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论文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

李琛

(四川轻化工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自贡)

摘 要: 现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难以保证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和有效的互动,从而导致本科毕业论文下滑严重。同时,中国高校普遍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又由于缺乏明确的任务导向而在实施中流于形式。因此,本文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与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整合,提出了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首先,本文从导师条件、选择机制、指导周期和指导原则四个方面构建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从指导目标、指导人员、指导阶段和指导方式四个角度阐释了该模式的运行方式。最后,为了保证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了明确工作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和完善激励机制等具体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分类指导

目前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已成为本科教学中的痛点,而这一问题在学生总体能力相对较弱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则更为突出[1]。究其原因主要有:①本科生缺乏系统的科研基本知识的学习,基础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不足;②毕业论文指导周期偏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③毕业论文与考研求职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有效时间不足[2]。因此,要扭转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局面,关键是要调整毕业论文指导周期,促进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充分和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模式[3]。而从2002年中国高校进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开始至今,中国大多数高校都先后实施了本导制,为每名本科生指定导师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4]。因此,如果能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进行整合,建立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一方面可以实质性地调整毕业论文指导时间,让导师对学生进行更系统、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另一方面以毕业论文作为本导制的一个重要任务指向,也有利于解决现有本导制权责不明、缺乏约束、流于形式的弊病[5]

一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基本框架

图1 基于本导制的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基本框架

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进行整合,其基本框架包括导师条件、选择机制、指导周期和指导原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一)导师条件

由于本科生导师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合而为一,因此在遴选指导老师或导师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师德标准外,需要侧重于从职称、学历、科研水平和指导研究生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目前,中国高校师生比例普遍偏低,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师资条件不足而更甚。因此,为了保证对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对导师条件除了设置职称和学历的基本门槛外,还应该充分考虑指导老师的科研水平和是否为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多或单人研究生导师的老师可以适当增加其指导毕业论文学生的数量。

目前,没有研究调查过病耻感在帕金森病患者整体健康中所起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病耻感可以预测患者生活质量变化[28]。且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病耻感是决定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有较高病耻感的患者常伴有更严重的疾病程度、更多的运动困难以及生活质量问题[4]。全面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病耻感,可能有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干预研究。

对阀体的流道进行了简单的有限元分析,从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阀体的进出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是流体介质在通过阀座时会与该水平线呈现出一定的夹角,这样会改变介质在阀体中的平稳状态。通过Fluent软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同开度的情况下介质对阀体的压力,随着开度的增加对阀道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少了对阀瓣压力的冲击,同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压力在阀壁应力集中的位置。该结果可为阀体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数据的支持。

在西北石油局,一批青年技术人员成为科研的骨干力量。30岁出头的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层改造研究所所长张烨,与几个年轻同事共同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效酸压改造技术研究”项目,经过奋力攻关,先后解决了塔河油田多项复杂的酸压改造技术难题,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酸化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选择机制

该工艺的优势在于省去灌浆步骤,但有明显的缺陷,即该工艺只适用于强风化岩层,无法打进中风化及以上岩层。若单桩设计底标高位于中风化岩层,则该工艺不适用。

(三)指导周期

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是分阶段、多层次、分类指导的一种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其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大学二年级以初步掌握研究方法,了解学术论文要求为指导目标,采用导师座谈、组会交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的方式进行,指导人员以导师和同一导师下的高年级学长为主。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以培养论文数据收集和写作能力为指导目标,采用导师座谈、组会交流和参加竞赛或科研项目的方式进行,导师和高年级学生可以作为主要的指导人员。大三下学期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为指导目标,具体包括确定选题方向、完成文献综述和进行实地调研等,指导方式包括导师座谈、组会交流、参加竞赛或课题项目,以及单独指导,此时指导人员以导师为主。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为指导目标,采用导师座谈、组会交流和单独指导的方式进行,其中单独指导所占的比重会增加,指导人员以导师为主。大四下学期的指导目标是修改论文定稿,并准备答辩,此时指导方式主要为组会交流和导师单独指导,指导人员以导师为主。

(四)指导原则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导师要提前介入到学生基础科研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各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指导。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可以让学生逐步参与到课题中,以项目为导向来指导学生掌握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技能。擅长于指导学科竞赛的导师,可以借助参加各级学科专业比赛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让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辅助自己进行指导,在告知指导目标和指导内容的前提下让他们帮助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力度,同时有助于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6]

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通常采用随机为学生分配指导老师的方式。由此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个人的专业兴趣方向和指导老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可能并不一致;或者有的学生想尝试学习的研究方法恰巧是指导老师不擅长的,从而导致指导上的困境。因此,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强调采用以“双选为主,分配为辅”的选择机制。大学一年级可以采用导师组的方式,由各专业老师集体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方面指导,也让师生之间有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机会。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意愿、择业倾向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在专业方向上与自己更相匹配的老师;而老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科研项目来选择自己愿意培养和指导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好地进行互动、讨论专业问题并共同学习。而对于双向选择未能成功的师生,再采取统一分配的方式。

二 基于本导师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方式

本导制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周期分为准备期、调研期、撰写期和答辩期四个阶段。准备期从大二上学期至大三上学期,在这一年半时间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掌握专业问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包括专业文献检索和阅读、学术论文规范、主要研究方法等。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进一步确定专业兴趣方向,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梳理;导师也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大三下学期为调研期,这一时期导师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调研实践,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写作训练。研究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自选或是导师根据专业发展或自身专长进行指定,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大四上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中为论文撰写期,这一时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提前或延后完成论文初稿撰写和修改。选择就业的同学可以在大四上学期在校完成论文撰写以便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找工作;而选择考研的学生则可以在考试结束后进行初稿撰写,减少论文与就业考研之间的时间冲突。答辩期为大四下学期末,导师主要进行毕业论文定稿和答辩方面的指导,这时也需要导师给予学生步入社会的人生指导或进一步深造的经验。

图2 基于本导师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运行

现有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老师在接受任务后统一按照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各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往往在论文类型、选题方向和研究方法都大致相似,并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能力和志趣上的差异,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则强调在指导过程中,导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实际能力和发展意愿来进行分类、分层和分别指导。所谓分类指导是把学生分为学术型和非学术型,对于有志于考研或有意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学生,侧重于科研训练,论文选题也应倾向于实证研究;而对于有志于实务工作的学生则可以侧重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论文选题也可以倾向于现实案例的调查研究。所谓分层指导,是指对于知识和能力实际掌握水平不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进度和计划进行指导。所谓分别指导,则是要求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帮助每位学生制定毕业论文任务计划,寻找合适的选题方向和论文类型。

三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保障措施

要保证本导制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能规范、有序地运行,并最终得到理想效果,还需要明确在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一)明确工作内容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导师必须遵循毕业论文写作流程,明确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如下表1所示),通过明确工作内容来规范毕业论文指导过程[7]

(二)细化考核指标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指导模式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指标,以较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导师的指导工作。对导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考核可以从指导过程、指导结果和学生成长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见表2)。指导过程侧重于评价指导老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情况;指导效果主要评价指导老师论文指导工作的直接成果;学生成长主要评价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否促进了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成长,是对指导工作长效成果的评价。

表1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表

表2 本导制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三) 完善激励机制

在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以毕业论文为任务导向而展开的。换言之,本科生导师工作量集中体现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因此要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①对指导学生计算合理的工作量,结合定期考评情况给予报酬;②每年度进行优秀导师的评选,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选优秀教师、晋升职称等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指导工作不合格的导师可以通过减少或终止其指导毕业论文的方式予以惩戒;③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学业上有突出表现,在重要学科竞赛上获奖或者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考取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学校应相应地对导师进行奖励,肯定导师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郭丽,范英梅.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6(6):115-120.

[2]李大垒.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 ,2017(9):37-39.

[3]王春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策略[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2):171-177.

[4]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6(9):11-13.

[5]彭廷红 ,秦宝荣 .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J].高教与经济 ,2010(2):51-54.

[6]魏汝飞,龙红明,李家新.本科生导师制团队式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77-78.

[7]向鲜花,石意如.经管类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流程重构及质量评价研究 [J].梧州学院学报 ,2016,26(2):73-77.

Exploration of Guiding Mode for Bachelor's Thesis based o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LI Chen
(School of 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Zigong,Sichuan,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guiding mode for Bachelor’s thesis is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full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visor and students, which leads to a serious decline in undergraduate the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undergraduate tutors system, which is widely implemented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ecomes formalistic in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lear task orient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uidance mode for Bachelor’s thesis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and construct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new mode from four aspects: tutor conditions, selection mechanism, guidance cycle and guiding principles. Finally, , this paper proposes specific safeguard measures such as defining the work content, refining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d improv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 .

Key words: Bachelor’s thesis; Guiding mod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Classified guidance

本文引用格式: 李琛.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2):197-20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2.06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轻化工大学2016年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本科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整合改革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163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琛,女,四川自贡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

标签:;  ;  ;  ;  ;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