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论文_张得梅

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论文_张得梅

甘肃省积石山县高关初级中学 731799

摘 要:参与式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学习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构建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舞台,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平等 参与 畅所欲言 潜力

一、巧妙导入,平等参与

巧妙的导入,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导入新课,便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兴趣,使他们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

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点”时,教师先用纸条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用最快的速度判断能否被2或5整除,再由学生在胶片上任意写出几个较大的数,用投影仪出示,由小组的同学和教师共同判断。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究竟是老师判断得快还是学生快。再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学生——老师因为知道能被2、5整除数的特点,所以判断得快。你们想知道能被2、5整除数的特点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通过比赛,使师生共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排除心理障碍,畅所欲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提问,优生可以率先举手回答,这时候,往往一些胆小的学困生由于自卑,本应当回答上来的问题却沉默,不举手回答。学困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回答,可在小组中可以无所顾忌地说出来,有什么说什么。

如:我班的赵小明同学,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平时很少发言。运用“参与式”教学后,我有意让他读一读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及时表扬鼓励。

这样数次,他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大胆发言、积极思考,错误之处,本组的其余成员可以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在汇报中反馈解决。

三、指导学法,开发潜力

教师,不但要完整、准确、生动地讲解与辅导,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节,在传统的教学中,仅按课本中的思路总结出:一个数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运用“参与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诱导和启发,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学生总结成“3、6、9”,也就是把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不是一位数,用同样的方法相加,直至算出的和是一位数,如果是“3、6、9”,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学法得当,成功率也高,学生信心增强,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点睛要恰到好处

“参与式”小组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互帮互学,互补互促,全凭着小组集体的智慧画好这条“龙”。

然而,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问题理解得不深入、透彻。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点拨,补充归纳,恰到好处地点上龙睛。

总之,“参与式”教学改变了原有死板的教学局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儿童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开发儿童的学习潜能。

论文作者:张得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论文_张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