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什么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思想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虽然列宁和邓小平所处年代不同,但他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都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本文从五个角度对列宁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即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科学回答 邓小平理论 列宁思想 发展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从列宁到邓小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过了从世纪初到世纪末艰难求索的历程。虽然列宁面对的是20世纪初的政治舞台,而邓小平面对的是20世纪末和两个世纪之交的中国和世界,但历史赋予他们的是同样的挑战和使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历史的挑战面前,他们必须首先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本文拟就列宁和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作出历史的考察,并力图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从坚持实践的观点到强调解放思想

1924年伦敦出版的《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书中,社会主义的定义在260种以上。据说这类定义今天已超过500多种。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正确认识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如果我们企图绕开这一问题,或者作出的回答不具有科学性,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基于社会主义在俄国已经变成现实,列宁指出:只能从人们当前的实践去体会和认识社会主义。1918年3月,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针对布哈林建议在列宁的决议案中加一些话,说明应从评述帝国主义和评述社会主义制度这两方面来补充和修改党纲的理论部分,列宁在大会发言中说:“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还没有可以用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①]自十月革命至俄共(布)七大的召开,苏俄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夺取和巩固政权,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未到来,从俄国人民当时的实践中还不能充分体会和认识社会主义。因此,列宁作出以上评述。1918年春天俄共(布)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俄国人民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这一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被国内战争所中断。1918年7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对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谈论社会主义”[②]。由于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论变成了现实,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列宁认为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不能再停留在理论讨论和争论的阶段,这一阶段“已经过去”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一个定型的模式和完备的定义,“只能根据经验谈论社会主义”,只能从人们当前的实践去发现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是在上述报告中,列宁又说:“我们还没有创造出什么完备的东西,我们已没有一个可以分条列款的定型的社会主义。”[③]我们正“通过实践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大厦。”[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和物质基础。所以,列宁没有超越人民群众的实践,没有从书本出发,而是从俄国人民的建设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1922年11月在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进一步指出:不能把社会主义“圣像化”,应当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什么是社会主义。他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中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者什么抽象图景,或者什么圣像的问题了。……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弄清楚这一点。”[⑤]显然,这是列宁关于从实践中去发现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表述。

邓小平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时,继承了列宁从人民群众当前的实践中去发现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实践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逐步升华。

在《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了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反复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4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外宾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⑥]1985年8月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又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⑦]在这次谈话中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⑧]1987年4月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⑨]1991年8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他说:“我闪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⑩]邓小平如此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准确概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是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所造成的失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坚持改革。所以,承认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不完全清楚,是进行改革、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前提。同时,只有首先承认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消除错误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改革不是盲目的实践,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邓小平提出,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要解放思想。1980年4月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1)]这也就是说,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要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要敢于冲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预言和论述。可以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部动力的论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冲破传统的束缚,正确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部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今天的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这是邓小平对列宁的超越。

二、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其最根本的任务。俄国是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水平的条件下,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因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1918年四五月间,随着苏维埃俄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已经胜利,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应暂停对资产阶级的打击,暂停国有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正如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所指出的:“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2)]“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13)]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最主要的手段。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22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列宁再一次重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4)]

苏俄历史上两次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集中体现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918年春,当苏俄巩固政权的斗争告一段落后,列宁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用赤卫队进攻资本”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1921年春,随着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结束,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进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既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那么通过哪些方式发展生产力呢?列宁对此论述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在这里有必要重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公式的思想。1920年12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15)]电气化是20世纪初初见端倪的科技革命的标志,列宁主张依靠电气化提供的巨大能量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建立在最新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基础上。显然,在列宁看来,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列宁还主张学习并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列宁把自己的公式扩展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16)]毫无疑问,列宁的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的意义。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985年4月他在会见非洲客人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7)]同年8月他再次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发展生产力。”[(18)]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列宁更深刻、更具体、更全面。他多次从不同的视角指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总之,邓小平在列宁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19)]同时,邓小平不仅把发展生产力置于战略的首要位置,而且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发展生产力,而且更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还有“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与已经不适应生产力更高水平进一步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发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办法,这就是改革。改革使生产力在原有基础上再次获得解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21)]因此,在邓小平看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只讲发展生产力不够完整,还要讲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相辅相成,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不解放生产力就无法发展生产力。

由于列宁的时代还处在社会主义制度初创阶段,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可能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只能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当时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利用这种新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体制,来发展生产力,而不是改革这种经济体制。因此,列宁不可能得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的结论。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列宁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三、从“比旧制度好”的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设实践中,常常遭到党内外人士的批评和责难。他们经常批评列宁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新经济政策背离了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退让和妥协。1922年11月,列宁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必须使一切都经过检验,让广大群众,全体居民都来检验我们的道路,并且说:‘是的,这比旧制度好。’这就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22)]列宁认为,凡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措施,凡是被广大群众肯定“比旧制度好”的东西,就是社会主义的措施,就是社会主义,简言之,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就是“比旧制度好”。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的东西必然而且应该比一切旧制度好,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比旧制度好”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根据列宁的论述,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计算和监督”就是社会主义,1921年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也是社会主义的措施。1923年列宁在最后的文章《论合作制》中进一步指出:“在无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23)]列宁为什么会作出这些结论呢?因为这些措施都“比旧制度好”。

从列宁的这一论述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下列启示:凡是不比旧制度好的,都不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凡是比旧制度差的,不管我们的愿望多么善良,也不管我们自以为它多么符合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条条框框,我们都应该以审慎的态度严肃地冷静地面对它,要么根本改造它,要么坚决抛弃它。这是列宁的宝贵遗产之一,然而我们长期淡忘它,更很少去深切领会其丰富内涵。

在社会主义标准问题上,邓小平反对在具体措施上纠缠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因此,计划经济是判断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4)]既然计划经济不是判断的标准,那么,什么才是判断的标准呢?

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同样是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5)]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对列宁社会主义标准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至少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在社会主义标准问题上,列宁是在抽象的意义上从宏观的角度予以界定的。而邓小平是从具体、现实的角度提出了三条标准,并明确提出了可以具体操作的判断尺度,而且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标准的判定,更科学、具体、明确且重点突出,即突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四、从对社会主义具体个性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由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无前人经验可资借鉴,更由于实践的时间比较短暂,列宁来不及总结就逝世了。所以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述,基本上只是对具体个性的阐述,尚未达到本质提炼的深度。1918年4月他在《政治家札记》中指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的实质。”[(26)]在这里,列宁认为“计算和监督”是俄国当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俄国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措施。1922年列宁关于“这比旧制度好”的社会主义标准的认识,也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样,列宁在《论合作制》中作出的“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论断,只是确认了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是把合作社这种商品流转的经济形式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自身的结构,合作社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列宁的有关论述和结论基本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尚未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经过理性思维概括出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因为当时的俄国不可能提供大量丰富而翔实的实践材料供列宁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一历史的任务只能留给后来者完成。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避开历史的误区,透过社会主义纷繁庞杂的大量现象和事实,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得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199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7)]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本质论最科学、最全面的概括。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列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观点的扬弃和突破,它具有丰富而科学的内涵,准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一般。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在这一命题中还隐含着时刻不能忘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属性: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因为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

五、从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到论述“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列宁一般以正命题的形式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是什么。如前所述,列宁提出了诸如以下正命题: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计算和监督就是社会主义的实质”,“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而邓小平不仅直接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且以负命题的形式回答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总结我们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是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历史教训的结晶。在邓小平论及的这些方方面面,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曾不止一次地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走过这样或那样的弯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邓小平的这些否定回答实质上告诫我们在哪些问题上已经犯过错误,哪些事物和行为经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因此,我们应坚持辩证的观点,统筹兼顾,不重蹈历史的覆辙。从列宁的肯定回答到邓小平的否定判断,这无疑是邓小平的创举,这不仅是认识方式的改变,不仅是认识逐步走向多样化,而且更是认识内容本身的升华,社会主义的外延更加确定,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准确。

在上述对列宁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二者思想的继承性,更清楚地看到邓小平理论对列宁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比列宁更科学、更系统,也就更全面硬深刻。邓小平之所以能沿着列宁探索的足迹,在探寻“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一是历史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在这变幻莫测的舞台上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二是因为他始终从改革开放的现实和人民群众当前的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主义。三是因为他在挑战面前,有突破传统进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什么是社会主义”是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但它不是凝固僵化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对它的认识也必然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二要解放思想。邓小平几乎每次都是在改革开放生死攸关的时刻,及时地冲破传统束缚进行理论创新的。当传统理论不能解释更不能指引现实时,当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进退维谷,面临困境时,我们应该有小平同志那种不囿于传统解放思想的胆识和勇气。

收稿日期:1996年7月23日

注释:

① ② ③ ④ (1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第60—61、466、467、468、168页。

⑤ (22) (23)《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第302、301、365页。

(13)《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7卷,第18页。

(14)《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第369页。

(15)《列宁选集》第4卷,第39页。

(16)《列宁文稿》第3卷,第97页。

(26)《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3卷,第192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

⑥ ⑦ ⑧ ⑨ ⑩ (17) (18) (19) (20) (21) (24) (25)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137、139、223、369、116、137、228、373、370、373、372、573页。

标签:;  ;  ;  ;  ;  ;  ;  ;  ;  ;  ;  ;  ;  

什么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