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40例,将其根据手术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且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腰椎椎间孔狭窄;早期疗效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高发的脊柱外科疾病,该病的典型症状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手术是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的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且临床早期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1]。为此,本文中详细分析了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在腰椎椎间孔狭窄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详情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40例,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男女患者12例、8例,中位年龄(61.5±5.1)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各为11例和9例,中位年龄(62.0±5.2)岁。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手术采取全麻处理,在C型臂机透视下于患侧椎弓根体行手术切口,建立软组织通道。充分暴露上下关节突,切除病变节段上下关节突内侧缘,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术、椎间盘摘除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手术达到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神经根松解的目的,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手术采取局部麻醉和俯卧位,在X线机监视下进行手术间隙定位,对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后,逐级去除将部分上关节突前下缘骨质逐级去除,将手术套管经扩大的椎间孔置入椎管内,并切除增生黄韧带组织和硬膜间隙突出组织解神经根。双极射频电极进行消融纤维环内裂隙组织以及神经末梢,并且射频热凝纤维环开窗处皱缩成型。术毕时将5mg地塞米松与2ml瑞舒康注入椎间孔内进行止血防粘连。
1.3观察指标
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等时间、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VAS疼痛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最终分数越低则表示疼痛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n(%);检验应用t和x2,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
2.结果
2.组间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情况(n=20,)
2.2组间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而对照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达到了30.0%,组间的数据已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详情(n、%)
3.讨论
腰椎椎间孔狭窄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腰椎神经根受压,因此降低了神经根水肿传导性,致使患者出现腿部和臀部酸麻、胀痛以及无力等临床症状,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所以当发生腰椎间孔狭窄病症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尽早改善神经根受压情况[3]。以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术、椎间盘摘除术以及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传统手术方式,但由于传统手术创伤性较大,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还会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4]。为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采用了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该手术是通过关节镜和椎间盘镜做基础研发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适应症广及视野清晰等优点,因此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及疼痛感,而且手术视野清晰,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效果[5]。本文统计学结果也显示,与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相比发现,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利军,常峰,海涌,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骨伤,2018,31(7):617-620.
[2]白煜.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3):31-33.
[3]祝乃强,侯静怡,马桂云,等.改良TESSYS 技术治疗老年性退变 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1):780-785.
[4]聂治军,张文芳,张银刚,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8,21(2):153-156.
[5]赵猛,刘光旺,姜效韦.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09):84-85.
论文作者:孔祥昆,邓林伟,祝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狭窄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