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考核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机制_素质教育论文

改革考核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机制_素质教育论文

改革考核办法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评价体系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考核办法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考核办法,健全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促推和导向作用。因此,自九○年开始,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考核办法势在必行

我们进行考核办法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来自于对考核意义的理解。我们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考核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建立,考核这根“指挥棒”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考核是教育教学效果测量的工具。教学质量要从定性描述进入定量分析,必须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考核就是测量教育效果的工具,就像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一样。二是考核是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考核的目的除测量教育效果外,还可以为教育教学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反馈给教研人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信息反馈给学生,为改进学习方法提供依据。三是考核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五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前四个环节和考核是因果关系,只有扎实搞好前四个环节,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考核是评估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第二,来自于对传统考试的分析。传统的考试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一是重知轻能。此如小语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而传统的考试方法不考查学生的说话、朗读、复述等内容,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二是以偏概全。传统的考核方法以单纯的智育评价代替“五育”综合评估,以单纯的分数评价代替智能的全面评估,这样,党的教育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新的教学计划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生的素质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三是禁锢和束缚了教法和学法的改革。传统的一卷定论的考核方法,导致部分教师不研究教法和学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压抑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四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部分教师为了达到卷面上的高分,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鉴于对考核重要性的再认识和对传统考核弊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端正了考核的指导思想,全面进行了考核和评价教育质量方法的改革。

二、发挥考核导向效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考核评价质量方法的改革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保证改革的有序进行,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考核办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执行教学计划,全面落实大纲要求,打牢知识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强化活动课教学,科学评价教育质量,引导小学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向素质教育转轨,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办学。

2.制定考核细则

我们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确定了考核原则、内容、方式和评价方法。

在考核原则上,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性,发挥考核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效应,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形成素质教育共识。二是坚持层次性。中心校考核各村小学质量,各村小学考核教师的质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成绩。三是坚持整体性。考核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等进行全面考核。

在考核内容上,我们以《大纲》为准绳,以课程计划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做到德、智、体、美、劳并进,学科课和活动课并举,知识和能力并重。德育方面,我们除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用语等进行道德认识考核外,还通过评议划类,校外访问,操行评语等方法考核学生的道德行为。智育,我们除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外,重点考核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如语文除考核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考查学生听力,识字、朗读、看图说话、复述、背诵等能力。音、体、美、劳我们除考核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重点考核学生音、体、美基本技能和劳动基本技术及劳动习惯。活动课我们除对任课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估外,还通过科技活动成果展览、书法绘画竞赛、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等形式对活动课质量进行终结性评价。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改变了单一的笔试和期末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核办法,建立了“四结合”考核制度。—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多教学科进行量化评价,而将德育、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不宜量化的内容纳入定性评价范围。二是基础知识考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我们除期末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基础知识考试外,取消了期中考试,建立了单项能力测试制度,采取了分解评价方式,对各学科的各种能力进行了考核验收,并把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三是口试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比如语文的识字、朗读、看图说话,数学的口算等,我们都通过口试的形式考核。自然的实验能力,劳动基本技能、体育基本技能等我们都通过实际操作的形式考核。四是学科考试与活动课考核相结合。对学科课考核,我们主要通过基础知识考试和单项能力测试两种形式进行:对活动课考核,我们主要通过表演竞赛、成果展览等形式完成。“四结 合”考试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坚持“目标管理、指标考核、权重核算、综合评价、按质划档”的质量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就是把德、智、体、美、劳和活动课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目标;指标考核是把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使考核的项目是具体的,可测量的,有明确的操作目标;权重核算,就是用各项考核得分加权的方法核算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就是把各项考核得分权重后,再评价教育质量;按质划档,就及按考核综合很分高低,采用“优、良、中、差”等级制,评价教育质量。

3.综合评价教育质量

(1)评价教师教育质量,我们采取三次量化法进行。

第一次量化整理。就是整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别计算学科课和活动课考核得分。

第二次量化核算。就是核算任课教师教育质量,以学科课考核得分和活动课考核得分两项加权代数和为依据。计算公式:

教师教育质量考核分=学科课考核分×70%十活动课考核分×30%

第三次量化修正。为了调动基础较差的年班或学科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使不同质量基础年班或学科的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根据教育统计学原理,评价任课教师教育质量以上学期考核等级为基础,接“优、良、中、差”的档次,采用修正值的办法予以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成绩予以比较,划分教学质量档次,以校为单位,纵向评测每个任课教师的质量高低。

计算公式:

教学质量综合分=考核分×修正值

附:各档次质量修正表

档次 优 良 中 差

修正值

0.900.95 1.0

1.05

修正值

0.90

0.95 1.0

1.05

(2)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以德、智、体、美、劳和活动课六项考核得分加权代数和为依据。

计算公式:

学校教育质量综合分=德育考核得分×20%+智育考核得分×50%+音、体、美考核得分×10%+劳动课考核得分×10%+活动课考核得分×10%

为了鼓励各校创办特色校,任课教师培养特长生,我们还确定了加分项目。在省、市、县、乡举行的各种竞赛中,获省级以上一、二、三等奖的,每生分别给学校和任课教师加10、9、8分;获市一、二、三等奖的,每生分别给学校和任课教师加8、7、6分;获县级一、二、三等奖的,每生分别给学校和任课教师加5、4、3分;获乡级一、二、三等奖的,每生分别给学饺和任课教师加3、2、1分。

三、效果与体会

考核办法和评价教育质量办法的改革,给素质教育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切实发挥了“指挥棒”的正效应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1.落实了《大纲》要求。新的考核办法纠正了以往教学中的偏差,学校和教师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从既打牢知识基础,又注重技能培养出发,使《大纲》得到了全面贯彻和落实。

2.端正了教学思想。“四结合”考试制度的建立,促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好、中、差一起抓,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并重,学科课和活动课并举,解决了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或不认真教的问题,规范了学校和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行为。

3.促进了教法的改革。新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方法,促使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积极进行“六项”教学技能训练,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4.发挥了学生特长,发展了学生个性。我们把活动课考核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后,各校和任课教师重视活动课教学,成立了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为学生和谐、充分、有个性地主动发展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学习与活动内容,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发展。

5.强化了竞争意识。新的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方法,使校与校,特别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强化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了全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在全县举行的小学“希望杯”竞赛中,我乡连续五年名列同类乡校的前茅。在九四年全县小学数学和自然竞赛中,我乡团体总分均列全县农村组前列。我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标签:;  ;  ;  ;  

改革考核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机制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