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融入学生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郝彩霞

让师爱融入学生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郝彩霞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上马中心小学 266000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二十三年了,二十多年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我始终如一,尽职尽责--让师爱融入学生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与学生心灵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走进学生的世界,开启他们的心灵窗户,从心灵上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就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彼此信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你的教育。

比如说:我们每位班主任都有接班的第一天,这一天不可小视,你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学生对你的印象是相互的,让他们能很快地接受你,这就要靠教师的语言的魅力,所以这个开场白很重要。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将以我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你们每一位同学,做你们的知心朋友。今天我在这承诺,同学们有困难来找我,我会以我的全部力量去帮助你们,既然是你们的朋友,我这有几句知心话要对你们说,我希望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有一种团队精神,人们常说众人捧柴火焰高,让我们这个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向上,互相尊重,互相勉力,在全校同学面前挺得起,站得直的班集体。”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

作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应多渠道的,这样有有利于学生接受,平时说话谈点学生感兴趣的,说点家常,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也可以用我和老师说悄悄话的形式,让他们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教过高年级的班主任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有些孩子生理成熟了,但心理还不成熟,但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对一些问题逆反心理还很强,你严了他受不了,行为上看不出来,而心理叫劲,不闻不问他们又以为自己是对的。对这个问题我就采取了说悄悄话的形式,让他们有倾诉的对象,针对具体的情况,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的疑惑,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效果不错。朋友要以诚相待,要相互信任才能成为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朋友也是同样,有了可信度,我们所施行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老师的凝聚力会强大,良好的班风才会建立起来。

二、做良师要身先示范

做学生信得过的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要身先示范,这实际上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要讲究卫生,爱校如家,养成好习惯,老师应首先做到,让学生桌面整洁,不随地吐痰、扔纸,遇到纸屑主动捡起,老师就应该用行动证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经常整理自己的桌面,不随地扔纸,遇到垃圾主动捡起,学生看到都另眼相看,他们也学习,早晨和学生时见面问好,我会非常有礼貌地回敬一句“你早”,或点头微笑,老师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觉得你亲切。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事,可在孩子们的眼里却是大事。做良师不但要身先示范,还要有和孩子们沟通的本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兴趣爱好接近孩子们,我经常看体育节目、科学探索、自然科学等和孩子有关的节目,所以在与他们交流时能深入他们的群体,比如小男孩喜欢足球,什么意甲、英超、中国足球、球星等话题我都知道一二,小男孩特佩服我,爱看书、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我就和他们谈科学与探索,这既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也培养了他们的求知的意念,所以在孩子们的心中你才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运用“赏识”教育,夸出好孩子

一位优秀校长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对此颇有感悟,做为一名教师,我们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爱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好钢是需锻造出来的,是靠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我们每个班都有一些不讨人喜欢的、又爱闹经常找麻烦的学生,但这些孩子并不笨,有些是家庭缺少温暖、常挨打,打皮了;有的过分溺爱,在爷爷奶奶身边,家长想管,老人又护短惯出来的,老师过严容易使他逆反,表面服了而心里对抗,怎么办?不妨换个方式,就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夸一夸他的强项,用点小手段暗示一下或许比严厉的语言更奏效。

前几天,我们班一个小男孩竟和值周生打起来了,不但动口,还动了手,同学告了他的状,他怕我批评他,装头晕,我看出他的小把戏,真是又好笑又好气,我耐住性子,上前关心了他一把,他有点不好意思,我又给他留点面子,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这件事,但对于缺点错误是不能放过的,我和他谈,你是不是想当值周生,又觉得自己不够格,平时做得不太好,就是想试试值周生的感觉,对不对?一句话点到了他的心里,从不脸红、不认输的他,脸红了。我进而又夸了他两句,你画画好,上课爱发言,头脑反应快,知识丰富,乐于为集体做事,老师和同学们都欣赏你。但现在还应从小事做起,将来才会有大出息、成大器。我这么一说,他还挺高兴,主动认了错,还做了保证,老师没喊没叫,问题也解决了。

赏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别给孩子看暗了,应看到他光明的一面,用语言、用行动适当地给以激励对孩子的一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赏识也是教师教育成功的一种必要手段。沟通、平等、赏识是朋友;鼓励、帮助、启发是良师。让我们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用我们的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用赞美的语言让他心存感恩;用嘉许的语言,让他们爱人爱己、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认同中掌握目标,公平中维护正义,友善中关怀世界,祥和中平和待人。

为了孩子们的将来,为了将来的孩子,让我们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去打造出刻骨铭心的育人经典。

论文作者:郝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让师爱融入学生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论文_郝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