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2.3临床疗效对照组40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44例,显著改善17例,改善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高血压分为两种,分别为原发性、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于中年人群,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继发性高血压多是因脑、血管、肾脏等导致的血压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持续升高,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肾、脑等脏器,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因此,研究有效预防治疗高血压治疗方案,是当前医学界研究重点。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口服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研究表明,口服降压药物具有改善部分血管内皮功能,延缓血管内皮损伤作用,但降压效果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程度,且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停止用药后复发风险高,影响治疗依从性。如何提高降压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是当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研究重难点[4]。祖国传统中医学研究认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血瘀证”与高血压并存,因此提出中医治疗应以活血平肝、祛瘀燥湿为主治疗[5]。马恒等临床研究中,研究80例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以丹参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其主要组方为丹参、川芎、黄芪、赭石、瓜萎、薤白、半夏、毛冬青、桂枝、牛膝,可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治疗后观察组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采用祛瘀活血中药组方治疗,其中法半夏祛燥湿化痰,益母草消水祛瘀,泽泻利水,天麻定惊熄风,赤芍具有通络形血功效,丹参散瘀活血,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祛痰理气,钩藤平肝熄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标本共治疗,发挥其散淤血及平肝阳功效。 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和茯苓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管弹性、软化血管作用;白术具有扩张动脉血管、拮抗血小板聚集、持久利尿功效;钩藤和天麻的提取物具有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明祛瘀活血中药改善高血压效果显著。综上所述,采用祛瘀活血中药治疗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症状、血压水平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郭洪波,袁媛,梁晓鑫,等.自拟降浊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886-2888.[2]申延琴.中医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81-82.[3]易军平.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413-1414.[4]韦刚.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8-9.[5]于晓娟.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183-184.
2.3临床疗效对照组40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44例,显著改善17例,改善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高血压分为两种,分别为原发性、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于中年人群,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继发性高血压多是因脑、血管、肾脏等导致的血压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持续升高,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肾、脑等脏器,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因此,研究有效预防治疗高血压治疗方案,是当前医学界研究重点。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口服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研究表明,口服降压药物具有改善部分血管内皮功能,延缓血管内皮损伤作用,但降压效果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程度,且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停止用药后复发风险高,影响治疗依从性。如何提高降压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是当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研究重难点[4]。祖国传统中医学研究认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血瘀证”与高血压并存,因此提出中医治疗应以活血平肝、祛瘀燥湿为主治疗[5]。马恒等临床研究中,研究80例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以丹参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其主要组方为丹参、川芎、黄芪、赭石、瓜萎、薤白、半夏、毛冬青、桂枝、牛膝,可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治疗后观察组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采用祛瘀活血中药组方治疗,其中法半夏祛燥湿化痰,益母草消水祛瘀,泽泻利水,天麻定惊熄风,赤芍具有通络形血功效,丹参散瘀活血,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祛痰理气,钩藤平肝熄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标本共治疗,发挥其散淤血及平肝阳功效。 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和茯苓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管弹性、软化血管作用;白术具有扩张动脉血管、拮抗血小板聚集、持久利尿功效;钩藤和天麻的提取物具有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明祛瘀活血中药改善高血压效果显著。综上所述,采用祛瘀活血中药治疗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症状、血压水平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郭洪波,袁媛,梁晓鑫,等.自拟降浊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886-2888.[2]申延琴.中医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81-82.[3]易军平.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413-1414.[4]韦刚.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8-9.[5]于晓娟.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183-184.
论文作者:张业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高血压论文; 血管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