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论文_温玉娟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选取的时候是完全采取随机性原则的,研究的结果具有科学性。这80名在我院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人,采用心电图行检查。观察组40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和检测各项指标,统计两组检查阳性结果情况。随后综合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及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检查分析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结果为(4.15mm±0.36mm)、(1.26±0.18),对照组患者通过检查分析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结果为(3.25mm±0.32mm)、(1.21±0.12),观察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下降等心脏病类型检测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较为直观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信号情况,阳性检出率高,有效提示心血管病变情况,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理想影像学诊断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

引言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较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1]?高血压患者早期并无自主症状,因此单纯依赖患者临床症状来诊断显然不行,所以辅以必要的仪器诊断尤为关键。传统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并结合X线片检查来诊断,但有研究报道认为该方法诊断率较低[2]。所以现阶段需要不断的探寻更好的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手段,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的超声诊断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次试验选取患者的时候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自愿的参与到本次实验当中。对照组患者共有40人,其中有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17名,年龄段为42~80岁,年龄平均范围(58.6±8.32)岁,患病时间为2~25年,病史平均时间(12.56±8.12)年。观察组当中40例患者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59.15±5.73)岁,其中有男性25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7.08±4.72)岁,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2.17±4.09)岁。患病时间为2~24年,病史平均时间(12.12±7.3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之《心脏疾病诊断标准》中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心脏功能不全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病史方面差距不大,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次试验拟对对照组的40名患者采用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病情的检查,检查采用的仪器为日本生产的6511型心电图仪器。观察组采用的是GEVIVIDE9,PHILIPSIU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脏探头频率为2.3~3.8MHz。所有患者在进行病情检查的时候取仰卧位以及左侧位为主,检查前患者于静息状态下或运动后平静休息30min。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一起进行检查的时候首先对左胸骨边界进行查探,对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以及主动脉瓣和大动脉的四腔切面、长轴切面、短轴切面进行检测,将左心室、左心房间隙、右心房、右心房后壁宽度与主动脉内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载。采用心底波群主动脉根部曲线,观察患者主动脉壁活动僵直感,同时观察其是否存在重搏波。心室波群测量患者左心腔大小,并且同步计算患者左心收缩功能,观察其室壁运动状况,同时根据得出的检查结果,估算得出患者左室后壁厚度、增厚率以及室间隔。并对所有患者临床检查结果进行认真筛查。将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和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选用软件SPSS13.0施以数据统计,并采取t和χ2检验。如结果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阳性检查分析:心脏彩超左心房内径>3.2cm,判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为>11mm。心电图检测左心室肥大标准:男性厚度>4mv,女性厚度>3.8mv,心脏跳动间隔时长≥0.15s,心脏偏移幅度>2mm。[3]

2.结果

两组受检对象临床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经结果分析心脏彩超在心脏病检查准确率上高于心电图,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产生原因有:家族遗传、营养不良、脂肪层过厚等。最主要的产生因素使家族遗传。据调查分析得知高血压性心脏病家族遗传的主要原因是固定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另外就是染色体进行遗传,此类遗传因素较小。以往临床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采用心电图和X线片相结合的方式来找出左室肥大以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镇墩的准确率并不高,所以还需要探索更好的检测方式保障患者的病情不会被延误。与常规B超、心电图、X线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探头更为灵敏,也兼具有无创伤性、无放射性、无痛和高安全性的特点,逐渐成为各类型心脏疾病的新兴检查技术。经过试验对比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结果迅速准确,因此临床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 病能快速准确做出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雯,马飞儿,刘秧,林苏苏.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09):1819-1821.

[2]周雅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8):128-129.

[3]高起恒.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9):114-116.

论文作者:温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论文_温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