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提升路径论文_顾强,张航

探究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提升路径论文_顾强,张航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革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给我国建筑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今,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企业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业务中,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提升了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国际工程项目是跨国性的经济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在国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对项目整体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根据国际项目施工的特点,以新加坡“城市地下道项目”为例,通过对自身能力和项目所在地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以此通过遵守合同、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窝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以及降低陈本开支等措施来提高项目施工过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提升途径

1国际工程项目特点

1.1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具有多国性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国际承包合同签订呈现多国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进行交易谈判、交易达成等方面都是由不同国家一起完成,然而各个国家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又相继受到自身国家法律制度的限制,各国的经济体制不同、法律限制也不同,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承包工作时要格外注意合同签订的相关条款条例。

1.2国际工程受国际政策、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国际工程建设中受到国际政策变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如果被承包的在建国际工程所在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等情况,被承包国际工程都会出现经济回落现象,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有些在建国际工程的所在国家会出台相应的国家经济政策,会对国际工程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停止国际工程的施工,这严重影响了国际工程的建设进度,延长工期必定造成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工程的经济收入,影响国际工程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工程承包企业要提高其重视程度,将对国际工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项目背景概述

新加坡是历时已久的英国殖民地国家,尽管早已独立,但整个国家仍沿袭英国体制,建筑业多采用英国规范或派生出来的本地规范,偏于安全保守。项目合同尤其是政府项目的合同常采用参考 ICE 合同范本制定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十分偏于业主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的管理流程也沿袭英国做法,采用大量书面信函往来沟通信息。工地管理以安全作为首要工作,配有专职现场安全官员及由其管辖的全部各专业安全现场督查。

“城市地下道项目”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项目,属政府项目,业主代表为政府官员,并配备政府直接委派的工地技术督查,以及第三方咨询工程师(本项目的设计者代表)。该项目名义总承包商为一家当地建筑公司(该公司虽为私人公司,但资质却很高,达到 G8 级,有权承揽政府项目),但由于财务状况问题只有总承包之名,而无总承包之实,我公司作为项目的全全分包商负责项目的实施(这种做法虽不太合法,但由于新加坡经济的萧条,大承包商财务状况的恶化已是普遍现象,为保证项目的实施,全全分包的形式已得到政府默许),成为项目的实际总承包商。

3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是承包商工程项目的合同报价已经确定,要提高其经济效益,粗略的讲无非两大途径:一是开源,即利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法增加工程数量;二是节流,即利用各种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节约项目成本支出。

3.1遵守合同,保证质量,获取业主和咨询方的信任,减少返工

在项目实施初期,驻现场的政府代表对承包商的项目经理部缺乏了解,对能否完成项目的实施持怀疑态度,在每日现场例会上言辞强硬,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充满鄙夷。在现场各项工序检查时吹毛求疵,动辄因为种种小问题发警告信,以停工相威胁。本工程的设计主要采用英国规范,钢筋配置量过大,现场咨询工程师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钢筋节约用量的更改建议每每嗤之以鼻,坚持维持原设计。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任何设计或设计的变更都必须由国家认证的专业工程师签字盖章才能有效,而中国公司往往没有具备此资质的人员,因此只能聘用当地具备上述资格的人担任项目的专业工程师。这些专业工程师为了保持其稳固的职位和社会地位,往往过度设计以保安全,造成了材料和施工工时的严重浪费。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督促指导工人严格按图施工,并通过多次反复的现场检查,采用量化工资管理,并配合一定的奖励手段,杜绝工人质量意识不强,趁工长不在就偷懒等现象。我们坚持在业主检查前,现场工程师必须先检查合格的制度,并坚持三检制度,经受住了一段时间的考验,逐步以合格的工程质量取得了业主现场技术督察及咨询工程师的信任,在一定范围内甚至获得了质量免检的待遇。

3.1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根据新加坡对建筑业的管理规定和项目合同的要求,对项目施工的各种可能出现不安全隐患的操作过程,如起吊、搭脚手架、支模板、铺路等,承包商必须提供通过政府认证考核持证上岗的专职或兼职的相应的安全督查员到位,否则不得进行相应操作。为保证项目施工的各工序正常进行,承包商必须按合同规定提供这类人员,而中国公司的项目部往往缺乏具备上述上岗证书的人员,只能雇佣诸多当地专职的此类人员充当。

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有计划的安排一些现场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以取得合同要求的相应工作的安全督查上岗证书。按新加坡政府的规定,取得专业工程师的资格证书要有严格的学历条件限制,要求申请者要具有新加坡政府认可的少数国际性大学的学士学位。而我国的名牌大学受到其认可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多,这给中国公司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取得相应资格造成了一定的壁垒。不过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和世界影响的不断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名牌大学跻身受到世界认可的院校的行列,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的本土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该会越来越多的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严华东,颜家勇,李世忠,李欣蓬.国际工程水利EPC项目经济效益指标预警模型[J].水利经济,2014,06:17-21+69-70.

[2]尧志琴.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路径依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论文作者:顾强,张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探究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提升路径论文_顾强,张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