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户外活动_户外运动论文

论儿童户外活动_户外运动论文

浅谈幼儿户外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户外活动论文,浅谈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兴趣。”我们认为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龄前阶段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迅速,可塑性大,身体各器官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身体形态结构没有定型。为此,我园根据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为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科学地提供条件,并充分利用户外的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作适当锻炼,对提高幼儿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和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起到较大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是重要的物质前提

幼儿园提供的户外环境和物质条件都直接影响着户外活动的开展,我们因地制宜,设置能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户外环境,为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创设良好条件,我园幼儿人均户外活动场地12平方米,有绿茵如锦的草地和足球场,迷宫般的假山,坚实平坦、开阔的操场,万紫千红的小植物园,结构新颖别致的小动物园,富有童趣的长廊壁画,四面通风的游戏厅,绿树成荫的小乐园,还有供幼儿动手操作游戏的玩沙池、玩水池和游泳池。全园供幼儿跑、跳、钻、爬、攀的运动器械和多功能大型玩具就有40件。由于户外活动场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结构完美,格调统一,造型别致,内容丰富,色彩协调,达到绿化、美化、教育化和儿童化的要求,适应幼儿兴趣和需要,使儿童感到舒适、安乐、愉快和具有吸引力,成为儿童锻炼身体、自由嬉戏、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小乐园。

二、户外活动制度化,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合理地安排组织户外活动,使幼儿在一天生活中动静交替地进行不同性质的活动,能预防神经系统的疲劳,保持身心愉快的情绪,并起到全面锻炼身体作用。我园是寄宿制幼儿园,按照《规程》的要求,我们保证幼儿一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具体安排是:早上起床后进行30分钟的散步、早操和舞蹈基本动作训练;上午室内集体活动后进行一小时的户外游戏和自由活动;下午起床后进行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游戏和自选活动,吃饭后在本园内进行半小时以上的散步和较安静的游戏活动,在夏季每天还进行半小时的游泳活动。

三、科学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内容,培养户外活动兴趣

我们在安排户外活动时,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抓了四个结合:

1、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结合。 幼儿园生活中过多的集体活动不可避免地压抑了幼儿的天性,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情绪愉快,自由交往,大胆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所以我们除了有计划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体育游戏、参观等,还适当安排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结伴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随心所欲地选择玩具,调节活动量,享受自由玩耍的乐趣,对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善于思考、独立克服困难都有极大好处。

2、户外活动与三浴锻炼密切结合。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我们注意利用户外的新鲜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水对幼儿进行三浴锻炼。如空气浴,我们坚持一年四季开窗上课和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早饭前让幼儿精神饱满到户外做操,吸收新鲜空气,并根据气温情况增减衣服,尽量使皮肤接触空气。在日光浴方面,春秋冬季都坚持让幼儿室内活动后接触阳光,夏季在树荫下进行活动,让幼儿接触到太阳的散射光和反射光,避免夏日曝晒。在水上锻炼中,我们用低于体温的水刺激皮肤,一年四季坚持冷水洗脸洗手,夏季开展游泳活动,其它季节可玩水上游戏。在进行户外三浴锻炼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暂停锻炼。

3、户外活动与各科教育活动结合。 传统的教育活动,多数利用图片、标本、幻灯在课堂给孩子灌输知识。我们觉得这对面向全体是很难顾及的,因为图片和标本是有限的、静止的,只有大自然才能给孩子活的教材、活的教具。因此,我们根据教育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园环境中的有利条件,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如常识活动教幼儿认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我们利用饭前饭后时间带幼儿到园内的小荷花池观察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我们还组织幼儿到小植物园认识花卉;到小动物园认识兔子、猴子等小动物;还组织幼儿到田野去观察田园景色、季节特色,观察农作物等。每天幼儿还到自己的小种植园地浇水,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孩子们对这些户外学科学活动兴趣浓厚,主动探讨、谈论,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活跃了身心。

有些语言活动也可以在户外进行,如散步时朗诵诗歌和散文,草地上开故事会;数花卉、拾落叶、辨别空间等学习数的概念。大自然也是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场所,幼儿在草地上、操场上听音乐翩翩起舞。所以各科教学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目的等,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这样,幼儿既得到大自然所赋予人体所需要的“养份”,又能在大自然的活教材中轻松、愉快、主动地学到知识,发展了能力。

4、户外活动与各类游戏结合。 我们开展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有时也在户外穿插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等。在户外可玩娃娃家、小饭店等;铺上一块地板胶就可以玩积木、胶塑等结构游戏;还可以进行玩沙和玩水游戏。另外,我们在各班较宽敞通风、可接触阳光的走廊和小活动厅内摆上一列操作桌,为幼儿自选游戏提供各种材料,使幼儿在饭前饭后、课前课后及下雨天都能在空气流通的场所里按个人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角色和活动内容。

四、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范围、场地及玩具设施都要事先检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衣袋有无尖利东西,并向幼儿交待清楚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注意卫生保健工作,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在活动时,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幼儿出汗要及时擦干,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科学管理户外活动,提高活动整体效益

我园班级和幼儿人数都较多,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妥善安排户外场地和器材的使用,各班有相对固定的早操场地,对于其它场地的使用,各班在制订计划时要互相协商,让幼儿交替使用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尽量避免冲突和互相干扰。园领导要深入各班,每天检查各班户外活动的质量,每月评分公布成绩,实行量化管理。每学期进行1-2次大型户外集体活动比赛,如体操比赛、集体舞比赛、运行会等,使户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提高活动的整体效益。

实践证明,户外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育起到较显著的效果。首先增强了幼儿体质,提高了幼儿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低抗力,增强了幼儿生理机能指标。据统计:近两年幼儿身高体重合格率都达到了98.5%,超均率达62%;发病率91年比90年降低了2%。其次是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耐力和速度。第三是促进了幼儿个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勇敢、活泼、愉快开朗的,性格,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了智力和感知能力。第四是有利于幼儿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培养了爱同伴、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户外活动发挥了室内活动的互补作用,有时它是室内活动的补充,有时又是室内活动的“序幕”,明显地展示了它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促使幼儿生理、心理、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培养21世纪所需人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  

论儿童户外活动_户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