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视角下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研究论文_卞俊丽

构式语法视角下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研究论文_卞俊丽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06)

摘要: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英汉双宾构式在句式、意义、原型特征三个方面存在同一性;然而在深层的概念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与汉语相比,英语双宾结构的形式比较有限,而汉语双宾结构的动词进入构式后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

关键词:双宾构式;构式语法;差异

一、引言

双宾结构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外语言学家所关注。以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生成主义、结构主义。构式语法由Goldberg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背景下提出,她认为语法结构本质上不是生成的,而是通过约定俗成和现实理据而形成的构式,构式语法强调动词与构式的互动[1]。

二、英汉双宾构式形式、意义及原型构式

Goldberg论述了英语双宾结构,认为其典型构式义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基本构式形式为S+VP+NP1+NP2(S为施事即动作发出者,NP1为与事即事件参与者,NP2为受事即被转移物)[1],汉语双宾构式也是如此。石毓智认为归纳双宾构式的构式意义,首先要分析在双宾构式中当动作行为完成以后,在两个名词性论元之间形成的语义和结构关系[4],对于在“V-NP1-NP2”中可以构成双宾构式的格式而言,虽然从形式上看 NP1 和 NP2 没有结构关系,是要求二者在语义上存在领属关系,这是现代汉语双宾构式存在的句法和语义基础。首先来看四个例句:(1)John bought Lily a book.(2)约翰送了玛丽一件衣服。(3)约翰买了玛丽一件衣服。(4)我借了他一本书。

(1)中John使Lily得到了dress,(2)中约翰使玛丽得到了衣服,而(3)中约翰却使玛丽失去了衣服,(4)既可能是我借了一本书给他,也可能是我从他那里借了一本书。由上可知,汉语双宾构式的意义为施事者使受事者转移,所以汉语双宾构式就是形式S+VP+NP1+NP2和意义为施事者使受事者转移的配对。而该构式意义再分解为三层意义:(1)施事使受事得到给予物、(2)施事者使受事者失去给予物和(3)施事者使受事者得到/失去给予物,其中第一个意义与英语双宾构式的意义相同。所以基于以上分析,英双宾构式和的原型都是给予类双宾构式,并且周国光的研究也表明给予类也是汉语双宾构式的原型[4]。

三、英汉双宾构式差异

1. 英汉“施事意欲使受事得到给予物”构式差异之处

英语语中有一类动词构成的双宾构式意义为施事意欲使受事得到给予物。这类动词包括bake、knit等,该使得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成为整个事件发生的前提,这些动词一旦进入该双宾构式,构式就会赋予句子受事者这一参与角色。也就说,此时的受事者是受益者,因为在这一类双宾句中,宾语一定从主语处得到某种利益。例如(5)Mary knitted Jack a sweater.(5)中knit这一动作是Mary把sweater给Jack的前提,受益者Jack是构式赋予的参与角色,所以表达式为Mary knitted a sweater,而一般不说Mary knitted Jack。其中构式中的隐含意义为:Mary一定是尽己所能为Jack织了一件完整的毛衣而不是织一件未织好的毛衣。但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汉语里“玛丽给杰克织毛衣”并不隐含,转移物的完整性。如果要表达相同的意思必须改变句法“玛丽给杰克织了一件毛衣”或者“玛丽织了一件毛衣给杰克”。

2. 汉语有“施事者使受事者得到/失去转移物”的双宾构式,而英语没有

2.1通过抢、夺、缴获等这类动词, 使失去转移物

这类构式的意义为:通过某种手段施事者从受事者那里得到转移物。如例句:(6)他抢我钱。(6)表达的意义为某人通过“抢”这动作使“我”失去了“钱”。然而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双宾表达,如若表达相同的意思需改变句法结构:Somebody robbed me of my money。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通过交换使失去转移物类动词

该类包括买、付等动词。如例(7)。我买了他一辆二手车。“我”付出了钱从“他”哪里得到了一辆二手车),“他”失去了“一辆二手车”而得到了钱,“我”和“他”进行了一次交换。一个买卖框架由两个转移事件组成,一个是给予事件,另一个是得到事件。汉语中这类双宾结构。既包括使得到,又使失去的含义。而英语没有对应于此类的双宾构式。英语的表达只能是“I bought the second-hand car from him”。

2.3通过欺骗这一行为使失类动词

此类动词如:骗、讹、诈等,例(8)他骗我钱/感情。“他”通过欺骗手段使“我”失去了“钱”/“感情”。英语中也是用别的句式来表达的如“he cheated me of my money.”

2.4通过消费手段使失去转移物类动词

这一类中有花、吃、喝等这样一些消费类动词。例(9)你花他钱干嘛?其中的“你”通过“花”这一动作使“他”失去了“钱”。要表示同样的意思,应该说 “why you spend his money on/in…?”。

2.5通过偷、窃等这类动词,使失去转移物类动词

例(10):他窃取了我方机密。英语无对应的双宾构式表达,只能通过改变表达式如“He get the secret from us.”。

3. 英汉如“借”、“买”类动词构成的双宾构式的概念结构不同

再看下面一组例子:

(11)我借他一本书。对应的英语表达为: I lent him a book.(我借了他的一本书)

(12)我买她一本书。对应英语的表达为: I brought her a book.(我买给他一本书)

由上可见,英汉的一些动词虽然动词构式相同,但是表达的意义却截然相反。这说明了英汉两个民族在形成的概念结构上具有差异性[2]。

四、结语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在对英汉双宾构式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英汉双宾构式具有相同的原型结构,其句式表达一种致使传递行为折射出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认知经验。但是,与汉语相比,英语双宾结构的形式比较有限,而汉语双宾结构的动词进入构式后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也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概念结构上的不同。通过英汉双宾构式的对比学习,帮助英语学习者看到英汉不同的双宾句法结构,避免把母语的语法结构,滥用到英语学习中,以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牛保义.英汉语概念化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2011(32).

[3]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周国光.1-5岁儿童使用双宾结构状况的考察[J].心理科学,1997(2).

作者简介:卞俊丽(1993.10-),女,现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论文作者:卞俊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构式语法视角下英汉双宾构式差异研究论文_卞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