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佳

关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佳

广东省珠海市珠海航空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内容,探讨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l)严格控制好路基及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通过检查各项指标,确保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为改性沥青面层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2)集料、结合料的制备要保证质量,并有足够的储备。在备料过程中,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自检,加大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力度,增加对SBS改性沥青、抗滑石料、矿粉、砂等原材料的检测、试验频率,对每一批原材料认真自检.,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料场,从根本上保证材料的质量。

(3)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和配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设备能力相配套,施工前应做好保养、调试、试机工作,以确保在施工期间不发生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的故障。

二、试验段的设计与施工

在大面积施工前一周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为20Om。试铺段施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生产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并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关键在于拌和及碾压,由于使用SBS改性沥青,温度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控制因素。

三、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一)混合料生产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运输、储存SBS改性沥青在生产厂的装车温度必须保持在160℃以上,运到混合料拌和场的温度不应低于140℃,运输车辆须在24h内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把沥青泵送到沥青储存罐中。SBS改性沥青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50℃左右,若温度低于规范要求时,SBS改性沥青的粘度过大,从而导致沥青罐的油管路堵塞,最后只能停产修理。沥青热拌厂应尽量少储存SBS改性沥青,做到随进随用,用时多存,不用时少存,存贮时不宜超过24h。当一天的施工任务完成后,应尽量用完罐中的沥青,或者给沥青罐加满沥青,或把剩余的少量沥青抽到其他储存罐内,以减少沥青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从而防止沥青老化。沥青拌和厂储存罐大部分为卧式,为保证SBS改性沥青的均匀性,应在贮存罐顶部安装搅拌器,或用贮存罐中的自带搅拌器每3h搅拌一次,搅拌时间20min可次。

(二)混合料拌和

为保证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更稳定,沥青用量应更准确,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拌和必须均匀,只有SBS沥青改性剂完全分散在沥青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拌和步骤:

(l)各种热集料按设定重量投入搅拌仓,干拌。(2)喷入改性沥青;(3)湿拌;(4)出料进入混合料储存仓。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改性沥青能均匀裹覆矿料为度,并通过试验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5一105,一般情况下,干拌不少于75,湿拌为45一55S。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15℃左右,沥青加热温度掌握在165℃一175℃;集料加热温度在175℃一190%℃;混合料出料温度应控制在170℃一l80℃,温度达到190℃时,SBS的性能就开始老化,并容易吸潮变质。当混合料超过195℃,予以废弃。施工中如果SBS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控制不当,在路面完工1一2月后在轮迹带会出现宽度小于5mm、长度10cm一600cm不规则的细裂缝。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混合料由于拌和时间增加的影响,拌和机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在计算拌和能力时应充分考虑,以保证不影响摊铺速度,造成停顿。值得注意的是,SBS改性沥青运输、储存温度要求较高,当生产混合料时需要用沥青泵送到混合料搅拌机中。由于沥青泵带有过滤器,易被某些物质堵塞过滤器网眼,从而影响沥青的泵送能力。因此,建议使用网眼较大的过滤器(9.5mm以上),同时加强沥青管线的保温措施,以防止管线中的SBS沥青温度降低堵塞管线。一旦发现堵塞管线、沥青泵或计量器,应及时清洗。

(三)混合料的运输

为了保证摊铺温度,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大吨料自卸车运输,并注意以下几点:

(l)自卸汽车车厢不得有漏油、漏料问题。

(2)运料时采取加盖棉被、苫布等切实可行的保温措施,拌和站应配专人负责覆盖棉被,卸料时方可揭开。

(3)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接,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薄层隔离剂或用喷雾器在车厢内侧喷涂柴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但无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4)开始摊铺时,现场待卸料车辆不少于5辆,以保证连续摊铺。

(5)运料车接料时,应按前、后、中三次移动装料,以减少离析现象。

(6)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一30cm处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不允许手制动刹车,下坡路段坡度大时,可略带脚制动刹车但不得使摊铺机阻大)。

(7)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完成后,须将车厢后挡板挂钩挂好,以防漏料。

(四)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如用水冲洗,则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如下层路面已经过行车碾压,摊铺前应洒粘层油,用量为0.3L/m2。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要比普通的沥青混凝土小得多,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段的数据来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路拱横坡,达不到要求时,立刻进行调整。

(3)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

(4)尽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同型号摊铺机阶梯式摊铺。摊铺时,两幅应重叠5一10cm,两台摊铺机前后间隔不应超过20m,应对熨平板预拱度、频率、振幅进行调整,确保路面横坡度,使两台摊铺机达到相同的摊铺密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为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上面层宜采用摊铺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由于SBS沥青粘度较大,粘结力强,而如果摊铺机的后雪橇是胶轮式结构,胶轮易粘附混合料细颗粒,影响平整度,所以摊铺机后雪橇是胶轮式结构的必须改成钢滑靴式结构。另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主要是靠粗集料的嵌挤作用,可适当提高夯锤振捣频率,使剩余压实系数减小,初压的痕迹也极小,摊铺压实度应大于80%,并不得使集料破碎。

. (6)SBS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整到供料、碾压速度相平衡,控制在2m/min,保证连续不断的摊铺,禁止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运料车到达现场后,检查混合料温度,与混合料出厂温度相比,降低不得超过10℃。

b、摊铺机螺旋输送器的转速要均匀稳定,使混合料料位恒定并高于螺旋输送器2/3高度。

c、要有专人负责检测混合料摊铺温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约为1.15一1.2,最终由试验段确定)。

d、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淋雨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

e、两侧人工摊铺的部分应高出摊铺机摊铺面Icm,加强碾压以确保压实,保证边部不渗水。

(五)碾压成型

SBS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应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的后面,对于AC一16C混合料,其适宜的碾压温度范围是130'C一150℃,其最终碾压温度不低于110℃。压实速度控制在4Km/h~5Km/h。碾压速度均衡,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逐渐地改变,对每一道碾压起点或终点可稍微扭弯碾压,消除碾压接头轮迹。决不允许在新铺的改性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突然刹车或停车休息。

压实后,混合料压实度不小于最大理论密度的94%,试件的空隙率不大于4%。应采用钻孔法检测密度,短时间内钻孔取样有困难的,压实度主要通过数压路机的碾压次数来控制,并根据观察表面是否消除掉明显轮迹来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一旦达到足够的密度后,碾压即应停止,过度碾压可能导致沥青结合料被挤压到路表面,影响构造深度,工作中应密切注意路表情况,防止过度碾压。压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l)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摊铺时,应采用分幅摊铺、一次碾压成型方式施工,碾压从两边向中间进行,以确保两台摊铺机搭接处的混合料密实。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时,碾压应由低处向高处顺序进行。

(2)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大于100m/min时,面层可能产生波浪不平整现象,速度小于50m/min时,可能产生过振现象,容易导致骨料破碎和泛油问题产生,故应严格控制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

(3)碾压时压路机驱动轮应面向摊铺机。

(4)振动压路机应遵循“高频、低幅”原则,振动频率要求(35一50)Hz,振幅为(03一0.8)mm。碾压倒车时,应先停振停车,再慢速起动,以避免沥青面层产生推拥、开裂。

(5)由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大,为了防止混合料粘轮,可在钢轮表面均匀洒水使轮子保持潮湿,水中掺少量的洗衣粉,但要防止过量洒水引起混合料温度的骤降。同时,不得使用轮胎式压路机过压,以防止粘轮及轮胎揉搓造成沥青挤到表面而达不到压实效果或构造深度不够。

(6)轮胎压路机轮胎压力≧0.5MPa,轮胎压力应均衡一致,并不得有破损。

(7)规定压轮重叠宽度,轮胎压路机为30cm,钢轮压路机为20cm。

(8)压路机不应在未冷却结硬的路面上停放。

(9)与构造物相接部若无法碾压时,应用夯板或夯锤补充压实

(六)接缝施工

因特殊原因不能保证沥青路面连续施工,摊铺机停顿超过半小时,按接缝处理。

(l)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在当日完工后人工刨成垂直截面,如施工间隔较长时,可在下次铺筑前刨除。施工缝不宜采用切缝机切缝。

(2)每日摊铺最后一车混合料时,摊铺机应以最小速度行驶。每日开始摊铺前,应检查设置“仰角”是否与前一天相·同。

(3)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应加设挡板,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成垂直截面,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新料应重叠在前半幅上(50一100)mm,由人工在接缝处推平且略高出已成型路面10mm左右,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一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或者先在己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4)接缝时,新铺混合料应严格按基准线或松铺系数确定摊铺厚度。压路机可先采用45º碾压或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的方式碾压。接缝位置平整度采用5m直尺测量的最大间隙不大3mm。

结束语

因为沥青路面的施工相对的复杂,不管出现哪一个小小的工艺技术上的问题,都必将会影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对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和工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才可以的得到可靠性高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又好又快的加速中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庆.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 河南科技,2013,(3):116-117.

[2]李文照.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4):150-151.

[3]江淳,周奇. 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218.

[4]王明辉.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

论文作者: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关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