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业中城有限公司 518040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程度,将对建设项目的整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建筑设计领域;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电气工程对整个建筑的设计结构与功能影响很大,无论在运行各种机电设备与整个线路的连接都涉及整个建筑多方面的改造。因此,在确保整个建筑所有的电气设备的稳定与安全运行方面,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功能
实现对建筑内各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协调控制,根据环境因素、外界条件、负载变化情况作出对电气设备的的调节,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中。自动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与打印当前的运行状态;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与意外。实现对建筑的设备进行监测,自动诊断故障、发出警报,设备的故障信息与运行数据会自动记录,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可延长建筑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支出,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控制各种安全隐患。实现计算机管理与测控网络的信息数据共享,并对水、电、气等计量与收费,实现能源自动化管理。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2.1检测系统的应用
在设计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中,其重点是电力系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维护。依据电气理论与传统设计模式具有明显的缺点,即时间浪费现象严重、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在线监测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在较短时间内发现电气设备异常现象,并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促使电气检测系统更智能化与功能化的实现。在线监测设备包括绝缘检测设备、反馈智能设备等。绝缘检测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起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作用。雷击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暴雷天气,其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因暴雨天气或雷雨天气损害电机或电气设备的现象较为常见。需要积极引入雷击检测设备,最大程度保障电能的供应。
2.2电气接地系统的应用
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常见的电气接地系统为TN-S与TN-C-S。TN-S与TN-C-S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的频率较高,实现中性线与保护线的分离是TN-S接地系统的最大优势。在整个电力系统变压器中,需运用不导电的PE线、导电的中性线,并将两者相连,实现保障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相较TN-S而言,TN-C-S的连接点存在较大差异性。需在保护线与中性线之间设置一个界面,用户进入界面后,需自行设施TN-C密码。并依据用户需要分别设置TN-S系统、TN-C系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想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采用接地引线方式实现这一目的。
2.3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
(1)在变电站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运行状态不仅能借助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监控,其运行效率也能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智能建筑变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全微机化设备,而不再使用常规电磁式设备;光纤通信电缆由于具有很大优势,因此,不再使用传统电力信号电缆。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进行全天候监控,对变电站实施自动化监督与管理。
(2)在供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有效提高配电效率,还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建筑设计人员经常依据实际需求,对供电调度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等系统予以科学设计,能最大程度提高智能建筑配电效率。
(3)在电气安全系统中的运用。在建筑中,电气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建筑中,人们借助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对电气安全、设备绝缘性能等情况予以有效监测,还能对带电体与地面、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予以准确计算,保障人们安全用电。同时,建筑电气安全,也能借助电线路安全载流量得到有效监测而得到保障。
2.4楼宇控制系统有效性得到保证
建筑物中排水、照明、通风及消防监测等系统,均属于建筑物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中,借助智能开关不仅能节约能源,而且能满足人们实际需求,还能保证监控系统实时进行,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建筑消防监测的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等活动,都能借助在线监测系统得以实现。不仅能对建筑真实动态予及时掌控,而且能提高监测准确率,防止出现火灾隐患。由于这些系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这些控制系统予以科学管理,不仅能提高其运行效率,还能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
2.5保障建筑通信系统畅通
只有对通信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建筑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智能建筑。因此,建筑必须具备完善的通信系统,用户局域网与建筑管理人员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之间,才能实施数据有效交换,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卫星通信及IP通信等各种通信实施自动化技术后,在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能有效完善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未来展望
3.1设计理念
理念设计阶段实际上就是对照明节能设计的初步构想阶段,该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方案落实后进行。首先,电气照明设计师需要捋顺整个建筑设计方案,联系实际现场情况,制定照明设计方案。然后与电气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电气设计方案的沟通,并搜集设计建议,当设计方案受到认可后,再对具体的照明灯具外形及内部构成进行研究。最后在各项细则方案讨论后制定出修改方案,尽最大可能将不利于电气照明设计的因素剔除。电气照明理念设计包含前期调查、情况了解、文化研究、图纸分析及方案构思等环节。
3.2施工阶段
在实际的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施工中,需要建筑施工中的各施工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分为两种类型工种之间的配合;首先,建筑施工的配合,建筑施工应对设计中的变更进行配合,按照修改内容进行施工;其次,电气照明施工的配合,如在电气照明施工中的走线安排等需按照施工中的修改意见进行改正。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为建筑施工带来质量问题。
结束语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关键地位,其设计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性能。随着建筑结构模式越来越快的发展,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应加快发展步伐,与现状建筑相配合,使建筑的电气系统更好发挥作用,确保设备的安全顺利运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艳妮,王志坤.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郝赵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
论文作者:朱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建筑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领域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