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论文_袁 伟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论文_袁 伟

袁 伟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小学 255100

一、备课的情感投入

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反复熟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备课。

二、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学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情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是音乐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过程中音乐语言的情感化。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题裁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音乐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它们是作曲家们编织“音响网”最基本的素材,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呈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完成音乐语言的传递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的引导实现的,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是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言是不一样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词汇——事物的符合号,而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以此来传递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通过语言的表述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感教学还应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同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一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1.带着微笑走向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2.课堂提问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做到耐心指出或给予帮助鼓励;3.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咳嗽、嗓子哑了,下课时不要不闻不问,一定要及时寻问,给点药或告诫学生要变声了,别大声说话,别再吃刺激的东西;4.充分利用上课前的10分钟和课后10分钟的时间,了解、掌握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倾向。教师以平等的身分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美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五、教师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的情感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有组织有约束的灌输。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论文的演讲,也不同于有目的有意义的政治教育活动。这是因为上述内容虽然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知识的、道德的各方面的教育,但音乐进行教育的形式却是具体的,而且是非常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体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感情的愉悦,得到理智的满足。只有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美感功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音乐教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使情操变得高尚优美。社会主义的音乐教育就是要以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及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结构美,来净化新一代的心灵。

论文作者:袁 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论文_袁 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