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披露+开放存取”模式下的专业特色资源建设探讨_电子期刊论文

“馆藏揭示+开放获取”模式下的专业性特色资源建设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业性论文,特色论文,模式下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 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201 1年天津市高职高专图书馆调查报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市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各有不同,经费规模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不可能单纯依靠投入大量资金全部购买学校专业发展所需的文献资源。同时,特色文献资源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的集中体现,图书馆从自身的定位和优势出发应该为学校专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文献信息保障。

1.2 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馆员+馆藏+开放获取

调查报告分析显示,在注重培养学科馆员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馆员素质整体提升,具备外语、计算机、图书馆学以及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这为文献资源建设策略转变提供了基本的软件保障;基于复合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以及依托于TALIS的共建共享原则,高职院校馆藏资源整体趋向综合性、多样性和专业性,这为开展基于专业特色和需求的馆藏资源提炼整合提供了可靠资源保障。同时,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项旨在推动学术文献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自由传播和共享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学术运动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职院校图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免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水平的专业化提升。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在积极争取和科学使用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基础上,采取“馆藏揭示+开放获取”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彰显本校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如何针对读者的信息需求,分析、梳理、提炼、整合、存储基于学校专业建设的馆藏信息资源以及如何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所具有专业特色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为经济便捷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天津高职院校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2010年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2010年第一批获批的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天津高职院校争取到“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2011年第二批获批的17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天津高职院校申请到“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和“国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三个资源库均设有“文献信息资源”模块,专门交由图书馆建设。2011年天津职业大学又启动8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相应地根据需求建设8个专业特色资源数据库作为其资源支撑和保障。同时天津职业大学主持的2012年天津市职业教育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参建的高职院校有4所,具体信息见表1。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26所天津高职院校中已经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有以上5所,其他院校如天津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中德技术学院正处在积极申报、准备阶段。在2011年的“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高职高专教育文献信息中心”馆长会议上,就“馆藏揭示+开放获取”特色资源数据库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已经开始的5所院校都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3 基于“馆藏揭示+开放获取”的专业性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

以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辅助于国家级、校级教学资源库的《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眼视光工程特色数据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为例,展示“馆藏揭示+开放获取”特色资源数据库模式下如何进行特色馆藏资源的分析、梳理、提炼与整合,以及特色开放获取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

3.1 《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结构图示

《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结构完善,如图1所示,包含《眼视光工程特色数据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共性模块,如“电子期刊”、“专业图书”、“研究前沿”、“开放课程”、“行业动态”等。

3.2 “馆藏揭示+开放获取”模式之特色馆藏资源的分析、梳理、提炼与整合

根据图1获知特色资源库中的“电子期刊”、“专业图书”以及“研究前沿”模块不同程度地依托于馆藏资源的分析、梳理、提炼和整合。

3.2.1 分析专业特色和需求,确保整合资源的相关性和时效性

通过与资源库负责人沟通、邀请专业优秀学生等方式,了解专业核心课程、资源需求、就业去向等信息,明确资源采集方向,确保整合资源的相关性,这为确保特色资源库生命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同时,在采集整合过程中坚持“求新、求精”原则,确保资源的时效性。

3.2.2 各模块相关馆藏资源的分析、梳理、提炼与整合

(1)“电子期刊”模块。根据专业所属的学科领域以及相关的学科领域,如嵌入式技术专业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逐一分析馆内所有的中外文数据库以及部分免费试用数据库,清晰把握每个数据库的收录资源类型和学科收录范畴,初步筛选出收录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电子期刊的数据库;仔细分析这些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信息,提炼出相关度较高的期刊进行整合。在建设《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期刊库”的过程中,从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全文库(IDL)中采集了IET Computers&Digital Techniques、Computing&Control Engineering、IET Circuits,Devices&Systems、IETSoftware、IET Information Security等14种专业期刊;从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库中采集了APSIPA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LMS Journal of Computation and Mathematics、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Probability in th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al Sciences等17种专业相关期刊;从SAGE数据库中获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Journal of Vibration & Control等。另外,从Emerald、Academic OneFile、SpringerLink、Proquest(CSA)、Ebsco等数据库中也有所采集和整合。

(2)“专业图书”模块,包括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纸质图书按照专业的核心课程提炼关键词,通过Unicorn系统的报表进行数据的梳理和提炼。电子图书通过分析图书馆电子书资源获取,如《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的“专业图书”模块,根据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C语言、Linux、JAVA、单片机、汇编语言、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对报表统计出来的图书纸质资源按课程进行筛选、分类、整合以及数据的上传和分类导航。电子图书的采集采用与电子期刊类似的方式从电子书数据库资源中提炼和整合。从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SpringerLink中分析提炼出Linux Assembly Laguage Programming、The Java IO System、C + + Programming How-To等专业密切相关电子图书资源。

(3)“研究前沿”模块。分析、掌握中外文数据库的收录范畴,以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论文数据库为资源基础,设定主题方向,检索、采集文献资源,通过二次加工整合成论文题录的形式。

3.2.3 馆藏资源的分析、梳理、提炼与整合的意义

馆员在熟悉、分析、挖掘、整合馆藏资源的过程中,业务能力得到“锤炼”加强,同时对本馆资源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为今后开展专业化服务进行了一次“大洗礼”;基于专业的馆藏整合可使读者更加便捷地查找和利用图书馆资源;这样的“挖掘式整合”也使馆藏资源有了新的生命和价值,有助于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学校对图书馆的投资回报率。

3.3 “馆藏揭示+开放获取”模式之特色开放获取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很多学科领域,开放获取的文章比非开放获取的文章具有更大的研究影响力。

3.3.1 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挖掘途径

目前全世界80%左右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地都在欧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特性,结合笔者的建库实践,具体的资源挖掘方式可归纳为:(1)利用各种专业或综合性的搜索引擎;(2)利用各类学科信息门户收集相关学科的免费资源;(3)利用各种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机构仓储;(4)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平台;(5)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6)利用相关行业协会网站的免费资源;(7)利用图书情报机构、个人博客收集的免费资源。

3.3.2 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实践探索

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在建设《眼视光工程特色数据库》、《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时,每个数据库中的“行业动态”、“开放课程”、“电子期刊”、“专业图书”模块主要是不同程度地依托于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不同的子库模块又依据不同的途径来采集和挖掘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眼视光工程特色数据库》、《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的“行业动态”子库中一般都会包括开设相关专业的国内外院校导航、各类国内外协会学会导航、国内外学术或行业会议、行业展会、应用行业领域动态等子栏目。这些资源的采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采集途径上也是交叉使用,主要依托于(1)(6)(7),辅之以(2)(3)。利用Google、Wiki各种专业或综合性的搜索引擎来采集国内外院校、各类国内外协会学会等信息;再利用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网站来采集国内外学术或行业会议、行业展会、应用行业领域动态信息;同时利用图书情报机构、个人博客、各类学科信息门户收集的免费资源来直接获取或者作为线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行业动态”模块资源的采集难度是最大的,具有随机性。但是一般在资源采集顺序上会把它放在首位,因为在采集协会、院校、会议展会等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会收获“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模块中需要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在采集《眼视光工程特色数据库》、《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数据库》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特色数据库》中的“眼视光工程电子期刊库”、“酒店管理专业电子期刊库”、“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期刊库”的开放获取电子期刊资源时,主要依托上述途径中的(4)、辅之以(3)(2)(1)采集整理相关电子期刊。

目前可供免费使用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平台有:(1)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支助,雷根斯堡大学图书馆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图书馆共同发展,并受到490个图书馆和研究院支持的电子期刊数据库EZB收录电子期刊44 649种,其中21 972种电子期刊免费提供全文;(2)由瑞典兰德大学图书馆整理的涵盖所有学科和语言的2900种开放期刊;(3)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的收录710多种电子期刊的Highwire Press平台;(4)提供基于开放获取的近4000种学校、研究机构和行业期刊的“Open J-Gate开放获取期刊门户”;(5)提供165种生物学和医学开放存取期刊的BioMed Central(生物医学中心开放获取期刊)。

“眼视光工程开放课程”、“酒店管理开放课程”、“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放课程”的开放课程资源主要依托上述途径中的(5)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采集,主要平台包括:(1)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计划,目前已上线900多门课程,内容涉及大部分学科;(2)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3)“大学课堂在线”等。

3.3.3 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探索

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对开放资源进行多维度整合与利用,(1)根据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最佳展示效果,采取TPI数据库制作平台与网页制作技术相结合的整合方式,建成数据库与网页并存的网站形式。目前已经建成10个特色数据库集成在图书馆网站的“特色数据库”栏目下,供读者使用。(2)根据资源不同的学科领域,结合基于学校专业的学科热点门户网站和专业馆员工作平台的建设,将已经采集的各学科领域的开放资源数据库进行整理和揭示。目前已经针对艺术工程学院整理集成了由英国萨里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创建的艺术、设计、建筑、媒体门户:ADAM等10个艺术学科门户;为生命与环境工程学院整理了由瑞典Lund大学生物学院国家资源图书馆创立的门户网站Biogate等12个学科门户,便于相应领域的读者通过这些网站和平台直接访问开放获取的学科资源数据库。

标签:;  ;  ;  

“馆藏披露+开放存取”模式下的专业特色资源建设探讨_电子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