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三大发展_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三大发展_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三次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14年来,曾有三次改动。三次改动越来越全面、科学,越来越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第一次,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曾说:“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要求比较高,一律按共产主义思想来要求人们,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一切文化建设当然也要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发展”。十二大在我党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方面,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方面,一律用共产主义思想的高标准要求所有的人,显然是有缺陷的。

第二次,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根据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根据当时人们的思想实际情况,将原来的指导思想改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比提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人们容易接受一些。因为指导思想有改动,对人们的要求也就比较实际,区分了层次。在理想方面,就不是笼统地提“共产主义理想”,而是区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时的《决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就是共产主义。《决议》说:“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在道德要求方面,也不是要求人们一律实践共产主义道德,而是把道德区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对广大人民来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决议》说:“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是“身体力行”去实践共产主义道德。当然,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总之,“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决议》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主要内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科学地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所以,在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闭幕时的讲话中,在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次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指导思想。《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决议》还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中,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二,包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始至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时,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富强、民主、文明是统一的目标,不能割裂开来,要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同步实现。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这些素质的内容和方法,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指导思想就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科学全面。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指导思想,虽然字数不多,但关系重大,内容丰富。它是1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比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性”,十二大和十二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并没有具体展开,而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四个有利于”,内容日益丰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标签:;  ;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三大发展_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