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层医院单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论文_李远辉

探讨基层医院单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论文_李远辉

李远辉 (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 543200)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单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0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CT表现,分析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CT表现及征象差异。结果 原发性肝癌36例,肝血管瘤7例,肝脓肿13例,肝囊肿21例,肝转移癌23例。单排螺旋CT图像全部诊断正确。结论 螺旋CT的肝脏多期动态扫描方法简单,对比性强,利于诊断。大多数肝脏肿瘤及肝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肝内占位性疾病仍需进一步总结特征及与其它病变相鉴别。

【关键词】单排螺旋CT 肝脏肿瘤 CT 肿瘤样病变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109-02

CT检查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但常规CT扫描在一次动态增强扫描时无法对肝内所有病变做出定性诊断,尤其是合并原发性肝癌及转移瘤时,更易发生误诊。我们运用螺旋CT对肝内多发性非同一层面病灶进行多期动态扫描,观察其增强特征,运用单层螺旋CT动态扫描诊断此类病例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患者,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2.1岁。原发性肝癌36例, 肝血管瘤7例,肝脓肿13例,肝囊肿21例,肝转移癌23例。其中7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6例经临床实验室超声及DSA证实。

1.2临床表现 43例没有特异性症状,33例有乏力、纳差、消瘦和肝区不适症状,24例出现腹水、黄疸等。

1.3仪器 全部病例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单层螺旋CT。

1.4扫描方法 全部病例均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扫描层厚10mm,检查前患者常规禁食8~12小时,扫描前1小时,于1.5%泛影葡胺500mg分四次口服;让病人平卧,平扫后再作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碘佛醇,注射量为50 ml,注射速率为2.5 ml/s团注。动脉期扫描时间15 s开始,静脉期扫描时间从45 s开始,延迟期扫描是从5 min开始,必要时10~15min加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CT检查图像均由2名或以上影像科主治医师阅片分析得出结果。

阅片结果如下。

2.1原发性肝癌36例。平扫发现病灶33个,25个表现为低密度,其中12个表现为密度均匀,13个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发现病灶53个。28个表现为病灶均匀性高密度强化;25个不均匀性强化。

2.2?肝血管瘤7例。平扫发现病灶11个,7个表现为低密度,其中4个表现为密度均匀,3个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发现病灶18个,其中11个表现为中等强化,7个表现为明显强化。

2.3肝脓肿13例。平扫发现病灶11个,10个表现为低密度,其中6个表现为密度均匀,4个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发现病灶22个,其中13个表现为中等强化,9个表现为明显强化。

2.4肝囊肿21例。平扫发现病灶19个,17个表现为低密度,其中10个表现为密度均匀,7个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发现病灶39个,其中23个表现为中等强化,16个表现为明显强化。

2.5肝转移癌23例。平扫发现病灶21个,19个表现为低密度,其中12个表现为密度均匀,7个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发现病灶37个,其中20个表现为中等强化,17个表现为明显强化。

3 讨论

3.1原发性肝癌CT表现:平扫绝大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少数可单发,小病灶边缘较清晰,大病灶较模糊;高密度者很少,常伴有脂肪肝。门静脉期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动脉期多数为均匀等密度的结节。延迟扫描增强消退,仍表现为低密度。少数出现“牛眼征”,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而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层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

3.2肝血管瘤CT表现:肝血管瘤病灶CT平扫绝大部分病灶呈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灶,少部分中央部位可因纤维化或囊变而表现为裂隙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动脉期大部分病灶表现为边缘结节状、簇状、片状不规则强化;门脉期瘤内强化灶逐渐融合并向中央充填;延迟期大部分病灶可完全充填,最后变为等密度。

3.3肝脓肿CT表现:CT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的低密度灶或略低密度灶,可见环形带。动脉期表现为肝内低密度灶周围肝组织强化明显。门静脉期表现为病灶周围肝组织呈片状低密度或“环靶征”。延迟期表现为腔壁环形强化密度减低或与肝组织呈等密度。

3.4肝囊肿CT表现:单纯性肝囊肿在CT上表现为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水样密度灶,其囊壁薄而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时不强化[1]。增强后,囊内无对比增强,在周围强化的肝实质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一般不显示。多囊肝呈蜂窝状,增强无强化。

3.5肝转移癌CT表现:肝转移瘤平扫常见征象为多发低密度结节,瘤灶大于1.0cm时以动脉供血为主,表现为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或全瘤均匀、不均匀强化而门脉期强化密度下降呈等或低密度,其中典型征象表现为“瞳孔征”或“牛眼征”。

3.6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在平扫时常无特征性,很难鉴别。大的肝癌形态不规则,团注法动态CT和螺旋CT扫描显示癌灶内造影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肝转移癌增强后可出现“牛眼征”,此征是转移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相区别的重要征象[2]。肝囊肿甚为常见,大多肝囊肿易与原发性肝癌鉴别,但复杂性囊肿与有囊性变的小原发性肝癌鉴别困难。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为早期增强扫描病灶从周边开始呈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完全填充,可与原发性肝癌鉴别。局灶性结节增生为少见的良性病变,好发于年轻女性,门脉期扫描一般仍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边界不清楚,如有中心疤痕则支持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可以和可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综上所述,螺旋CT的肝脏多期动态扫描方法简单,对比性强,利于诊断。大多数肝脏肿瘤及肝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肝内占位性疾病仍需进一步总结特征及与其它病变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卢光明.CT读片指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

[2] 李萍,宋彬,邬颖华,等.消化道腺癌肝转移病灶的多排螺旋CT表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5):518-520.

论文作者:李远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9

标签:;  ;  ;  ;  ;  ;  ;  ;  

探讨基层医院单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论文_李远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