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顾正生

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顾正生

红河州弥勒市虹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用水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基数大,水资源分布不均,因而人均水资源短缺,修建水利工程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本文分析和阐释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措施

引言

如何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是我们一直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的实践经验来看,水利工程中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是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水利工程有效发挥作用和效益的前提,二者的结合也非常重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这也是适应当下水利工程管理需求的重要举措。在当下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社会各界的关注点都转移到如何使水利工程获得更好的效益上来。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

1.1资金支持不足

资金支持不足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设方面,工程数量多,所处地区经济和环境等条件并不好,种种原因使得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政府对于工程的投入经费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工程项目实施者由于经费原因雇用技术不达标、素质低的施工人员,不仅拖延施工时间,还使得施工质量不过关。质量低的工程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不能达到良好的灌溉作用,对于后期的运行管理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在购买建设材料时,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由于经费问题经常会选择价格便宜但信誉低的供应商,使得购买的建设材料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运行管理方面,第一,政府在规划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时,往往忽视后期的运行管理经费,部分政府考虑了运行管理经费,但却只有形式,没有落实到位。政府将工程的运行管理资金交由当地自行解决,但是水利工程所处地区经济条件不足,难以筹集足够的运行管理资金,工程的运行管理就会不到位,造成工程建设完成后几年内损坏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第二,工程的收入来源单一且不足,主要为灌溉水费,但是工程的设备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支出巨大,使得工程的运行管理难以持续。

1.2重视建设、轻视管理

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划实施方案,其中不仅包括工程的高质量建设,还要包括工程的后期运行管理。但是,我国现存的大部分工程在规划建设方案时过于重视前期的建设工程,轻视后期的运行管理。第一,工程建设完成后,政府就不会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支持项目后期的运行管理,政府没有制定一系列的工程高效利用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村委会对于工程的运行管理就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当地农民虽然享受工程带来的便利,但是不愿意管理。因此,虽然工程建设完成,但是缺少后期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低,部分水利工程甚至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损坏的情况,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二,工程建设完成后,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政府监督不到位,相关人员在相关利益的推动下就会出现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这样的现象,不能保证工程运行管理的高效进行。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应该一样重要,只重视建设,忽视后期的运行管理,就会使得水利工程达不到最优利用,甚至会浪费前期建设的劳动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2.1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没有资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就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政府要为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专项资金,工程的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政府的投入必不可少。政府不仅仅要投入资金建设工程,对于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管理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政府指派具有管理素质的人才指导当地管理水利工程,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二,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来源可以是政府投入,也可以是社会募集,专项资金用于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补偿或者奖励的形式激励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加强建设和运行的管理,避免出现工程建设时重复建设,工程后期管理不善导致工程不能使用这样浪费资源的情况出现。第三,建立合理的有偿用水政策,农民的用水费用是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资金来源,当地要建立合理的有偿用水政策,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使水利工程可以可持续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益,造福当地农民。

2.2明确产权和责任

明确的产权和责任有利于各方明确职责,认真落实政策,做好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第一,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及时将水利工程的产权移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工程受益情况及时将产权移交给受益村庄的村委会。产权的移交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要做到移交程序规范,将工程的产权真实移交给当地村委会,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第二,村委会分情况进行工程的管理。如果当地集体收入较多,资金充足,灌溉集中,村委会可以设立工程管理协会,统一安排专人进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统一灌溉村民耕地。如果当地集体收入少,村委会可以将水利工程具体分配到家家户户,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工程与自己的紧密相关性,自觉担负起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2.3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和后期运行管理部门的相互监督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有效结合离不开建设和管理运行的这两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监督、相互渗透。要想解决建设和管理的脱节问题,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对建设的项目进行监督,考虑各种参数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联系相关的负责人,及时沟通整改,这有利于后期的运行管理工作的进行。监督是相互的,建设单位同样也需要对管理单位进行监督,监督其是否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操作,如若不妥,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运行管理单位可以直接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去,从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大要素上进行控制。这种参与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相关问题出现的概率。

结语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阐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的结合既是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的客观基础,也是工程建设的客观需求。从水利工程规划、可行性分析开始,一直到工程结束,二者的结合问题都不能忽视。只有做好二者的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保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脱节现象还十分严重,我们还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监督力度,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经验,吸取教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殿荣.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及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0):104-105.

[2]李冬晨.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91-192.

[3]朱伟,黄秋君,李寒,等.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与建设的有机结合[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8):175-176.

[4]赵爱莉.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3):195-197.

[5]席建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60-161.

论文作者:顾正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顾正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