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论文_郭 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论文_郭 涛

郭 涛 甘肃省静宁县城关初中 7434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大体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学生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二者都是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就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演示实验

1.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极地思维。对于刚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初中学生来说,实验观察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启迪,要让学生明白,慢不经心地“看”,不等于观察,观察应是有目的的,积极主动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一个过程。例如,对“镁带的燃烧”实验,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应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镁带的燃烧”实验,应让学生从物质的颜色、光泽、状态、热量的变化以及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区别等方面观察。观察的顺序是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这时教师就动手做实验,学生就会答出:反应前是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燃烧过程中发生耀眼白光,放出热量,反应后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提高了课堂演示实验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使观察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2.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再如《溶液》一章,概念多,条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对进行溶液计算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点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演示实脸的方法,教师只是恰当的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律,所以理解掌握得比较深刻。

3.注意实验的可视性。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清楚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现象,因此必须注意实验的可视性,对离讲台远的学生可以抽调几名来当老师的助手,既达到了整体的可视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4.合理运用多媒体。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化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反应复杂、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可用电脑模拟反应过程,采用“放大”、“慢放”、“重放”、“定格”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观察;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展;(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的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于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能用媒体取代教师的演示实验。

二、学生探究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

1.应注意排除学生探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所学反应不相符合的现象,就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不利于学生进行分析。如:实验仪器不一定洁净,药品有时不一定是纯净物等。干扰现象时常会出现。为了排除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资料,积极钻研探索,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例如,在准备铁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时,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铁丝表面竟出现了暗红色或变黑了!如果让学生做出这种实验现象,就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严重的干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吗?不应该,这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产生这一干扰因素的原因。启发学生怎样做才能排除这一干扰现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

2.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介绍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教学内容时,在测试不同溶液酸碱度的同时,还可测试当地的雨水,饮用水,人的唾液的pH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自身的问题,从而完成“PH与人类生活”“pH与社会环境”的话题的探究,增加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也应重视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从而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例如,学生在做碳酸钠与食醋反应使杯中蜡烛熄灭的实验时,学生会发现该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慢得多,通过查找食醋的成分找到答案。有的同学发现自己配制的碳酸钠浓溶液,放置几天后,溶液中竟出现了无色透明的晶体,通过查阅结晶水合物的知识也找到了答案,并对结晶有了初步感性认识。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师要与学生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只是一个引领的作用,最终要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论文作者:郭 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论文_郭 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