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与婴儿注意能力的培养_婴儿论文

爬行与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婴儿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能力是指个体在交往中, 参照他人提供的各种信息,确定其注视点并调整自己注意的指向,与对方同时关注二者之外的第三事件或物体的社会认知能力。共同注意是前言语期的婴儿与他人交往的主要形式,该能力的获得,与婴儿言语、情绪、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密切相关[1,2,3]。

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婴儿的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趋势[4,5] 以及该能力的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有研究发现,影响婴儿共同注意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婴儿的爬行状况而非婴儿的年龄[6]。 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探讨,但它们共有的不足是:仅以婴儿准确地定位他人的注视点,即婴儿跟随他人注视同一玩具作为衡量其共同注意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却忽视了共同注意能力发展中,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婴儿跟随他人注视同一方向却不能精确定位到同一注视点(玩具)[7]。这种表现形式的发展水平低于准确定位,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较早,而准确定位则可能较晚出现,两者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从对注视方向的定位到对注视点的定位,仅跟视相同方向与准确定位在定位准确性上的不同可能反映了二者背后空间定位系统的差异。仅跟视相同方向所对应的是对方向定位的空间定位系统,婴儿利用他人转身、转头等大动作提供的比较单一、明显的线索来判定其注视方向的经验可以促进其发展;准确定位所对应的则是对位置精确定位的空间定位系统,其发展有赖于婴儿综合利用他人的动作和视线等多种线索,特别是识别精细线索——他人的视线来调整自身注视点的经验的丰富。它们发展所依赖的经验和条件可能是不同的,其发展机制也可能不同。

综上所述,要更深入地认识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及其发展机制,就必须分析这两种表现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为此,本研究拟同时考查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和准确定位的发展趋势,爬行、年龄与其发展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随机抽取足月、顺产、健康的8~11 个月婴儿91名(男:女=50∶41),其中会爬的婴儿45名、不会爬的46名,按年龄分为四组:8个月组23人、9个月组19人、10个月组25人、11个月组24人。

2.2 工具与材料

2.2.1 共同注意测验

该测验是参照Butterworth和Cochran(1988)的研究[7] 设计而成。测验在用深色布帘围成的1.5×1.5×1.8 米(长×宽×高)的小房间内进行。在房间两侧墙上四个不同位置对称挂有8个玩具。 主试与婴儿相向而坐,二者视线相平,当婴儿注视主试的眼睛时,主试叫婴儿的名字,说“看看那”,头、眼同时转向墙上的某个玩具,停留3 秒后将头转回原位,对每个玩具按此方式看2次,考察婴儿在这3秒内能否跟随主试去看相同方向或看同一个玩具。

2.2.2 婴儿爬行情况的实验室评价与结构访谈

实验室评价旨在以统一的标准区分不会爬婴儿与会爬的婴儿。评价时,请母亲在距婴儿2.5米处用玩具鼓励婴儿爬过去够取。 判定婴儿会爬的标准是婴儿能够用手膝一次爬完这段距离。对母亲进行访谈,了解婴儿爬行的起始年龄等信息。

2.3 程序

1、预约被试。征得父母同意后, 根据婴儿的生活规律预约测查时间。

2、施测和录像。所有婴儿都在母亲的陪同下接受测验, 并用摄像记录。

3、编码与计分。两位评价者独立对录像带进行编码计分, 评分的一致性为95%,对不一致的评分,双方一起重新核查录像带,经讨论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3 结果与分析

3.1 婴儿共同注意两种形式的发展趋势

ONEWAY分析发现,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两种表现形式——仅跟视相同方向(看同一方向未准确定位)和准确定位(看同一方向并准确定位)的发展都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仅跟视相同方向的F=3.62,P<.05; 准确定位的F=3.25,P<.05)。 多重比较表明在仅跟视相同方向的次数上,9个月组显著地高于8个月组,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准确定位的次数上,8个月组显著地低于其它3组,其余三组间无显著差异(见图1)。

图1 各月龄组婴儿共同注意能力发展状况

由图1可知,仅跟视相同方向和准确定位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8~9个月间,二者都在迅速发展,9个月后,主要表现为准确定位的发展,这可能意味着:9个月是婴儿共同注意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婴儿开始形成精确定位的空间定位系统,共同注意时,倾向于对他人注视点进行确认,但由于新的定位系统尚不完善,因此,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表现只是逐步减少,并未完全消失,准确定位的反应有显著的增加,但幅度不大,准确定位在逐步替代仅跟视相同方向的反应。

3.2 爬行、年龄与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关系

t检验表明在仅跟视相同方向的次数上, 会爬与不会爬两组差异不显著,但会爬组婴儿的平均分(3.29)有高于不会爬组(2.67)的趋势。由于会爬组婴儿的平均年龄(316天)显著高于不会爬组(286天)(t=4.71,P<.001 ),那么,这种趋势可能是来自爬行的效应, 也可能是源于年龄的效应。为确认究竟是爬行还是年龄的效应,我们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的效应后, 爬行状况的主效应不显著(F=.305,p=.582), 表明爬行对仅跟视相同方向的表现确实无显著影响。

为进一步确认年龄对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作用,我们也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发现控制了爬行的效应后,年龄的主效应仍然显著,可见影响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重要因素是婴儿的年龄而不是爬行(见表1)

表1 年龄、爬行对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协方差分析

变民来源 自由度均方 F值P值

爬行状况 1 .61 .11.744

年龄 3

20.113.54.018*

注:显著性水平*P≤.05 **P≤.01

***P≤.001(下同)

3.3 爬行、年龄与婴儿准确定位的关系

t检验表明会爬组婴儿准确定位的次数(3.02 )显著高于不会爬组(1.50)(t=2.87,p<.01)。 相关分析也表明婴儿爬行时间与其准确定位次数有显著的正相关(r=.36,p<.05)。但是,由于婴儿爬行时间的长短与其年龄也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r=.54,p<.001), 因此,为了确认爬行的促进作用,还需排除年龄的效应。参照有关研究,我们将婴儿分为不会爬、爬行时间在5周以内、爬行时间在5周以上三组,进行协方差分析(见表2),发现协变量年龄的效应不显著, 而爬行的主效应仍然是显著的,这表明爬行是影响婴儿准确定位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2 年龄、爬行对婴儿准确定位的协方差分析之一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方F值P值

年龄 1

11.931.96

.165

爬行时间 2

19.913.28

.042*

为了考察婴儿的年龄对其准确定位的发展是否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也进行了协方差分析(见表3), 发现协变量爬行时间的效应是显著的,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可见影响婴儿准确定位的重要因素是爬行而非年龄。

表3 年龄、爬行对婴儿准确定位的协方差分析之二

变异来源 自由度均方 F值P值

爬行时间1 29.02 4.75

.032*

年龄3

8.22 1.35

.265

4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发现共同注意两种不同水平的行为表现——仅跟视相同方向和准确定位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它们的发展趋势提示我们:特定心理能力的发展可能包含不同水平的表现形式,从较低水平的表现向较高水平表现的转变不是突变的,而是渐进的。其次,本研究还发现: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发展与其爬行经验没有密切的联系,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婴儿准确定位的发展中,爬行经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年龄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婴儿能否跟随他人注视相同方向主要有赖于婴儿识别交往中他人提供的指示方向性的信号及其含义,对空间定位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尽管爬行带来的相关经验可以增进婴儿感知共同注意信号的敏感性,有助于婴儿理解他人信号的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爬行是唯一的、必要的发展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可以利用声音和表情等主动地发起交往,成人也会更加关注婴儿社会交往的需要,更经常地与婴儿交往,由于这种交往并不需要婴儿准确定位,婴儿也没有精确定位的内在要求,所以对婴儿准确定位的发展没有明显的促进,但为提高婴儿识别他人信号及其含义的能力提供了丰富的途径,促进了婴儿仅跟视相同方向的发展。

与仅跟视相同方向相比,准确定位他人的注视点不仅有赖于婴儿正确识别他人提供的信号及其含义,还需要婴儿将在空间上完全分离的他人与目标物联系起来,对他人注视点的空间位置准确定位,并根据上述视觉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对婴儿的视动协调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爬行扩展了婴儿与外界的交往模式,可能为锻炼婴儿的如下相关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机会:首先,爬行使婴儿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感知更为敏感、精确。爬行够物时,婴儿必须根据物体的空间位置及其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向,这促使婴儿对物体的位置等空间特征保持敏感,并在运动中依据动作结果的反馈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的定位和运动方向,从而提高了定位的精确性,也锻炼了视动协调的能力。其次,爬行可以提高婴儿感知共同注意信号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爬行后,婴儿主动探索环境的机会增多,接触陌生事物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成人为引导或阻止婴儿接近陌生事物,发起并吸引婴儿与其共同注意陌生事物的频率会增多;另外,婴儿面对陌生事物,寻求成人的关注,了解成人对该事物的反应以调节自身行为也会较爬行前有所增加。这使婴儿更经常地面对需要共同注意的情境,从而对成人的各种信号的确切含义更为敏感;此外,婴儿会爬后,可以通过运动接近成人所注视的事物,成人则可据此判断婴儿对其注视点的定位是否准确,并及时给予反馈,使婴儿与自己一起注视到相同事物,这无疑也会促进婴儿在共同注意时感知他人信号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爬行对婴儿共同注意能力不同水平的表现形式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这提示我们,特定心理能力不同水平的表现形式由于所包含的能力成分可能有所不同,不仅在发展趋势上会有差异,其发展机制也可能不同。

5 结论

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5.1

一岁以内的婴儿在共同注意时有仅跟视相同方向与准确定位他人注视点两种不同水平的表现,这两种表现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5.2

影响婴儿共同注意时仅跟视相同方向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婴儿的年龄,爬行时间的效应不显著;

5.3

影响婴儿准确定位的重要因素是婴儿的爬行而不是婴儿的年龄。

标签:;  ;  ;  

爬行与婴儿注意能力的培养_婴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