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电子商务的有效性与阻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外贸龙头企业的实证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外贸电子商务成效与阻滞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领先外贸企业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实证论文,成效论文,外贸企业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4.6;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03)06-0053-05

外贸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从1998年以后才逐步展开的,其应用水平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完善而逐步提高[1]。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关于外贸行业电子商务的资料非常有限,缺乏系统性的数据,难以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获得全面而翔实的资料,笔者于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对江苏省专业外贸公司作了专项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和有关信息。2002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的11.80%,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因此,把江苏省外贸企业作为研究全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确定把江苏省外贸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后,继续考察江苏省外贸企业分布特征。选取2002年进出口数据,发现前30家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企业进出口额的比重高达34%。由此,本研究把这30家外贸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外贸电子商务应用的阶段加以判断,然后分析外贸电子商务的成效和阻滞因素,最后针对外贸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一、外贸电子商务的阶段判断

中国企业的互联网应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办公系统(OA)和财务系统及内部ERP系统的建立;第二阶段是企业互联网的应用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产品信息的推广,做得好的可以做到利用互联网进行初步的供应链管理或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开发与实施;第三阶段为企业的电子商务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间的协同式电子商务。

外贸行业的电子商务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的。目前,外贸行业还处于电子商务的早期阶段,具体来说,大部分企业刚刚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业的内部管理,或者有一小部分企业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早期应用的阶段,即发布产品信息等。真正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协同式交易的企业还是微乎其微。对于外贸行业电子商务处于早期初始阶段的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应当说,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相比于其他行业已经走在了前列。然而,和理想状态相比,一些指标还有差距。例如,本次专项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就公司负责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与成果验收的最高级别而言,69%是由公司的经理层(总经理、副总经理)来进行,另有7%由部门经理负责,只有24%由董事会来负责(见图1)。由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的投资非常之大,经常达到上千万级的投资额,经理层在很多情况下对于如此巨大的投资额尚没有决策权。同样,就样本企业信息化主管的行政级别而言,45%由部门经理担任,另有49%由副总担任,由首席信息官(CIO)和高级副总裁担任的各占3%(见图2)。这一比例反映了被调查外贸企业对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一定重视,但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高。因为在很多时候,电子商务的开展是“一把手”工程,如果总经理或高级副总裁不充当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成果的验收者,则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对待电子商务的态度上尚不可能完全达成统一。

同样,就被调查企业信息化部门的职能而言,62%负责信息化的规划工作,还有近69%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但是还应当看到,在信息化资金的落实上,只有约34.5%的企业信息化部门能够做到,另有近27.6%的企业没有信息化管理部门(见图3)。资金落实的不到位说明信息化管理部门的权限依然有限,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依然受到资金的约束和限制。较多企业没有信息化管理部门说明在被调查的外贸企业中,信息化建设弱的现象还较为突出。

图3 样本总数中各信息化部门的职能所占比例

2.信息化的系统整合程度不高

从被调查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指标来看,绝大多数外贸企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早期阶段。以企业已经应用的信息系统为例,大约86.7%的企业拥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有约56.7%的企业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但这些只能表明企业把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常规管理,因为把信息系统用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企业比例只有43.3%,用于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比例只有3.3%。用于库存管理和数据挖掘系统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6.7%和10%,尚没有企业建立起呼叫中心(Call Center)(见图4)。

图4 采用各信息系统的企业数在样本总数中的比例

从被调查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水平来看,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如市场、财务等)之间数据共享方面,只有13%的企业能够实现完全共享,37%的企业大部分实现共享,还有30%的企业只能实现小部分共享,而20%的企业完全不能实现共享。

从样本企业前后台信息共享方面来看,只有13%的企业其前台销售部门的订单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反映到后续部门(如采购部门),另有37%的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共享前后台信息。但仍有17%之多的企业不能很容易地在前后台之间共享信息,还有30%的企业不能在前后台之间共享信息。

如果考察企业信息系统对来自因特网上的供应商或客户的信息处理能力,则只有3%的被调查企业能够完全处理上述信息,30%的企业可以处理大部分信息,但有44%的企业只能够处理小部分信息,近四分之一的企业(23%)不能处理这些信息。

如果从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考察企业信息系统,例如企业的信息系统对订单执行情况的监测能力,则只有13%的企业能够完全实现对订单执行情况的连续监测,另有30%的企业可以对大部分订单执行情况进行连续监测,还有57%的企业只能对订单执行情况进行小部分监测或不能监测。

3.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刚刚开始

首先,外贸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时间较迟。从样本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时间来看,47%的企业于2001年以前即开展电子商务,但是依然有23%的样本企业是近三年才开始电子商务的实施。至今,仍有30%左右的企业没有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其次,如果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一些指标来衡量,就会发现外贸电子商务确实只是刚刚起步。这些指标包括公司网站上产品在线订购的实现程度,公司网站能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公司网站能否为客户进行经常性问题的解答(FAQ),等等。现分别加以讨论。

就在线订购实现的程度而言,70%的样本企业无法为客户提供在线订购服务,只有23.3%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在线下单服务,只有10%的企业能够让客户修改已下的订单,也只有10%的企业可以在线下掌握订单执行的状况(见图5)。由此可见,从在线订购这一衡量电子商务开展的实质性指标的调查结果来看,外贸行业的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培育空间。

就公司网站能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而言,只有7%的外贸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全的在线定制化服务,另有7%的外贸公司可以提供大部分在线定制服务,33%的外贸企业只能提供小部分在线定制服务,绝大多数(53%)企业不能提供此项服务。当今,个性化需求和小批量定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趋势,如果不能跟随这一趋势和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无疑不利于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这也是外贸企业需要迅速改观和提高的一项服务。

图5 样本企业在线定购状况统计

对于客户在网上提出的经常性问题,没有完全能够进行解答的样本企业,只有27%的企业可以对大部分问题进行解答,33%的企业只能解答客户提出的小部分问题,另有40%的企业无法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外贸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其进行后续交易的起码基础,也是建设企业网站的根本目的之一。如果连客户在网上提出的问题都不能够作解答,无疑会给未来的交易留下障碍。同样,客户能否通过网络和外贸公司的服务部门进行沟通,以及客户能否通过在线社区或论坛讨论和交流情况这两项指标的统计也是令人失望的。这里不再一一加以讨论。

二、外贸电子商务的成效分析

从对样本企业的调查来看,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处于电子商务的初始阶段,因此,很难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成效。在现阶段很难量化投入-产出指标和精确考察电子商务成效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些定性指标对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成效进行概括和描述。从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外贸企业主要在管理效率、运作效率、交易成本、企业形象等方面获得了优化与提升。

1.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从本次专项调研的结果来看(见图6),23.3%的企业认为企业上网以后强化了管理,缩短了决策时间。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以财务系统为例,根据本次实地访谈的结果,有些大型外贸集团以往统计上个月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报表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有了财务管理系统以后,特别是在ERP运行比较好的外贸企业,财务统计时间过长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再以采购信息系统为例,以前在没有采购子系统的条件下,采购信息的汇总需要5~6个员工花费半个月时间左右才能完成,现在借助于网上采购和清算系统,只需要一两个员工花费1~2天即可完成统计。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外贸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由此也加快了外贸公司对市场的迅速反应能力。

2.提高运作效率

如果说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考察信息系统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成效,那么运作效率的提高则更多是从企业对外经营的视角来考察成效。同样以样本企业上网以后的效果来看(图6),几乎所有企业(96.7%)都增加了海外贸易的机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加强了国内贸易的机会。83.3%的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有所收益。63.3%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作为对传统营销渠道的补充。可以说,外贸企业的运作效率在上述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图6 样本企业上网后哪些方面得到优化

3.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

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指为了达成交易去搜寻顾客、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事前的搜寻成本,以及事后为了保证交易按照合同履约的事后成本。后者主要指企业运营中发生的和生产及销售、服务有关的实实在在的成本。

根据信息经济学,不管事前的成本还是事后的成本,其节约都有赖于对各种相关信息的获得。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使各种信息搜寻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达到节约的目的[2]。例如,本项调查显示(图6),60%的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迅捷地获取信息,73.3%的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宣传本企业的目的。此外,30%的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增加对顾客需求的了解,53.3%的企业能够加强与顾客或经销商的联系。所有这些都使外贸公司的运作更加透明化,大大加强了和上下游企业或顾客的联系,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就运营成本而言,30%的企业认为得到了降低。

4.提升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形象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建立企业的网站是非常简捷和有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首先,一个功能完备、特别是交易系统健全的企业网站是公司实力的象征。从本章第一节的讨论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是一项投资浩大的工程,凡是能够在此方面卓有成效的公司必然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因而能够获得其客户的特殊的认同。其次,就一般而言,建立公司网站的企业也是运作效率较高和反应速度较快的企业,而这两项标准在当今外贸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是最难能可贵的素质,因而也从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形象。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多媒体、互动性、全天候等无可比拟的优点,客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和公司发生业务往来,这也是互联网这一特殊工具给企业形象提升做出的贡献。

三、外贸电子商务的阻滞因素

外贸电子商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信用环境

根据本研究的专项调查,高达三分之二的企业把社会商业信用环境差作为阻碍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首位因素。其实,我国现有的各项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报告的结果几乎都是如此,而且,这一调查结果和我们的直观印象也颇为接近。且不论网上交易,在日常的面对面的交易中尚且存在很多欺诈现象,如信用证诈骗、伪造提单等,于是,网上交易更是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因此,加快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开展电子商务首当其冲的任务[3]。

2.网络安全

网络是否安全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二大因素。在上述调查中,53.3%的外贸企业把“网络安全性差”作为电子商务的阻滞因素。当然,网络安全不够健全有多种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上来说,一些企业忽视网络安全,把一些重要数据放在外部网上,导致公司商业机密被盗。从客观上来说,网络上经常发生的黑客袭击事件,以及由于安全认证的不到位所导致的网上信息和资金结算上的损失也经常发生。因此,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对网络安全进行把关。

3.法律法规

我国在互联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域名纷争、黑客袭击、网上结算、网上交易证据认证、数字签名的合法性地位等方面,我国目前都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和约束,往往只是使用《合同法》中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解释,这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本次专项调查表明,43.3%的样本企业把法律法规作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位居阻滞因素的第三位。

4.相关环节

和外贸相关的环节的配合问题也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大因素。这些环节主要包括外贸管理部门、海关、税务等机构,也包括银行、运输公司等。如果没有和这些部门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通,外贸电子商务的实现也只是局部的和不健全的。此外,上下游企业如果不能建立起和外贸企业相匹配的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交易系统,那么电子商务也无从开展。根据本次专项调查,30%的样本企业和海关等贸易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和交换不畅的问题,53.3%的样本企业由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开展(见图7)。

5.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是制约外贸电子商务的又一大因素。如前所述,这里的基础设施既包括硬件基础设施,也包含软件基础设施。在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三流”上的统计数据都不能令人满意。比如,43.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较弱,近17%的企业认为和物流企业之间数据交换不畅且物流成本偏高,高达53.3的企业认为网上结算不够畅通。43.3%的样本企业认为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偏低,还有30%的企业存在人才缺乏的难题(见图7)。

四、改进外贸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从现有资料和数据以及本研究专项调查结果来看,外贸电子商务必须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图7 样本企业认为制约电子商务的因素统计

1.营造成熟的电子商务整体外部环境

虽然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在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互联网用户到2003年6月底达到6800万人,上网计算机台数达到2572万台,但这些总量指标换算成人均指标则非常之低。例如,互联网用户人数只占我国总人口的5%,这一比例和美国的60%形成强烈反差。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完善,而这三项位居前三名的阻碍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在短时间内都不容易有较大突破。

2.构建外贸电子商务的系统工程

由于外贸行业的行业特点是流程复杂,牵涉到的部门和上下游企业多,因此,纯粹靠外贸企业的努力还不足以使其电子商务的开展取得突飞猛进。首先要靠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引导。外贸主管部门、海关、税务、商检、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和外贸企业之间的数据传送与交换的效率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外贸电子商务的效率。其次,要靠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外贸公司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配合好坏直接体现了外贸电子商务的效果,因为,归根结底外贸电子商务效果的好坏要依照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交易指标来判断。

3.引导外贸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首先外贸企业必须统一认识,必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认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其次必须加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的培训工作,必须由企业最高层领导重视和推动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再次,企业要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进行流程优化,对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对外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力争全员参与,为电子商务的长期开展创造条件。

[收稿日期]2003-09-10

标签:;  ;  ;  ;  ;  ;  ;  ;  ;  ;  ;  ;  ;  

外贸电子商务的有效性与阻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外贸龙头企业的实证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