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论文_关振山

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论文_关振山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分析其中的风险类型及成因,最后提出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为其风险防范控制工作作出实际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防范;管理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其流动大、变化快的特性,一定要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逐步走向正规化、规模化,推动企业发展。借助清晰完善的工程合同,政府也更方便行使其监管职能,从而保证市场发展的规范化、高效化,加快行业发展。

1.2工程管理和施工行为的关键部分

建筑工程规模大、时间长、风险高,工程合同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工序、效率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与规定。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可以帮助建筑单位控制施工风险,提高工程的效率,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1.3纠纷解决的基础依据

合同是对签订双方权力和责任的约束,具有强而有力的法律效用。在我国,市场情况复杂多样,容易出现单方面毁约、不正当竞争等恶性市场行为。健全完善的法律合同,对纠纷的产生有很强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是保证企业利益的有效途径。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类型与成因

2.1控制等级角度———可控/不可控风险

站在控制等级的角度,可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划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两类。可控风险为可以控制的风险,其可以通过对合同双方的信用评价、合同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履约风险评估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合同双方应有的权益。不可控风险主要是在合同生命周期内,因为经济、政治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以致于合同无法正常签订、履行,此种风险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只能是通过个别方法降低其产生的损失。

2.2控制范围角度———内/外部风险

站在控制范围的角度,可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划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内部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合同双方的内部管理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如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流程不规范、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造成合同文件不严谨、合同用词不准确、模糊等,以致于合同履行期间出现争议,导致双方权益受损。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风险,如政策、经济、不正当竞争等,此风险能够防控的几率较小。

2.3控制责任角度———直/间接管理风险

站在控制责任的角度,可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划分为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合同双方直接责任导致的风险,如合同签订不规范、未严格依照合同履约等。间接管理风险往往并不是由合同双方造成风险,而是由于合同联合体成员、第三方等的因素,影响合同签订或是履行。

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存在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合理等现象,或者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的漏洞,甚至合同条款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合同管理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条款,可以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首先,综合分析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核实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这是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的关键;其次,修改并完善合同条款中潜在的漏洞、歧义等,最大限度确保合同条款指向的明确性,避免合同条款中的漏洞被非法使用;最后,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合同管理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等内容保持一致,充分挖掘合同管理的作用。

3.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在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注重合同对象的信誉等级,然后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阶段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同时结合风险等级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举措,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其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其职责就是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给予专业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因素,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风险管控部门综合评估合同条款的严谨性、科学性,尤其是经济效益较低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认真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的原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降低风险;第三,跟踪风险,风险管控部门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如果意识到潜在的风险隐患,需要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对风险进行跟踪,全面掌握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尽量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3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管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合同管理风险进入下一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合同管理的流程主要涉及前期的市场调研、合同策划、合同条款的协商、拟定合同文本、审核合同条款,以及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转让、解除、存档等环节,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安排专门的责任人,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具体的人,确保每个环节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规定。另外,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其职责就是监督管理整个合同管理流程,评估合同条款的落实情况,及时弥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3.4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责任人的技术素养,是决定合同质量的重要原因,要从选拔、培训、考核激励三点入手,提升合同人员综合职业素养。第一,在选择合同管理人员时,挑选对国家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十分了解、合同管理专业水平高、信息化技术水平高、道德品质高尚的优秀人才,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保证合同管理过程有序、高效[2];第二,建立合同管理人员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培训,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岗位优势,从专业的角度完善合同文本内容。通过定期培训,优化管理人员的合同拟定能力,要做到能严谨、详细地描述合同内容,保证合同质量。同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现场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平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进度有序进行;第三,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考核中检验合同管理人员的任职能力,保证在位者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合同管理风险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异常关键。对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卓.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控制研究———以建筑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18.

[2]张洁.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8-25.

[3]刘新胜.浅析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信息化建设, 2015, 18 (10) :259.

论文作者:关振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论文_关振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