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下中国高新区竞争力培育策略:基于企业集群视角的分析_集群效应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下中国高新区竞争力培育策略:基于企业集群视角的分析_集群效应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本地化中的中国高新区竞争力培育战略——基于企业集群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高新区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跨国化。由于跨国公司实行生产与市场全球一体化战略,一个全球规模的跨国公司网络正在形成。它们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通过在当地直接设厂的方式进行,并且这些厂商也在其设立的新地点建立零件或机器供应商网络,它们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由于研发和知识等生产要素日益重要,因此,全球化已扩展到了研究和知识获取的更大程度的国际化。跨国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技术,并通过研发的扩散和协同效应,在全球获取更多的创新技术。

经济全球化浪潮尽管已势不可挡,但与此同时,全球化过程与本地化过程是共存的,或者说,全球化与本地化是一体两面的过程。尽管两者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但事实上是,如今的经济全球化正在造成更加明显的经济本地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依赖于地方制度环境的一个过程,即其嵌入于地方制度环境之中而发生。有的学者已指出,离开地区谈全球化是一种“理想主义”。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们寻求利用本地天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区域,以培育本地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在需要不断创造新知识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高新区的作用日趋重要,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变迁和重塑或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优势不能仅靠国内的跨国性企业,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那些根植于本地的充满创新特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高科技园区。

一、我国高新区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2003年我国高新区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见表1)。53个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土地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30.2(即每投入1元钱的土地开发费用,产出约30.2元),并且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增长速度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不仅成为了其所在地区或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已成为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虽然我国的高新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繁荣的景象下也出现了发展隐忧,即创新能力的普遍缺乏和国际竞争力不高。一方面表现为在高科技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寥寥无几,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推广,核心技术和主要部件只能依靠进口,或者说,基本停留在模仿别人的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园区内企业的集群化与国际化程度很低,缺乏世界级的居先导地位的产(企)业。园区高科技企业既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又缺乏成长的集群化与经营的全球性,因此,这样的高新区何来国际竞争力呢?造成这种窘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新区并未真正形成企业集群机制和创新环境。具体表现在:

表1 2003年国家53个高新区增长指标统计表 (单位:亿元)

经济统计指标统计额

 同比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

   20194

32

工业总产值

 17307

34

工业增加值

 4272

 

 30

净利润

 1024

28

税收额

   964

 

26

出口创汇

507(亿美元)

73

资料来源:科技部:高新区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1.园区企业的来源过于倚重海外,造成园区企业发展缺乏根值性,也使高新区发展呈现一定的脆弱性。

我国各地的高新区对外资企业有着过高的期望,求大求洋是大多数高新区的追求。然而,国外大企业的投入往往难于与本土企业相容与共,共同创新发展,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量大、质低”的窘境。另一方面,由于园区企业的空间集聚不是以其内在的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而是以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和劳动价格优势来集群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地区政策上的差距将日趋缩小,劳动力也将自由流动,或者其他高新区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必然造成园区内的企业可能随时向区位条件更好、政策更优惠的地方流动。这种流动必然使得园区企业缺乏强烈的根植性,使得各地高新区的发展在低水平上恶性竞争,更使得我国高新区的成长呈现脆弱性倾向。

2.园区不仅大多没有形成企业集群态势,而且更没有建立企业集群机制。

我国的高新区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开发区热的浪潮中建立起来的。目前的大多数高新区并没有依据产业分工原则与产业关联效应来建立,因而导致园区内企业未形成集群。这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加之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以示政绩的欲望驱动,使得全国高新区重复性建设严重;②园区产业不仅缺乏分工,而且还无特色,结果是绝大多数高新区产业结构雷同性严重,即大多集中在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项目;③集群效应不明显,高新区内的企业、机构彼此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性弱,有些甚至是一些以牺牲地方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技术上并不先进,同时又不能与区内企业协作配套的外商投资。

与此同时,除我国的个别高新区外,绝大多数高新区内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群。这主要表现在:①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网络没有形成。大多数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关键性配件大多依赖进口;即使在园区内的企业,它们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度比较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化程度也低,中小企业很难在某些产业环节上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②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我国的多数高新区尽管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地理位置邻近,但关系一般十分疏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严重削弱了我国高新区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营养基”。③园区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也使得园区创业支撑体系不完善。区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由于得不到风险资金的及时支持,其创新成果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产业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严重影响了园区待久性竞争优势的生成。

3.园区缺乏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成长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其组成要素是信任、互惠的规范和网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资本已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形成并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创新在一种社会资本充足、有着共同的目标或追求的高新技术社区中最容易发展起来。

我国的高新区与硅谷、台湾新竹科技园等世界上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社会资本不足,交易费用高。由于园区缺乏创新集群所需的社会资本,使得园区企业之间、专家之间缺乏信任,难于合作,形不成创新所需的知识流动;官——产——学——研之间信息流通不畅,信任度低,协调成本高;缺乏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和非正式的合作,极大地妨碍了创新集群所需的学习机制的形成;信任与信用的缺失,不仅使得园区风险投资机制难以建立,而且还使得园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创新和发展所急需的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缺乏本地联系的企业在园区内难于获取集群的外部效应与协同效应,使得既有集群本身也发展缓慢等。因此,社会资本的薄弱不仅制约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生成。

二、以企业集群为战略导向的高新区竞争力培育战略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区域的均质化而是出现差异化。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削弱地方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反,通过创设高新区构建地方竞争优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建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高新区的成功和竞争力的强弱最终还是取决于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企业来说,集群战略导向就是要选定并投入集群网络,并积极融入其中,汲取集群中的优势,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重塑企业战略结构,有效响应变动的环境,从而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园区以及地区经济的竞争能力。因此,如何构建我国高新园区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和创业氛围,进而以集群形成的竞争优势为基石,全面提升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

1.继续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营造集群成长的硬环境,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建立。

在世界成功的高科技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如何定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如果说美国硅谷的发展,更多的是体现了市场的力量,并相互作用构成创新集群,那么我国台湾的新竹科技园的发展则是政府精设政策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化水平下,仍需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M·波特曾指出,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角度应该是改善生产率增长的环境,如改善区内企业投入要素和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制定规则和政策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等。具体来说,我国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①加大对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与企业集群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城市环境等)的投资;②在重点扶持高新区时,应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和产业倾斜;③以企业集群为导向有目的地吸引具备产业关联效应的项目进入园区,以防止企业的盲目进入而引致过度竞争和产业配置效率的损失。

2.在园区内建立以企业集群为导向的产业发展网络。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新区,必须根据产业关联性,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网络。首先,对于新建区的产业布局应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企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的企业要明确以企业集群为导向;对于高新区已有的产(企)业,要重视相关产(企)业之间网络体系的建立,以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发展网络。其次,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多数高新区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园区内大中型高科技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特别是要积极为进入园区的跨国公司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当地根植性。这种以产业环节分解为契机的模式,不仅可以大量地增加高新区企业数,而且更将加强企业在园区的根植性和竞争优势,并通过企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区成长模式。

3.地一步密切产学研联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园区企业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完善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则是高新区内企业集群形成和企业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不断完善我国高新区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提高高新区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增加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次,帮助园区企业建立信息网络,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的同时,密切园区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体系;第三,大学和研究机构应鼓励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4.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与企业支撑体系,规范中介服务组织,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营造软环境。

硅谷、台湾新竹科技园等世界上著名的高科技园区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风险投资的聚集对高新技术企业群的形成至关重要。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硅谷汇集了约美国1/3的风险投资公司,已吸引了60多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帮助创办了1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制定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园区。在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尤其是我国的民间资金成立多元的投资主体的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以支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创业。同时还要营造一种亲商环境,使园区形成创业的“空气”。

园区企业要集群成长,还需健全的服务体系作支撑,即在园区内要大力培育、规范和发展中介机构,如广告、律师、理财、会计、同业公会、技术咨询服务、产权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与创业服务中心等。这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十分巨大。它们不仅是沟通企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还是连接产销市场、使社会竞争在公平有序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有效的制度规制。可以说,园区企业或企业家软环境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比硬环境建设更为重要,并且还可以驱动硬环境的发展。

5.培育社会资本,建立能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合作创新文化氛围。

社会资本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培育与维持,促进创新植入园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①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取和整合创新资源,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②园区企业利用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和分享与创新有关的知识,从客户、竞争者或供应商那里了解各种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从而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③丰裕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减少园区内企业创新合作中的协调成本,大大增进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由于社会资本的这些独特性,使得园区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一旦形成,很难被模仿,从而极大地促进和维护了园区的竞争优势;反过来,竞争优势又进一步强化了园区内外各种网络化的关系,形成一种正反馈的效应。因此,在我国高新区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围绕园区创新主体——企业构建起一个供应商,客户群,垂直、水平联系的众多企业和各个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知识与技术创新产生与扩散的网络。从我国目前很多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在未来我国高新区的创新政策制定中加以更多的考虑。

标签:;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下中国高新区竞争力培育策略:基于企业集群视角的分析_集群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