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措施研究论文_潘煌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措施研究论文_潘煌朝

潘煌朝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群兴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要科学有效的进行诊断,让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首先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诊断,它是一个持续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活动来找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更进一步把握课改本质,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从而才能更好的完成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数学课堂行为;问题诊断;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0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出现对教学效率提升非常不利,它会干扰小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措施的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落实行为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情境创设的方向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这是因为它有着真实和全面以及生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它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为他们制定最适合他们健康发展的知识情境,并且还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当中,有效的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小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师一定要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创设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来服务的,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情境创设的行为问题的出现。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他们在学习认识乘法这段内容时,在课前部分教师可以导入PPT进行展示,他们就能初步了解动物园一角,然后老师就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通过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通过观察以后他们就会积极发言。大约几分钟以后,教师如果还没导入课堂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情境创设已经远离课堂目标和教学理念,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目的就达不到,并且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这样的教学课堂小学生也不会学到新的数学知识。

2.小组合作缺乏实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有着创意和实效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他们能够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分析,逐渐能够让他们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并且他们还能开拓进取。小学生充分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改善紧张的教学气氛,让数学课堂变得轻松、自然,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他们就能更好地展现自我,他们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教学策略,可是教师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组织的要求,他们就不能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华而不实的无效教学现象就会显现。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这段教学内容时,一部分教师就会采用课前预习,在课程进行时讲解,通过课后复习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可是这样的结果却不理想,教学效率也没得到提升。问题主要出在教师讲解统计学原理时,小学生进入自主合作学习时效果不好。许多小学生不懂怎样去记录活动中所要记的数据,所得数据也没得到很好整理,在出示统计图以后,由于教师没能给他们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统计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计表格制作方法,这就会导致他们的疑惑越来越多。教师在进行下一内容时,就会发现他们很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不好。

二、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的方法

1.情境创设一定要有目的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情境创设时一定要明确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才是学习的主要对象。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学习能力出发,同时要靠近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所熟悉和所喜爱的数学材料一定要有效的运用到情境教学当中,有效的拉近数学课堂的亲切感,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有效的激发出来。还要明确主题,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丰富性,对于那些非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信息不能过多拘泥,防止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对他们开拓思维的发展是非常不利。

2.小组合作的策略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以下几点来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第一点就是责任划分。小组合作,最主要的就是老师要把不同组员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分工,这样才能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助互学教学效果。他们就能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是很难被有效的解决的。第二点就是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相互质疑,再进行讨论,从而才能达到共同提升的教学目的。最后老师一定要把握动态因素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他们在交流中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更进一步的掌握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给他们安排组内任务时,一定要全面的对每位学生的能力与特征进行考虑,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小组合作兴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技巧指导,在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时,以自愿、量力而行为根本原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对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断,这也是每位数学教师一定要做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进行自我诊断,它的前提必须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同时老师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评价标准,从小学生的实际状况着手,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分析课堂每个部分内容,并且对内容创新以及板书设计一定要加以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 以人为本的精髓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数学课堂就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邓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策略[J].内江科技, 2019(3).

[2]王华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问题诊断及改进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 2019(12):75-77.

论文作者:潘煌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措施研究论文_潘煌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