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李宏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李宏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内分泌改变因素引起,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其症状多种多样,这些症状由生理内分泌改变因素引起,又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①在此阶段能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对改善症状,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有重要的帮助。

一,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的内容

1,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医学知识教育

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女性,最典型的症状是月经不规则、潮热、出汗。症状出现轻重不等。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有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1.1,潮热、出汗为典型症状。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十次。

1.2,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体重增加,冠心病,高血压,失眠,关节疼痛等。

2,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教育

2.1,精神过敏,情绪不稳定。围绝经期妇女往往激动易怒,抑郁多疑,烦躁不安,又不能自我控制。

2.2,紧张感、焦虑和过多的烦恼均容易引起心理和躯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自杀②。

围绝经期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她们认识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让其掌握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年的到来,消除无谓的恐惧和焦虑。建议病人采取以下措施延缓心理衰老:

第一,合理膳食,忌烟酒。预防围绝经期并发症。

第二,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充实生活内容。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正确面对疾病,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学习寻找快乐,以积极的态度享受老年生活。

3,药物治疗的教育

一般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症状会有所减轻。症状明显者,可短期服用谷维素,还可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E。

4,围绝经期妇女疾病的预防知识。

4.1,大量研究证明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有所增加,合理的膳食调节,限制热量的摄入十分重要。心血管的发生与心理环境密切相关。精神因素也可诱发高血压,增加游离脂肪酸导致血管硬化,所以围绝经期应避免刺激和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

4.2,重视体格检查

4.2.1,常规检查:一般体检对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

4.2.2,妇科检查:肿瘤为此年龄段的高发期,妇科检查目的在于筛查女性生殖器癌,除了检查病虫和霉菌外还必须做细菌学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和诊断性刮宫。

4.2.3,40岁以上者每年检查眼底一次。

4.2.4,围绝经期妇女要注意个人卫生。

二,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方式

1,对就诊的患者现场进行教育;鼓励她们学习,参与集体活动,合理膳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健康。

2,在社区举办讲座及相关的知识展览,积极宣传。利用医院网站做一些科普文章和图画宣传,以便学习。

3,读书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周一次,具有相同症状的妇女集中在一起,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再聊聊家常,聊聊自己的不适,她们觉得自己的病情会减少很多,而且在一起会很快乐。

参考文献

①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出版,第237页

②姚树桥 孙学礼主编,《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第53页

作者简介:李宏,女,太原理工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论文作者:李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李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