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患者保护衣的改良及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王少兰,马周

福建省宁德市康复医院 352100

摘要:目的:探讨保护衣的改良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女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保护衣,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衣,对使用两种保护衣所需的时间,穿衣后的挣脱率等进行比较;并由护理人员对两种保护衣使用过程中的美观性、方便性、耐用性等方面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观察组所需的时间、患者自行挣脱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调查问卷显示:改良后的保护衣在美观性方面与传统保护衣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方便性、耐用性等方面优于传统保护衣(P<0.05)。

关键词:保护衣;改良;临床应用效果

精神病患者因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常出现兴奋冲动、攻击他人及自伤、自弃等行为[1],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免受伤害,在护理过程中,常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使用约束用具(如:保护带、保护衣等)来保护患者[2]。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保护衣的使用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自由活动,但由于衣服袖子末端完全封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自由活动度,患者进食、上厕所等琐事均需在他人的协助下才能完成;保护衣背后的带子使患者在卧位时有异物感,尤其是体型偏瘦的患者不适感更明显;在保护卧位患者时,约束带置于保护衣的外面,松紧适宜度不易掌握,病人易挣脱,不仅增加医疗风险,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因此,我们根据精神疾病的特点,遵循简单化、舒适化等原则,对现有保护衣进行改良,改良后的保护衣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女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由监护人签署“约束保护知情同意书”。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断标准[3]的;②有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或自伤、自杀行为的;③病情需要遵医嘱要求约束保护的。排除标准:①年龄≥55岁;②骨折未愈者;③高血压病或心、脑血管疾病史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 93人,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49例,年龄16-53(31.76±8.38)岁,其中不合作(含兴奋冲动,攻击行为等症状)患者38人,被动合作(含自伤、自杀等症状)患者11人;对照组44例,年龄15-52岁(32.43±9.05)岁,其中不合作患者35人,被动合作患者9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制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衣,衣服反穿式,背部有6条小带子打结,两袖口末端由一条带子扎起封闭,腰部有一条带子在背后打结,另有两条带子分别将两手固定于腰部。观察组采用改良的保护衣,采用套头式穿法,衣领背部“V”开口,较大,领口处各有一条带子,可系住调节领口的大小;袖子采用水袖式设计,长度约为1m,可经腹部交叉在背部打活结,使病人的上肢固定于自身躯干,卧位保护时也可直接固定于床两侧;袖子在手掌处有一开口,手掌可由此伸出;腰背部有一条腰带,可打蝴蝶结当修饰用,卧位保护时可代替保护带。。

1.2.2评价方法:①穿衣平均费时:记录给两组患者穿保护衣时所需的时间(从穿衣的第一个动作起计时,到穿着整齐时结束计时),统计两组患者穿衣所需总时间,并除以该组人数;②挣脱率:以患者能自行将一边袖子脱出即为挣脱。挣脱的患者数除以总数即为挣脱率。由执行的护理人员负责登记;③满意度调查:采取无记名投票,要求护理人员对改良前后的两种保护衣就“美观性、方便性、耐用性”等方面进行“好与不好”的比较并统计“好”的例数。参加对象为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参与本次设计方案的相关护理人员回避。发放调查问卷共计69份,收回有效问卷66份,回收率为95.65%

1.2.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临床医师统计软件统计,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使用两种保护衣所需时间的比较,见表1

由表3可以看出:更多的护理人员认为传统的保护衣在美观性方面优于改良的,但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使用时的方便性及舒适性方面,改良后的明显优于传统的(P<0.01)。

3 讨论

3.1 改良前后保护衣的比较

改良后的保护衣与传统的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套头式设计,背后深“V”开口,左右各有一条系带,既简化了穿衣的过程(尤其是不合作的患者),又能避免领口过大、过小所带来的不便和不美观。②水袖式设计有利于两手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并将袖带从前面交叉面交叉保持手部的功能位,使病人的上肢固定于自身躯干,长时间不会疲劳,较舒适;当患者要吃饭、上厕所时可以解开袖子,将水袖末端和背后的腰带互相打结,患者手从开口处伸出,使患者手在一定局域能自由活动,又不至于伤到其他人,既提高患者舒适度,又维护了患者的形象与自尊。③腰带在病人站立活动时可与袖子在背后一起打结可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减少患者的挣脱率,卧位保护时可将腰带同袖子一起固定在床沿上,起到保护固定的作用,缩短约束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④改良后的保护衣因是套头式的,使用后患者不易破坏,耗损率减少。

表1、表2的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保护衣在临床使用时的耗时以及患者穿衣后的挣脱率均低于传统保护衣,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能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减轻护理工作量的目的。这一点在表3的结果中也能得到体现:护理人员的调查中“方便性”和“耐用性”明显优于传统的保护衣。但表3的结果显示其在美观方面不如传统的,考虑是因为采取水袖的设计,外观上不够接近生活装,患者使用中易被打上“我是病人”的“标签”,这一点在今后还有待改进。

3.2 约束衣改进的意义

护理工作者要给病人提供安全、有尊严、人性化的服务,同时又要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4]。病人穿着改良后的保护衣,家属看到病人受到尊重,容易接受。

3.3 改良保护衣是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体现

护理用具的人性化是现代护理和整体护理的需求,也是护理艺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护理用具已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还承载着对患者个性的尊重和关怀[5]。新型精神病患者保护衣的改良设计,秉承着“提高患者舒适度,兼顾护理简洁、方便”的原则,既保护了精神病患者人生的安全,减少其他患者不必要的受伤害,又提高了患者着装的舒适度和美观感,方便护理的操作,是人性化护理和整体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沈渔邨 主编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8-399

[2]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第二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70

[3]沈渔邨 主编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1-752

[4]孙元平 约束用具在临床护理中的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B):42-43

[5]邱立,周兰姝.我国护理用具的发张现状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07,22(6):74

论文作者:王少兰,马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精神患者保护衣的改良及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王少兰,马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