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中形、意、势的凸显论文_刘福桥

浅析书法中形、意、势的凸显论文_刘福桥

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733006

摘 要:书法艺术是形、意、势深化凝练的一门艺术。书法“形”的应用不但继承和沿用了书法的形体艺术,而且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意”的应用也是继承和发展了书法哲学、文学和美学,并能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并竭力用视觉语言去创造美;在“势”的展现上也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气势美。

关键词:形 意 势

一、“形”的涵义与发展

1.对“形”的理解。“所谓书法是指运用毛笔书写以及所用的书写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延绵发展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事物的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高度设计语言的提炼、概括。

书法的“形”,渊源上是来自自然界万物姿态的启发与理解,主要是图画和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狭义地讲是指点划结构的方圆欹正、篇章布白。广义讲还包括墨色、题款、印章等。

图形的“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谐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也有规则与不规则之分,尤其是在行草书当中的应用体现得更为突出。

2.对“形”的应用与发展。书法,作为抽象的造型艺术,主要取材于客观自然界,从中把握规律、遵循形式和抽象概括,再由艺术家成功地加工,创作出具有形式美的作品,以产生与他人的思想情意、生活兴趣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依据。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优美的线形设计,而它的旋律美、形体美、意境美已被设计师所采用,并赋予了平面设计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如果说书法是一种构成艺术,那么,它就是西方构成主义的诱导者;如果说书法具有一种诱人的抽象美,那么,它又是西方抽象派艺术的诱导者。

二、“意”的体会与延伸

研究书法的意,必须研究线条的意,书法线条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缺一不可,分而为五,合则为一。晋卫夫人《笔阵图》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此,“骨”、“肉”、“筋”等象征力量、生命的字眼开始出现在描绘书法线条的语汇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骨”,是指线条刚劲有力、气势雄强的状貌;“筋”,是指线条紧敛、浑劲内含的状貌;“脉”,是指线条丰润活脱的状貌;“肉”,是指线条丰满柔韧之状貌;“皮”,是指线条轮廓光滑、清晰、亮丽的状貌,起着包裹血肉,不使筋骨外露的作用。书法线条要求五体具备,还需五体匀称协调,否则线条就会丧失美的质感、美的享受。线条形体是神采的载体,若线条五体不备,更何言意态与神韵呢?书法艺术讲究形神兼备。形是外表,神是灵魂,二者相得益彰,形影不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书法在笔画、线条和一个字上的意,都牵涉到整体的意。在—般性书法创作中,既有即兴而为的“无意”书写,又有内含主观审美追求的“有意”创作,后者已经具有创意的成分。而设计书法的创作过程即是以创意为引导的—种书法创作。这里所说的创意,是指为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意韵而进行的创造性构思。

三、“势”的把握与承传

1.势的含义与理解。东汉的蔡邕《九势》这样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北宋的苏轼说书法有五气:“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他们是整体书法布局和设计“势”态产生的关键。书“势”是人的一种物质感受和精神寄托。

2.“势”的发展与应用。“势”通常指图形所蕴含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设计作品中常常有大气、凝重、奔放、豪气的赞誉之词,而书法也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匠心结体而成,两者对的这种源的把握是一致的。主要是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大篆粗犷有力,写实豪放;小篆均圆柔婉,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气脉相通;草书飞动流转,风驰电掣。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势动势俱在。书法笔画的点、线、面,本无所谓有力或无力、有势或无势,只有长短、曲直、角度、距离、面积的区别,随之强弱、阴阳、开阖、起伏应运而生。自然哺育了我们的书法艺术,通过那种有意味、有表现力的点线面的组合艺术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就是说,点线面仅仅能隐约地暗合客观事物的形态还不够,还需要能传递出客观事物的某种精神面目。这恰好构成了中国古典书论中一个很深的美学思想,即“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形”。这些作品,作者在点线面中倾注的感情更强烈,可谓无法中有法,达到无我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谢德萍 孙敦秀 杨增权 著 书法小辞典[M].北京出版社,1988年,2月,第32页。

[2]袁维春 著 学书论札[M].宇航出版社,1987年,12月,第90页。

[3]齐天冲 著 书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15页。

论文作者:刘福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浅析书法中形、意、势的凸显论文_刘福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