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陈志远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陈志远

陈志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511447

摘要:目的:研究腹部创伤性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性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B超诊断,观察组则采用CT诊断,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临床表现。结果:经过手术病例确诊,观察组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2.22%,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T诊断其结果和手术结果相似率很高,可以准确有效反映出患者腹部损伤面积和部位,术前采用CT诊断能提升诊断准确率,为医生提供准确临床依据。

关键词:腹部创伤;CT诊断;临床研究

腹部创伤其主要引起因素是由于事故原因造成,例如车祸、工地施工事故、摔伤等,这些均是常见的致病因素[1]。但是对于腹部损伤患者展开影像学检查,传统检查主要为B超检查,但是其误诊、漏诊相对较高,采用CT诊断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腹部损伤具体位置和损伤情况,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为赢得抢救时间提供保障[2]。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性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其诊断的准确率和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性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年龄在1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7.6)岁,女性17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7.2)岁,致病因素主要为:车祸致病20例,工地负伤18例,其他类型致伤7例;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年龄在16~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7.9)岁,女性19例,年龄在15~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7.6)岁,致病因素主要为:车祸致病18例,工地负伤19例,其他类型致伤8例。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致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主要扫描患者腹部位置,若发现腹部存在着游离液,则判断为阳性。观察组采用CT扫描检查,使用CT进行平扫,层厚度为5mm,层距为5mm,CT扫描范围到膈顶部到肾脏下极。若情况紧急需开展全腹扫描,若发现腹腔内存在着其他创伤或者游离液则判定为阳性。

1.3 评价指标

所选取患者均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最后手术病理确诊,比较CT诊断和B超诊断的差异性,计算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断符合:经过手术病例确诊,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比较,观察组诊断符合例数为42例,其中结果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诊断符合例数为3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82.22%,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各种各样事故造成人身受到伤害越来越频繁,腹部创伤患者正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腹部创伤患者的受伤部位比较特殊,而且采取应急治疗的时候,对腹部组织损伤等进行进行诊断,对于肝、肾、脾脏、肠胃等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及时准确的诊断为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治疗依据[3]。采用CT诊断为了提升其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前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稳定住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其诊断结果准确性。

经过本院的CT诊断,不同的CT表象给予患者的诊断结果不一,则针对几种主要的腹部创伤性CT诊断表现为:(1)肝脏损伤:患者肝包膜下透镜低密度,诊断为包膜下血肿;低密度影且边界模糊,诊断为肝破裂;高清晰密度圆形血肿影,诊断为肝实质内血肿;(2)脾脏诊断:脾脏诊断的时候患者均表现为脾脏明显增大,CT表现存在着高低密度不均匀、内斑片低密度影以及边界轮廓模糊,则诊断为包膜下破裂;若呈现高密度性血肿则诊断为脾内血肿;若表现为肝外边缘积血,且左腹腔无明显积血,诊断为脾破裂。(3)肾脏损伤诊断:CT扫描呈现出高密度和低密度混杂血块阴影,诊断为肾小片破裂;肾脏周围呈现弧形或者梭形密度区,则此诊断为肾包膜下血肿。(4)肠系膜损伤:肠系膜分为胃肠道肠系膜和肠道肠系膜,CT扫描之后,表现为腹部后腔出现游离状气体影,患者的腹部内液体增多,诊断结果判断为十二指肠破裂或者部分结肠破裂。(5)腹膜后血肿:经CT扫描,患者表现为腹膜后腔出现高密度的肿块,且逐渐增多可判定为腹膜后血肿。

针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CT诊断,其可以准确的判定出患者的损伤部位,而且采用CT诊断具有定位准确、快速安全等特点,当前已经成为了比较流行的诊断方法[4]。腹部损伤诊断的时候,由于诊断的准确率往往较高,而且具有独特的诊断优势。当腹部诊断的时出现难以判定患者腹部内损伤情况的时候可选取诊断增强技术,进一步进行患者疾病的准确判断。以便于医师制定出比较准确的治疗计划,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治疗的时候出现并发症。

从本院的诊断结果来看,观察组诊断符合例数为42例,其中结果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诊断符合例数为3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82.22%,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述,选用CT诊断腹部损伤其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利用患者的病情判断,同时还能够准确为医师提供治疗依据。CT诊断虽然能够为医师提供很多的诊断信息,但是在今后的临床应用还应不断完善诊断方法以及诊断结果,不断提升诊断仪器的性能,尽可能的减少误诊、漏诊发生,为提升CT诊断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灿.80例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96-97.

[2]王大军.浅谈应用CT诊断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01:39-40.

[3]郑忠勤,徐燕.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4:636-637.

[4]郭宏奎.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13-14.

论文作者:陈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陈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