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设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_成本计算论文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设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之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本论文,作业论文,计算方法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准确的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的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进行资产计量和盈亏计算的依据;其次,它是进行产品或服务定价的基础;同时,它是制定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指标,评价企业员工贡献大小的依据;再次,它是企业编制预算、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最后,是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的手段。然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不能适应企业新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组织模式,也就无法发挥成本信息应有的作用。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社会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经营观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要求企业内不仅是直接面向市场的营销部门,而且在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组织形式下大量生产产品以待销售的习惯做法,改为采用能对顾客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顾客化生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下,生产程序经常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单纯将制造成本计入产品或服务成本,而将业务链上其他资源耗费不计入或平摊计入成本,将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使成本信息失真,给企业决策和管理造成误导。

二、作业成本法简单介绍

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这一基本原理设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致力于解决产品或服务的间接成本分配问题。将作业作为最基本的成本核算对象,首先要根据资源动因将耗用的所有资源确认到作业上,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再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形成产品或服务成本。它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

三、基于作业成本管理原理对设计项目成本计算系统的优化

作业成本管理的原理是:将业务流程看作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当业务流程或作业全部走完时,所有耗费的资源转化成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意味着产品或劳务成本也相应确定。

(一)设计业务一般流程及设计单项成本计算上的缺陷

为了准确核算单纯设计项目的成本,必须梳理设计业务流程和牵扯到的部门,也就是要确定设计作业内容。一般来说,设计业务流程如表1所示。

在当前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成本计算方法思路下,各企业将市场部的所有费用(资源耗费)一般都归集到了“销售费用”下,从期间费用列支,也没有对“销售费用”进行辅助或增设台账进行核算。因此,无从取得合同签订及价款收取作业发生在设计项目上的任何成本信息,从而也无法将合同签订及货款回收作业的资源耗费计列到设计项目成本上,造成少计成本的现象,给设计服务定价和项目取舍决策造成信息失真。

对于出版费用,各企业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对设计项目未做单项核算,所以将图纸出版完成费用包括材料消耗和图纸完成人工费用一揽子计入“劳务成本”;有的企业是按当月设计人员直接人工数分摊计入设计项目成本;做得相对较好的企业是将材料消耗等直接计入了各单项设计项目成本,而将出版人工费用分摊计入了设计项目成本,但在分摊基础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科学反映资源消耗和成本归集数的动因关系,其结果是单项设计项目成本的计算也不太准确。

(二)设计项目成本计算系统的优化措施

第一,成本计算方法改进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细化成本管理,在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将资源耗费直接追溯到单项设计成本上。具体来说,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增设成本员,加强各种基础数据的统计,分班组核算,将原本用以简单分配的费用直接追溯到项目或班组成本上;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网上办公等方式传递和搜集成本数据,将间接费用直接化。二是增加间接成本库的数量,直到该成本库里的所有成本都与成本分配基础有相同或相似因果(或受益)联系。比如,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教育经费、五险一金,按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等,因为都和工资的大小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与工资归到同一成本库下,按相同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三是根据因果原则合理选择间接成本分配基础。如劳动保护费等与人头数有关的费用可以以人头数为动因进行分配,而工资等就要以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工资表和考勤表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分配。

第二,解决市场部发生的设计成本和设计出版费用的科学合理的计算问题。从设计流程开始,根据流程配置组织和人员的原则,首先要将市场部从事设计合同签订和从事设计项目收款的人员与该部们从事其他业务的人员划分开来。从作业成本法的角度,在这两个环节要建立如下成本库,见表2。

为了减小作业成本原始资料获取成本,市场部可以设立电子合同台账用以统计成本动因量,见表3,表4。

具体核算程序:为了不与当前会计核算要求相冲突,会计科目仍然放在“销售费用”,但要对销售费用下的各明细科目进行二维辅助核算。具体来说,首先要对销售费用明细科目进行“作业”辅助核算,然后进行“项目”辅助核算。此处“作业”可以理解成分部门核算的各费用类别,如收款部门的人工费。“项目”核算类似于“分产品核算”,也就是说,在日常报销和进行成本费用归集时,首先要将该作业上的费用全归集到该“作业”成本库上,或者是将具体明细费用归集到固定的“部门”里,然后将该部门的所有费用追溯到具体的设计产品上。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思路上分两步,但在做凭证时,各明细费用要同时计入部门和产品,也就是说这是两个并列辅助核算。为此,可以在产品明细中增加“待分配作业费用”作为暂时过渡产品,用以归集在做凭证时不能直接计入具体产品的作业费用,而在月底或取得成本动因统计量后,再分配计入各产品明细。月末,“待分配作业费用”金额为零。这样,尽管在“销售费用”下核算,但当企业需要相关信息时,可以从辅助核算账目中查取数字计算单项设计成本。

图纸出版作业费用的计算与合同签订及收款流程类似,首先要将从事设计出版业务的人员与完成室其他人员的费用划分开,将出版作业的人工成本等作为一个成本库,以每个项目的图纸量为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图纸邮递及分发费,于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而对于直接材料消耗,可以于月末直接计算得到。成本库设置如表5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版作业的所有费用应计入“劳务成本”,劳务成本明细费用也分部门及产品核算,上表中第一类成本库中的所有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劳务成本”各明细科目下的晒图部门的“待分配出版作业费用”明细项目,月底根据统计出的图纸张数将该明细项目中的费用金额分配到具体设计项目中。

与完成室相配套的作业成本基础资料的统计无需单另的表格设置,直接根据“底图入库单”和“施工图出版、发送通知单”就可以统计到相关信息。在这类表格中,一般都有张数、折合常用大小图的张数、出版分数等详细资料。

经过以上改进,科目核算内容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财务辅助核算信息,统计到某项目每月的间接成本发生额,那就是分别从“销售费用”和“劳务成本”查询产品辅助核算再汇总相加,这样既满足了财务会计关于核算的要求,也能够统计出设计项目全面成本,为公司进行成本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持。

标签:;  ;  ;  ;  ;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设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_成本计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