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年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调研分析论文_张成玉1,马纯芳1,崔,晓2,张东东3

1.潍坊医学院附属寿光市人民医院 山东寿光 262700;2.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寿光 262700;

3.寿光市农业局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以我国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寿光地区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寿光地区居民2005~2011年度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寿光当地居民2005~2011年肿瘤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肿瘤发病种类比较分散,发病率前10位的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膀胱癌。

关键词:寿光地区;肿瘤发病率;变化;调研

寿光是我国有名的蔬菜之乡,近十年来大棚种植规模发展迅猛,当地居民在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例数也在不断上升,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单因素影响所致的肿瘤,仅占到所有肿瘤发病人数的很少一部分,大约5%,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的作用,遗传因素增加对肿瘤的易感性,不利的环境因素在人体的累积往往是主要的因素。

大棚种植环境高温高湿,用药密度和施肥密度都远远超过露天种植[1],导致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化肥渗入到地下水中或富集到蔬菜中,这些农药及有些肥料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长期在温室种植区工作生活,有诱发肿瘤的风险[2]。除此之外,与大棚种植相关的塑料及农药、化肥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高污染的行业,由于监管缺失,近年来寿光各个乡镇的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缺少寿光市的肿瘤发病率的调研,这为制定职业防护对策及产业发展政策造成了障碍,本研究旨在摸清寿光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调研资料与方法

1.1 调研人群

选择寿光市当地2005~2011年全部登记居民作为研究人群。

1.2 肿瘤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寿光市2005~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为尽量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3个方面收集资料:(1)发病卡。寿光市、镇(街道)二级医院新确诊的肿瘤病例填写发病卡。(2)社区补报发病卡。(3)死亡补发病卡。寿光市疾控中心把收集来的这些卡片与肿瘤数据库进行核对,对以前遗漏的发病数据进行补充。人口资料来自寿光市公安部门。大棚种植情况来源于寿光市农业局。

1.3 调研方法

以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寿光居民2005~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作为数据来源,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当地居民7年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寻找寿光市居民主要的发病肿瘤及主要发病肿瘤的发病率变迁。

2 调研结果

2.1 寿光居民2005~2011年肿瘤发病率概况

通过调研发现,当地居民的肿瘤发病率是逐渐上升的一个趋势,在2005年,居民肿瘤发病率还只有111.43/10万,到了2007年,肿瘤发病率飙升至239.03/10万,201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肿瘤发病率达到383.82/10万,为历年来最高,2005~2011年寿光市肿瘤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增长年均增长超过10%(详见表1)。

3 讨论

3.1 调研概况

寿光市地处山东省北部,北临渤海,北部以工业为主,南部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耕种,自2000年以来,寿光当地温室大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到2011年,大棚种植面积达到近30万亩,与此同时,农药、化肥、塑料等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对环境有较高污染的行业。本次在我市的肿瘤发病率的调研共收集到2005~2011年7年的发病率数据,经过统计发现发病率在这7年间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全国的整体发病率趋势相吻合,但主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偏高,特别是肺癌,自2007年以来急剧上升,2007年发病率比2006年增加1/3,2009年首次突破100/10万人,之后至2011年,每年的新发肺癌病例都在上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近来许多研究表明大气污染是肺癌的发病诱因[3],近十年来能明显感到大气污染的恶化,与之相关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还有胃癌也是类似的境况,2011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了900人次,发病率达到83.36/10万人,创下历年新高。女性居民的肿瘤发病率2005年以后一直处于高位,特别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偏高,值得进一步调研分析,这些激素依赖性的肿瘤高度怀疑与高浓度农药使用有关。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没能收集到2005年之前和2011年之后的肿瘤新发病例登记情况,但这7年的肿瘤新发病例也对研究寿光地区的肿瘤发病趋势、主要肿瘤发病率的变化及发病率较高的肿瘤部位的变化等也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3.2 调研结果对制定产业政策的启示

随着我市大棚种植产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农药、化肥等,由于监管的不严格,很多小规模的化肥厂等数量繁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环保意识淡薄,也没有对污染物处理的能力,很多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河道中,对地下水和大气都造成了污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对我市地下水的调研发现我市各主要乡镇的地下水几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亚硝酸盐超标,有明确的致癌作用,而这与过量使用氮肥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调研分析。近年来的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既有全国空气污染大环境的因素,又有我市的大棚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关联,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环评监管,对一些污染重的小型涉农企业,应果断关停,降低环境负荷,同时,加强农业人员的绿色种植的培训,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只有多管齐下,控制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合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才能将环境致癌因素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低水平,我市的肿瘤防控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文,马长利,张志新,等.蔬菜大棚微小气候及其对菜农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5):38-71.

[2]张艳红,张立文,汤金树.大棚内外气象要素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82-83.

论文作者:张成玉1,马纯芳1,崔,晓2,张东东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2005~2011年寿光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调研分析论文_张成玉1,马纯芳1,崔,晓2,张东东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