文中提出

卜丹[2](2021)在《移动场景下的情绪评估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移动场景下的实验研究用户的日常情绪体验,试图厘清个人移动生活场景中,主观情绪与客观环境的作用关系,为未来定制化服务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与驱动。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EMA)与每日重建方法(The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DRM),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移动端应用,在用户的真实生活环境下,共采集了逾1000小时的用户生活场景数据。数据包括用户的个人背景信息、完整的一周日常生活场景跟踪、主/客观场景数据、场景时空数据等。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主/客观情绪数据,发现:(1)人们的主观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场景下有着相对稳定的模式;(2)主观情绪状态明显受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3)在不同生活场景下,同一种主观情绪状态可能与不同客观环境条件呈现显着相关性;(4)客观环境条件与主观情绪状态形成一种动态的调节关系,通过采集个人移动场景数据构建情绪特征模型,可为场景识别以及服务定制等方面提供帮助。依据实验发现,本文设计了个人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的移动应用,并提出基于情绪评估与记录的应用设计策略:(1)情绪场景化。即依据场景对用户情绪进行归类与分析;(2)情绪可视化。即对用户的情绪状态变化进行持续追踪,用可视化的手段予以表现,实现情绪量化;(3)情绪可调化。即通过情绪数据的记录,识别情绪特征,并联动生活场景中的产品,对用户情绪进行调节。情绪管理移动应用可以便捷地记录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情绪状态,按照周期与场景分类以可视化的形式追踪情绪的波动,并联动生活中的产品设备调节环境条件,来改善用户的主观情绪状态,以达到缓解和减少用户在不同生活场景中负性情绪的目的。

李京泽[3](2020)在《《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以《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一书为基础撰写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的作者为自然纪录片制作人朴洙容,他是世界上拍摄到野生西伯利亚虎家庭的第一人。该书是朴洙容所拍摄的纪录片《西伯利亚虎三代之死》的文字衍生品,由韩国金宁出版社于2011年9月10日负责出版发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此书为纪实动物文学作品,是对一只叫做血腥玛丽的雌虎家族三代进行观察的记录,也讲述了乌苏里土着民把西伯利亚虎当作神信奉的故事。全书共计435页,内容分为五章,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一章《血腥玛丽》、第二章《森林之神——阿姆巴》、第三章《相遇,还有离别》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翻译,原文为294页,共计126460字,译文总计116573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介绍,阐述翻译重点及难点;第三部分为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具体说明译前分析与准备、报告撰写流程;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翻译案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词层、句子层进行,词层翻译则分别根据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语义对应理论应用了音译法与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依据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采用了加词法和减词法;句子层翻译以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了移位法与替换法,并选取翻译文本中的典型例句,理论结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介绍了笔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自然纪录片类文本的实践报告,可以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翻译能力的同时,为日后翻译相同文本类型的译者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也期待通过笔者翻译的文本内容,为国内拍摄自然与动物纪录片的业内人士、关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与读者、对韩国动物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周鑫[4](2020)在《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略研》文中研究指明手机银行的出现始于1999年,在20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和服务的重要渠道转变为应对互联网冲击的转型产品。截至2018年,全国近40家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建立了适用于Android和i OS操作系统的手机银行APP,其业务功能模块也覆盖了传统网上银行近80%的功能。中国银行N分行于1987年成立于江西南昌。2020年中国银行N分行正处于“质变”的关键时期,全行要围绕APP“月活跃用户”这一核心质变,依托手机银行实现用户快速增长,力争2021年月活跃用户达到1亿,将手机银行APP打造成中国银行N分行增长最快的客户服务平台。本文采取“发现问题-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国内外手机银行发展概况、分析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业务和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现状,包括用户获取策略现状、用户活跃策略现状、用户留存策略现状、用户变现策略现状和用户传播策略现状等;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出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在用户增长阶段存在的诸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关系营销理论、长尾理论和AARRR理论,提出改善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的对策与建议。根据研究可得,对于中国银行N分行营销策略的优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提高行内存量客户渗透、异业合作换取用户和对互联网平台输出手机银行产品进行用户获取策略优化;二是,通过构建用户活跃模型、创建用户激励体系和不同活跃度用户差异化运营的方式进行用户活跃策略的优化;三是,优化用户产品体验、建立新用户专属服务和完善流失预警及挽回机制,以提升用户留存率;四是,建立数据驱动运营模式和推进线上无卡化经营;五是,增加用户推荐形式、优化传播场景和半径和设置专项老带新活动,促进品牌传播;最后,提出优化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希望本次研究能为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进一步提高用户流量指明方向,为同类银行发展手机银行提供一定指导建议。由于实践和认知的欠缺,本文未能对手机银行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后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陶然[5](2020)在《基于健康促进理论的阅读方式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健康是现今社会人类最普遍的根本需求,其定义已从疾病的消除逐渐转变为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如何主动获取持续的健康能力,这也人们是对日常健康生活方式追求与建立的渴望。阅读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介阅读更加紧密的融入了日常生活,并不断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不良的阅读习惯会造成用户的潜在疾病积聚,严重的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并且目前针对健康阅读的设计介入仍然缺少,并具有局限性,如何从阅读的各个相关角度,通过改善不良阅读行为方式,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健康促进理论进行了文献梳理研究,了解健康促进现有模型及其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健康行为方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文章对新时代的阅读进行定义与解述,根据行为导向、认知导向及体验导向三个角度总结出影响阅读的关键因素。并且通过案例说明健康介入阅读方式的必要性,以及设计参与的重要价值,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价值说明。基于前期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阅读用户的健康认知程度及阅读方式形成的重要环节,笔者邀请目标用户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获取一手数据,根据数据结果输出两类典型用户,汇总用户需求点。最后章节,结合样本用户的描述,在文章结论阶段将健康阅读方式形成的过程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综合用户阅读影响因素及外界可参与因素,共同构建健康阅读方式形成的理论模型,并解述其中用户参与转换以及价值存储接触点。此外分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特征,提出适应于用户的不同设计策略与设计原则,为健康阅读相关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本课题研究将阅读作为健康生活方式设计的一个切入点,拓展健康阅读的相关设计思考,旨在提升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尝试补充完善健康设计的研究范围,为各研究领域的设计师们引发新的思路。

肖榕[6](2020)在《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影响经济良性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报告,提出国家将全力支持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发展。面对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广汽集团成立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实现转型升级、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因此,本文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研究背景下,探讨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威胁和内部环境的劣势下,应该如何利用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制定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保持产品竞争力。本文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出发,研究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格局为以纯电动汽车发展为主的三纵三横发展战略。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定位于纯电动汽车,致力于开发高智能、高续航和高品质的纯电动汽车。在集团支持和政府巨额补贴下,尽管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日益增长,但产品仍然存在多种问题。经过调研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后发现,由于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在国外垄断零部件工厂手里,产品缺乏竞争且零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导致产品成本和品质存在问题。中国宏观环境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时负增长。同时,随着双积分等促进发展政策,以及放开股比等保持持续竞争的政策实施,汽车消费需求在一段时间内更加理性化;社会环境方面,人们的购车理念发生较大的变化,出行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更高;技术环境方面,随着“四化”的提出,未来的汽车将向着电动、网联、智能和低碳化的汽车方向发展。企业内部方面,广汽新能源公司既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世界领先的制造工厂等优势,也存在着产品价格高、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等劣势。通过分析,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借助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实行增长型的产品发展战略。结合公司自己的优势和产品特点,制定产品开发和一体化战略实施方案,以及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保障措施、保障战略方案的有效实施,为达成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做好准备。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面对国家提出的“四化”发展趋势,以电动汽车产品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根据国家政策的机遇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适合的产品发展战略,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黄轶[7](2019)在《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媒介已经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诞生之后,更是将媒介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微信、微博、微视、抖音、陌陌、映客等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其传播速度、交互功能、分发渠道、衍生作用、影响效果、辐射范围,早已令传统媒介望其项背。我们不禁反问,新兴媒介逐渐占据传播高地,传统媒介是否会因此没落。然而,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新即旧的媒介认知观显然不合时宜,发生变化的只是媒介生态格局,媒介的“新”与“旧”无非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本文从媒介生态视域出发,认为在媒介生态环境之中,“无差别的人类时间”是各类媒介物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食物”或“营养”。目前,已经存在的“纸媒物种”、“广电物种”、“网媒物种”等媒介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皆离不开对“无差别的人类时间”的竞争。中国城市广电是传统媒介中的典型代表,属于“广电物种”中一个独特种群。一方面,它们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外生态因子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也受到播出时段、频道设置、节目类型、受众资源、经营创收等内生态因子的制约。与此同时,外生态因子与内生态因子之间还存在生态反馈。本文借鉴“生态足迹”模型,开展了对“媒介生态足迹”模型的思索,并且结合511家中国城市广电最近几年的成功实践,分析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生态竞争中的格局地位,重点探讨中国城市广电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继续生存与发展。通过媒介生态视域研究中国城市广电,并非简单描述“适者生存”这个世人皆知的一般逻辑,而是放眼当下正在发生的“共时性”媒介整体进化,大胆提出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融合之路上的时空对策、功能对策、资源对策和渠道对策。

郭缨[8](2018)在《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社会形成以影像为中心呈现的景观格局,视觉以前所未有的爆发力量成为感官主宰,引导人类生存方式逐渐视像化,人类感官平衡逐渐消解。感官失衡触发听觉失聪、嗅觉失灵,引致文化紊乱、认知出偏。尤其是听觉能力的人为钝化和屏蔽,严重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向度和维度。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发现了这种趋势,并呼喊“重回听觉”,希望引发人们对听觉问题的关注。麦克卢汉认为:重回部落时代,人们经历的最大变革是从眼睛到耳朵的过渡,即声觉空间的回归。20世纪后半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听觉转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样呼唤听觉回归以改善文化失衡现状。然而,麦克卢汉的声音和“听觉转向”的出现并未形成应然回响。视觉至上继续从生活场景向文化现象穿透,世界被高度视觉化,视觉文化形成对人的“围困”,造成人类认知体系陷入严重路径依赖,形成“单向度的人”。打破视觉霸权地位,恢复人类感官平衡迫在眉睫。媒介技术与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勃发引领人类进入移动传播时代,移动化以颠覆性力量重构了社会传播结构和传播逻辑、改变了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移动智能技术广泛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为探讨听觉回归和媒介感官平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窗口。基于这一时代背景,论文提出了如下问题:在移动传播时代,媒介感官失衡的传播现状是否有所改变,听觉媒体是否实现了回归,如何实现回归,以及新型听觉传播方式在人和社会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模式和互动关系。媒介环境学为回答上述命题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撑,即将媒介视为一种环境,关注技术、符号、信息等如何对人、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以及强调媒介嵌入社会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媒介即环境”为理论框架,以听觉回归的“必要性——可能性——回归路径”为主要脉络,以移动听觉媒体为观照对象,以日常生活中移动听觉媒体与人的互动为重点,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析破除视觉霸权、解析听觉回归的紧要性和可能性。经对历史和现实的立体考察,论文提出了以下发现: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听觉媒体呈现出从形态、类型到使用方式、使用习惯等方面的新特征,移动性变革促使听觉媒体从终端、产品、空间、场景四个维度形成听觉回归的技术路线和生态系统。在新型“感知——符号”环境中,个体创造力被激活、身份和价值被唤醒,个人与媒体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进一步深入访谈和分析发现,移动听觉媒体以参与形成日常生活中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城市(地方)关系的方式形成独特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其陪伴功能、交往功能和连接功能被有效强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稠密。听觉正以多元化方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点滴之中,使麦克卢汉所谓“重回部落时代”的生活和交往方式逐渐实现。在媒介技术推动下,移动听觉媒体广泛普及和使用比率全面上升,人类的听觉正在被重新激活和唤醒,听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全新延展,一个更具开放性、参与性、陪伴性和个性化的声觉文化正在强力消解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伴随着听觉回归和人类倾听能力的复苏,一个感官均衡的“全觉体验”时代正在来临。

刘琼[9](2018)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伴生的网络支付业务以其友好的用户界面、便利的支付方式、低廉的成本、实时到账等优势,已然成为一、二线城市个人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首选。而以传统支付场景、传统支付手段为业务逻辑的商业银行,在支付业务上受到了颠覆性的冲击。新支付模式的出现,倒逼商业银行务必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重构业务逻辑与业务策略,以确保自己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银行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地位能够继续维持,不至于丧失话语权。本文通过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剖析,逐一总结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从市场营销策略,技术革新方向梳理商业银行如何完成传统支付业务的转型。移动支付行业初期,运营商曾经主动与银行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但受制于场景不足、推动者由于自身的垄断地位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预计严重不足,缺乏主动推进业务的动力,发展速度过慢,直至第三方支付机构介入,银行端移动支付业务才开始提速。时至今日,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在不断与大数据分析、新业务场景结合,创造出新的市场机会,网络支付平台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此时银行无论是简单的增设服务,引入新支付场景,简单让利促销,也都只能是局部的改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支付产品不再是客户首选的现状。文中以民生银行为例,根据现有组织体系和业务模式,为应对互联网转型所做的布局进行分析,为商业银行的变革提供理论参考。论文最后讨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建议商业银行应该挖掘存量客户优势,着力于提升账户价值,将银行特色业务资源如信用卡、小额信用贷与支付场景结合,定制金融一站式服务,为海量客户标记分类并精准服务,同时通过第三方向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务,丰富整个移动支付生态圈。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咄咄逼人,商业银行需要以安全运营为前提,推进支付技术发展,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体系,最终构建支付生态圈,这才是银行谋取未来行业话语权的最优选择。

河娜(Ha Na)[10](2018)在《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是“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一直备受中国媒介人的关注,但全面系统研究韩国有关成就及揭示其动因的论着迄今还是空白。本论文尝试开展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望能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以及中国新媒介的成长发展都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韩国新媒介产业领域当中选取核心的五大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新媒介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数字电视产业进行分析与考察,在探寻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态势的同时,着重展开对其各个不同领域的新媒体产业之内涵及特征的解析与阐释,尽可能详细剖析出其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中的特点与兴起的动因。本文运用当今最新的产业报告、政府机构政策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资料,梳理并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整体风貌,力图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动因。立足于对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动因,通过探讨韩国新媒介产业背后的韩国国民性等文化因素,进一步对韩国文化创意市场做出全新的解读。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运用较为详实的一手资料,通过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和“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这三项有机联系之内容的考察,全面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呈现。二是从“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和“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这四个互为关联的不同侧面,来阐释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特点。三是通过对“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及“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动态变化的分析,来梳理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以展望。四是将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和展望。五是通过对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的整理分析,在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与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背景下,来阐述在韩国数字电视产业影响下重构和发展。本文最后对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进行概观论述、并对其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建议与总结,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并蓄与包容的韩国新媒体产业进行文化定位,并对其新媒体领域的后续研究作出概要铺垫。

二、“完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需(论文提纲范文)

(2)移动场景下的情绪评估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情绪评估(测量)的方法
        1.2.2 基于情绪的设计应用
        1.2.3 基于情绪调节的设计案例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场景的情绪评估与调节方法
    2.1 情绪的含义
    2.2 情绪评估(测量)方法
        2.2.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绪评价方法
        2.2.2 基于客观环境因素监测的情绪评估方法
    2.3 基于场景的设计
        2.3.1 场景数据的构成
        2.3.2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2.4 情绪调节的方法
        2.4.1 基于主观情绪评估的情绪调节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情绪评估实验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流程
        3.3.1 实验介绍会
        3.3.2 每日场景记录
        3.3.3 场景数据重建
        3.3.4 用户回访
    3.4 研究结果分析
        3.4.1 主观情绪因子与场景的关联性
        3.4.2 主观情绪因子与客观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3.5 实验小结
    3.6 基于情绪评估与场景记录的情绪调节设计策略
        3.6.1 情绪场景化
        3.6.2 情绪可视化
        3.6.3 情绪可调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践
    4.1 产品定位
    4.2 功能梳理
        4.2.1 核心功能
        4.2.2 产品信息架构
    4.3 原型及测试
        4.3.1 低保真原型设计
        4.3.2 界面视觉风格方案选择测试
    4.4 视觉设计呈现
        4.4.1 视觉情绪版
        4.4.2 设计规范
        4.4.3 主要界面视觉效果展示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情绪的相关性表
附录2 客观环境因素对主观情绪的回归分析表
附录3 移动端个人数据场景化信息特征库软着证书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2.3 翻译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 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
    3.1 译前分析与准备
    3.2 报告撰写流程
第四章 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
    4.1 翻译理论的选择
    4.2 词层翻译案例分析
        4.2.1 音译法
        4.2.2 直译法
        4.2.3 意译法
        4.2.4 加注法
        4.2.5 加词法
        4.2.6 减词法
    4.3 句子层翻译案例分析
        4.3.1 移位法
        4.3.2 替换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B原译文对照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略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述
        2.1.1 手机银行
        2.1.2 营销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AARRR理论
        2.2.2 关系营销理论
        2.2.3 长尾理论
        2.2.4 SWOT分析法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现状
    3.1 手机银行发展历程
        3.1.1 国外手机银行发展概况
        3.1.2 国内手机银行发展概况
    3.2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3.2.1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3.2.2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现状
    3.3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第4章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用户画像分析
        4.1.1 画像构成分析
        4.1.2 用户画像分析
    4.2 调查分析
        4.2.1 调查设计
        4.2.2 问卷分析
        4.2.3 访谈设计
        4.2.4 访谈分析
    4.3 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3.1 用户获取策略不足之处
        4.3.2 用户活跃策略不足之处
        4.3.3 用户留存策略不足之处
        4.3.4 用户变现策略不足之处
        4.3.5 用户传播策略不足之处
第5章 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
    5.1 营销策略优化思路和原则
        5.1.1 优化思路
        5.1.2 优化原则
    5.2 优化对策
        5.2.1 用户获取策略优化建议
        5.2.2 用户活跃策略优化建议
        5.2.3 用户留存策略优化建议
        5.2.4 用户变现策略优化建议
        5.2.5 用户传播策略优化建议
    5.3 保障措施
        5.3.1 人力保障
        5.3.2 培训保障
        5.3.3 资金保障
        5.3.4 制度保障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健康促进理论的阅读方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概念的延伸,主动健康备受关注
        1.1.2 技术为主动健康行业提供助力
        1.1.3 社会发展背景下阅读模式的转变
        1.1.4 健康设计研究带来的价值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健康概念的拓展及延伸
        1.2.2 健康促进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阅读方式的研究现状
        1.2.4 阅读与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健康促进理论的概述及探究
    2.1 健康的定义及延展
        2.1.1 健康的解读
        2.1.2 亚健康的定义及产生因素
        2.1.3 影响健康的因素
        2.1.4 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2.2 健康促进相关模式概述
        2.2.1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KABP)
        2.2.2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havior Model,HBM)
        2.2.3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2.2.4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2.2.5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2.2.6 格林模式(Precede Proceed)
    2.3 健康生活方式研究
        2.3.1 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及构成
        2.3.2 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2.3.3 健康生活方式设计研究现状
    2.4 健康设计的研究要素
        2.4.1 健康设计的界定
        2.4.2 以人的系统为中心的健康设计
        2.4.3 健康设计中人、物、环境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阅读的相关因素及健康设计切入点分析
    3.1 阅读方式的发展与转变
        3.1.1 阅读的定义及延展
        3.1.2 阅读媒介的转变
        3.1.3 阅读形式的多样化
    3.2 阅读方式研究导向及相关因素分析
        3.2.1 阅读模式的研究导向
        3.2.2 影响阅读的相关因素
    3.3 阅读方式中设计的关联性表现
        3.3.1 互联网阅读产业的发展
        3.3.2 阅读空间环境中设计的参与
    3.4 健康促进介入阅读领域的必要性与价值
        3.4.1 缓解不良阅读方式对健康的损害
        3.4.2 为营造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新的切入点
        3.4.3 健康促进因素在阅读中的应用性案例分析
    3.5 健康促进理论于阅读方式的介入点分析及模型初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健康促进与阅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内容简介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内容与步骤
        4.1.3 调研方法与工具
    4.2 健康阅读方式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4.2.1 问卷设计及实施方案
        4.2.2 问卷调研结果
        4.2.3 问卷结果总结分析
    4.3 健康阅读方式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4.3.1 定性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4.3.2 深入访谈计划
        4.3.3 深入访谈结果分析
    4.4 调研结论总结
        4.4.1 典型用户特征分析
        4.4.2 痛点分析及需求汇总
        4.4.3 健康阅读方式的形成因素分析
        4.4.4 健康阅读方式设计方向输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健康促进理论的阅读方式设计模型与策略
    5.1 健康阅读方式形成的四个阶段
        5.1.1 思维认知阶段(Cognition)
        5.1.2 探索尝试阶段(Exploration)
        5.1.3 行为固化阶段(Solidification)
        5.1.4 稳定强化阶段(Stabilization)
    5.2 面向阅读方式形成的健康促进模型构建
        5.2.1 健康阅读方式形成因素模型图解
        5.2.2 用户参与的阶段性转变
        5.2.3 模型中的价值存储
    5.3 基于健康促进的阅读方式设计策略
        5.3.1 思维认知阶段的多维度信息设计策略
        5.3.2 探索尝试阶段的情感体验策略
        5.3.3 行为固化阶段的场景设计策略
        5.3.4 稳定强化阶段的人际互动策略
    5.4 健康阅读方式设计原则
        5.4.1 适度性原则:以用户阅读体验为中心
        5.4.2 匹配性原则:适用多用户阅读场景
        5.4.3 持续性原则:健康调节任务更新迭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表格与图片来源
附录三:阅读用户调研问卷
附录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附录五:健康阅读方式调研用户访谈脚本

(6)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2章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概况
    2.2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现状
    2.3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3章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3.1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2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3.3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SWOT分析
第4章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4.1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
    4.2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的选择
    4.3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的实施
    4.4 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媒介生态研究
        1.2.2 国内媒介生态研究
        1.2.3 中国城市广电的定义
        1.2.4 中国城市广电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
        1.4.1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照
        1.4.2 生态足迹的理论观照
第2章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环境考察
    2.1 中国城市广电的时代历程
        2.1.1 发轫期:政策摇篮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2 勃兴期:迅速成长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3 调整期: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1.4 融合期:迭代进化中的中国城市广电
    2.2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外生态环境
        2.2.1 中国城市广电的政治生态因子
        2.2.2 中国城市广电的经济生态因子
        2.2.3 中国城市广电的技术生态因子
        2.2.4 中国城市广电的文化生态因子
    2.3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内生态环境
        2.3.1 中国城市广电的播出时段分析
        2.3.2 中国城市广电的频道设置分析
        2.3.3 中国城市广电的节目类型分析
        2.3.4 中国城市广电的受众资源分析
        2.3.5 中国城市广电的经营创收分析
    2.4 中国城市广电的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生态反馈
        2.4.1 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正反馈
        2.4.2 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的负反馈
第3章 中国城市广电在媒介生态竞争中的表现
    3.1 两类原始媒介物种的进化模式
        3.1.1 通信式媒介的物种进化历程
        3.1.2 广播式媒介的物种进化历程
    3.2 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1 纸媒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2 广电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3 网媒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4 其他媒介物种的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2.5 中国城市广电的独特物种特点与竞争表现
    3.3 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媒介种间竞争
        3.3.1 广电物种与纸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2 广电物种与网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3 纸媒物种与网媒物种的媒介种间竞争
        3.3.4 中国城市广电在种间竞争中的独特状况
    3.4 媒介生态环境中广电物种的种内竞争
        3.4.1 城市广电与国家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2 城市广电与省级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3 城市广电与区县广电的媒介种内竞争
        3.4.4 中国城市广电在种内竞争中的独特状况
第4章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的合理路径
    4.1 初探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足迹
        4.1.1 生态足迹理论在媒介生态中的应用
        4.1.2 媒介生态足迹的分析框架构建
        4.1.3 中国城市广电的媒介生态足迹框架构建
    4.2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时空对策
        4.2.1 破除时间瓶颈整合资源
        4.2.2 挣脱区域束缚挖掘价值
    4.3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功能对策
        4.3.1 锻造节目品牌以点带面
        4.3.2 量身打造节目专供定制
        4.3.3 抓牢大型活动引爆风潮
    4.4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资源对策
        4.4.1 瞄准主流资源盘活潜能
        4.4.2 深耕本土内容营造情怀
        4.4.3 布局关联领域提升能力
    4.5 中国城市广电发展路径的渠道对策
        4.5.1 推动多屏融合打造终端
        4.5.2 强化融媒思路实时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提出
    1.2 核心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媒介感官失衡与呼唤听觉回归
    2.1 倾听缺席:视觉至上引致感官失衡
    2.2 声达心通:以听觉扭转感官失衡现状
    2.3 立足当下:移动性重塑传播环境
    本章小结
3 媒介即环境:听觉回归的研究路径
    3.1 媒介环境学基本理念简述
    3.2 媒介环境学中的“涉听”论述
    3.3 “媒介即环境”的三个理解维度
    本章小结
4 听觉激活:作为感知—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4.1 作为感知环境的听觉媒体
    4.2 作为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4.3 听觉回归的基础:终端、产品、空间与场景
    本章小结
5 听觉浸润:作为社会环境的听觉媒体
    5.1 听觉陪伴: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忠实朋友
    5.2 听觉社交:个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
    5.3 听觉连接:丰富城市听觉体验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内容和发现
    6.2 未来展望
    6.3 贡献、局限与思考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焦点小组访谈情况说明
附录3 深度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一、样本选择
    二、深度访谈提纲
    三、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9)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2 移动支付业务模式分析
    2.1 移动支付定义及分类
    2.2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现状
3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3.1 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3.2 商业银行与产业链合作情况
4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竞争策略分析
    4.1 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研判
    4.2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的SWOT分析
5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政策建议
    5.1 明确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战略定位
    5.2 注重以客户需求的移动支付产品
    5.3 明确银行内部合作共赢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六、核心概念诠释:新媒介、新媒介产业
第一章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韩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脉络
        二、韩国互联网产业应用的径路
    第二节 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
        一、电子商务(EelectronicCommerce)
        二、社区化电子商务(SocialCommerce;Socialshopping)
        三、家庭电视购物
        四、互联网视频广告
        五、物联网
    第三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一、信息通信市场竞争促进政策
        二、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三、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
第二章 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模拟服务与移动通信的大众化(第一代:韩国从1980年至1990年段)
        二、移动通信时代的进化(1G到4G)
        三、韩国各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四、韩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实态
        五、韩国的4G创造的新环境(LTE)与向5G的到来与展望
    第二节 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
        一、以On-demandService(立即响应式服务)为中心的移动媒体产业
        二、韩国新媒体在MobileOnly(移动独占)时代
        三、移动APP市场的动向分析
    第三节 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
        一、智能手机
        二、金融技术(Fintech)
        三、移动办公与智能工作(MobileOffice&SmartWork)
        四、移动云计算
        五、移动电子商务(Mobilecommerce)
        六、移动游戏
        七、MobileAppcessory
    第四节 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
        一、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韩国国内移动广告运营商相关动向
        三、韩国移动广告的类型与发展
        四、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展望
第三章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
        一、韩国出版流通市场的现状
        二、韩国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发展趋势
    第二节 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
        一、韩国图书定价策略的标准与细节
        二、图书定价策略对韩国出版产业的影响
        三、韩国出版着作权法动向
    第三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一、韩国数字出版的定义和范畴
        二、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环境与动向
        三、韩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第四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第四章 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
    第一节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一、韩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向
        二、韩国动漫产业用户动向
    第二节 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网络漫画(Webtoon)的定义和发展程序
        二、OSMU(OneSourceMultiUse):创造出漫画之外的附加价值
    第三节 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
        一、作为韩流内容的网络漫画的地位
        二、通过向海外市场进军克服韩国国内市场的局限
        三、作为创造附加收入的核心内容的角色
        四、韩国动漫产业政策目标
    第四节 韩国卡通形象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一、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发展与动向
        二、各时期卡通形象的变迁
        三、韩国国内卡通形象的OSMU成功事例
        四、卡通形象产业的展望及管理战略
第五章 韩国数字电视产业
    第一节 从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
        一、韩国电视发展的脉络
        二、高清、数字电视的蓬勃兴起
    第二节 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第三节 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二、广播通信融合动向与实践
        三、融合的法律体系
第六章 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因
    第一节 文化立国战略与新媒介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
        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出台
        二、政府的政策与支持
    第二节 企业对新媒介产业的敏锐创新与积极投入
        一、虚拟现实(VR)市场的发展战略:韩国Amway引进的AI“Dreame”
        二、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营销与攻占缝隙市场
        三、智能机器人(智能型)产业战略
        四、借助平昌冬奥会,抢占世界5G服务制高点
        五、以几家大公司为龙头,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
结语
参考文献与书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完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需(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时代下的微型移动空间设计 ——以小型房车设计为例[D]. 潘玉冰.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移动场景下的情绪评估与设计研究[D]. 卜丹.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京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4]中国银行N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略研[D]. 周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基于健康促进理论的阅读方式设计研究[D]. 陶然. 江南大学, 2020(01)
  • [6]广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 肖榕. 吉林大学, 2020(08)
  • [7]媒介生态视域下中国城市广电发展对策研究[D]. 黄轶. 湖南大学, 2019(07)
  • [8]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D]. 郭缨.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 刘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10]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D]. 河娜(Ha Na). 上海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全移动生活”是未来移动发展的必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