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探索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以农村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探索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对以农村为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民主论文,起点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中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课题组”花了两年时间,深入我国基层,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详尽的分析,撰写了长篇报告,发表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1997年第4期。 笔者深受启发,感到从农村开始搞民主建设是一条值得注意的思路,并进一步研究了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些理论问题。

一、在农村建设民主是完全可能的

过去,我们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时,一般把农村放到最后一位来考虑。因为,说到农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农民生活水平低、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所以,在农村,不可能实行民主。实际上,这一看法隐含了对民主、知识、生活水平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极大误解。

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即由人民管理人民自己。管理一词的含义十分宽泛,也是容易引起人们误解民主的根源之一,所以需要稍加细致地解释一下。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管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行政管理机构或社团管理机构的工作,管理机构通过命令、指示、禁止、压服、激励等等手段采取行动。广义的管理指的是指导意义上的管理,即决定政策、目标、引导社会生活。人民自我管理指的正是这后一种管理,民主是人民大众指导性地管理自己。

行政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做才能达到某一目标,各种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仔细地衡量和估价这些情况后谨慎地去做。每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是一项技术性的业务,有自己特殊的原则和惯例,只有经过一定的系统教育、有了相当丰富知识的人,在亲自参与了该部门的工作实践后,才能掌握这项业务。例如,未受过专门的经济学教育、没有从事过财政工作的人一般不可能提出合格的财政预算案;未专门研习过法律的人,一般也不具有制订和改革法律的能力。

指导性的管理着眼于另一类问题,它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值得我们去争取的,什么是违反大家利益的;同时,它要监督和控制行政管理部门,任命和撤换行政管理人员,阻止他们滥用职权,防止他们的工作违背公共利益,引导他们的工作为所确定的目标服务。因此,指导性管理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商谈,而不是“行动”。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每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将他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并且要求这一问题交付大家讨论。各种持不同看法的人通过谏诤、商议、调节、和解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多数意见。此外,行政管理人员还必须对人民认为有问题的一切行为作出充分的说明和辩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应受到谴责,有关人员要受到相应的处分。〔1 〕指导性管理对管理者知识水平的要求与行政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前者而言,只要管理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同时具有与别人平等地互相讨论和互相咨询的精神,就能很好地行使指导性管理的职责。

我们在谈到知识一词时,很自然地理解为有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非常重要但未被组织起来的知识存在,这些知识在知识的一般规则的意义上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的,这就是特殊时间和地点环境的知识。正是这一点而论,实际上每一个个人在他所占有的唯一的信息方面都有一些超过所有其他人的有利条件。”〔2 〕一个没有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人,并不是没有知识的,他完全可以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利益,而且比别人知道得更清楚。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意是:“不管一个人怎样愚蠢,有一件事他知道得比任何别人都更清楚,就是鞋子在什么地方夹痛自己的脚。”因为知道自己困难者乃是个人,即便他在其他方面无知识或不乖巧。〔3〕对于农民, 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认为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在经济学领域,传统的理论认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驳斥了这一论点。《转变传统农业》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重要著作之一,他在该书中指出,传统农业中的农民是有效率和理性的,在可以利用的资源没有多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发展了在当时是最好的耕作方法。他们对价格刺激的反应是积极的,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取得最大利润。认为农业落后和农民保守的观念是错误的。〔4〕我们常常认为,农民的性格主要是忍耐、退让、沉默、 无法制意识,与民主精神格格不入。其实,这正好反映了我国农民是极其聪明的。因为,在帝王专制社会中,只有具备上述品格,才能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可以预见,只要有机会进行民主试验,农民一定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发展出新的一套性格。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民迅速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创办了富有生机的乡村经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一事实很好地证明了农民是有知识的、非常灵活的,对自己的利益,认识得比谁都清楚。因此,完全可以对自己和本地区的公共利益作出明智的判断,对本地区的事务进行指导性的管理。

选举权是民主的一项重要权力,世界各国过去曾经对选举人的教育程度资格作了一些规定,如玻利维亚和巴西曾要求选举人能够读和写,美国亚拉巴马州选举法规定选举人必须能够解释宪法。〔5〕7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选举法进行了一次大改革,普遍取消了在教育程度方面对选举权的限制。我国现行宪法就规定,符合有关条件的居民不论受教育年限的有何区别,平等享有选举权。〔6 〕这一立法方面的变化清楚地显示了人们对行使民主权利的知识条件的认识发展了。固然,公民的学校教育程度越深,民主的发展就越顺利,但是,学校教育并不是民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许多社会中,例如古希腊或美国的边远地区,由于有了最低限度的惯例性教育的支持,民主也能成功。在今天某些边远地区的小型社会中,情况仍然如此。”〔7 〕虽然科学家和工程师越多越好,但民主的政治社会无须都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

民主与专制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东西,但是,它们在某一点上是共同的,即,都是处理人们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通俗地说,专制就是把处置自己利益(甚至自己生命)的权力交给另一个人或机构,自己完全服从另一个人或机构的意志;而民主则是利益各方通过平等对话、达成共识,对公共利益作出共同的决策,对私人利益实施恰当的保护。可以说,只要存在着利益关系,就可以有民主,也可以有专制。

有一种意见认为,只有人们生活富裕了,才可能实行和实现民主。这是对民主的误解,也是对人类历史的误解。这种观点把民主理解为一种诸如汽车、别墅一样的高档消费品,似乎民主是生活之外的一种东西,一种富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其实不然,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人们富裕与否,都可以生活在民主之中,也可以生活在专制之中,例如法西斯时期的德国、日本都不是穷国,但其专制程度比那个时代的许多穷国要严重得多。如果说民主与吃饭有一定关系的话,那么,事实上,恰恰由于许多农村对农民利益的处理不够民主,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于这一点,“县乡两级人大运行机制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已经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

产生富裕以后才能有民主这一误解的原因,可能是当今民主比较发展的社会都是经济上比较发达的社会这一现象。一般地说,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民主的发展,这是正确的,但是它的否命题并不成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的雅典、希腊、帝制以前的古罗马共和国都是典型的民主社会。论及生活水平,这些国家的人们肯定远不如近现代那些战火纷飞、政变不断的国家的人们,但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却发达得多、巩固得多。工业化是民主的充分条件,但不是民主的必要条件。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最终确立起来, 但1688年的英国还称不上是一个工业社会。十九世纪初,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呼吁:“把美国建设成为一个农民的国家”,〔8 〕从本质上讲,直到上世纪末,美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9 〕而资产阶级的民主却早已在美国基本正常地运作多时了。小结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我国农民完全有能力实行民主,在农村搞社会主义民主的试验大有成功的希望。

二、在农村建设民主既可以推进民主又可以保持全国的政治稳定

建国以来,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做了大量的工作,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挫折,甚至社会的政治秩序受到了不小的震动。总结其原因,笔者认为,过去的尝试都是从上层和中心城市开始的,这是民主建设事业遇到重大风险的根源。具体说来,中心城市是某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触角延伸到区域的每一个地方,其中利益关系的任何调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次,城市是人口大规模集中的区域,每一种利益背后都有很大的随时可以集体行动的群体,所以矛盾的发展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冲突,社会容易动荡起来。农村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农村地广人稀(相对城市而言),是政治经济的边缘区,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的规模、程度、范围以及可能对外界产生的影响要比城市小得多,而且很容易控制和引导,这是进行民主建设试验的有利条件。再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农村的农民没有什么既得利益,因而利益关系的调整应当比较容易。例如,前两年,有的地方遭受了连续的大旱,有的农民抱着已经旱死的秧苗找政府想办法;而在城市,企业发不了工资后,工人集体上访向政府要饭吃。同样是找政府,农民是要水,工人是要饭。这一事实生动地说明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利益取向上的差别。〔10〕很显然,在农村,国家没有背上任何包袱,在此进行民主建设不会受到在城市遇到的那么大的阻力。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实践看,农村市场经济的建设几乎是一步到位的,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以来就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抓,可是经过十几年后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事实再次证明,在农村搞改革要比在城市搞改革容易得多。

根据政治学者亨廷顿的理论,城市是一个比乡村更容易发生政治动乱的社会。城市的教育和接触传播媒介的水平高,常常引发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行乐标准和获得满足的新天地,这些新鲜事物打破了传统文化在认识和观念上的障碍,并提高了新的渴望和需要水准。然而过渡型社会满足这些新渴望和能力的增进比这些渴望本身的增进要缓慢得多。结果,便在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造成了差距,成为政治动乱的一个因素。他进一步明确指出:“正如印度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文盲参政比识字者参政给民主政治制度造成的危险很可能要小。后者总是有更高的向往,对政府的要求也更高。”〔11〕其次,不平等状况以及社会对不平等的看法是促使动乱发生的另一个因素。一方面,“在不发达国家里,现代化的、非农业部门的收入分配方式总要比农业部门的收入分配方式不平等得多。例如,印度乡村在1950年时,5 %的家庭获得总收入的28.9%,而在印度都市地区,5%的家庭获得总收入的61.5%。 ”〔12〕城市在经济上要比乡村不平等得多。另一方面,不平等在乡村这种传统社会里容易被认为是自然形成的生活格局,而在城市,人们很可能对不平等感到不满,并指出改变原有收入分配方式、使之更均衡更平等的办法,改变的办法总是通过政府,而政府又往往掌握在支配收入的人手里,于是,“经济不平等成了刺激造反的因素。”〔13〕总之,由于城市里不平等程度比乡村大,并且城市更急于对经济不平等采取政治行动,所以城市发生政治动乱就比乡村容易得多。

因此,把建设民主的试验点和突破口放在农村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农村既更容易转型,又更容易保持政治稳定。可以大大降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成本和风险。过去在城市进行的民主试验总是碰到这样那样的大问题,足以提示我们,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农村基层这块很有希望的地方。

此外,在农村率先搞民主建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吸引大批人才扎根于农村。促使人才到基层去,是国家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过去,毛泽东同志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批人才后来回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做了向农村输送知识分子的巨大努力,但收效似乎也不大。究其原因,恐怕在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城市落后得多。与城市相比,人才施展不出手脚,自然想方设法流入城市。如果在农村率先把建设民主的工作开展起来,农村的社会政治生活焕发出新的面貌,经济发展也因此获得新的机会,农村就可以为知识阶层提供更多发挥才干的机会;那么,可以想见,一大批有志青年会到乡下去发展,这既是为了社会繁荣的理想计,也是为了个人的前途计。如此,则可一方面减轻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为农村的进步注入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

三、只有民主的实践才能建设民主

对于广大公民来说,民主是一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民主要求公民要有正确的权利观念,有妥协精神,能容忍不同意见和价值观念,对待问题要有客观、现实的态度等等。民主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民主的制度和手段,例如代议制、多数裁定规则、选举制、防止少数受到多数迫害的规则等等。民主制度是公民民主生活习惯在政治法律上的体现和巩固,另一方面,民主制度又是公民继续以民主的方式生活下去的保证。如果公民没有民主的习惯,民主制度将遭到侵蚀和破坏;如果没有民主制度的保护,公民的民主生活也会遭到摧毁。反之,则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

我国人民目前的习惯与民主对公民的习惯方面提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长期的专制制度造成我国人民的个性与民主的要求很不合拍。对公共事务冷漠,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所知甚少,也不习惯在生活中运用权利和承担义务,缺乏妥协精神,容易陷入不是完全反对就是绝对服从的极端,排斥、打击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理念,这些气质都是实行民主的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并不是不可跨越的,培养与民主相适应的公民素质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进行民主的实践,也只有通过民主的实践才能培养出公民的民主素质。

托克维尔在他的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人们养成权利观念,并使这种观念能被人们所牢记。结果发现,这只有让所有的人都和平地行使一定的权利。……由于人人都有自己的财产需要保护,所以人人原则上都承认财产权。在政界也是如此。在美国,成年人都把政治权利看得很高,因为他们都有政治权利,为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他们也不攻击别人的这项权利。”〔14〕民主活动本身是一所无价的学校,通过政治讨论,一个从事日常工作,其生活方式又使他接触不到各种意见、情况或想法的体力劳动者,才懂得甚至很远的原因和发生在很远地方的事件,对他的个人利益都有极明显的影响。通过政治讨论和集体的政治行动,一个被日常职业将兴趣局限在他周围小圈子的人,才能学会同情他的同胞,和他们有同感,并自觉地变成伟大社会的一个成员。在自己参与政治管理活动的权力被这样那样的方式剥夺或抑制时,人们要么永远是一个不满分子,要么是感到一般事务与自己无关。对他来说,那些事务是由别人管理的。他“除了遵守法律以外法律与他无关”,除了作为旁观者以外,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也与他无关。〔15〕民主实践这所学校与一般的学校不同,从这所学校获得的知识是确实的、真正的、巩固的。杜威对了解和传闻的知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做了一个比喻。他说,一个人可能知道汽车的全部构造,可能说出机械的一切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它们的功用。但除非他知道机械怎样动作和怎样操作它,如果它动作得不对,他也知道怎样使它动作得对,他不算了解这个机械,了解应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联的。〔16〕也许人们被告知民主是什么,怎样做称得上民主,民主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但是除非人们亲身经历民主活动,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正民主操作的行为,否则,这些传授的知识都不牢靠,并不能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民主。换句话说,一个记住了再多的游泳原理而不跳入水中的人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另外,气质方面的特性也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学会的。实现民主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修养,这些心理方面的条件也只有通过民主活动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亚里斯多德的名言说过,德性象艺术技巧一样,首先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凡要做以前,必须学会的一切,我们都是通过做来学会的——因而品格状态来自相同的行动”(亚里斯多德《尼科马伦理学》Ⅱ,Ⅰ)。我们可以说,民主其所以鼓励这些特性就是因为实行民主迫使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从而逐渐形成习惯。〔17〕总之,民主的实践促使人们形成民主的习惯,推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习惯的进步会提高民主实践的水平,完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的新设计将保障民主实践的开展,引导人民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三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民主建设的事业一经起动,就能自我发展、自我增强。同时,看待民主建设也要象看待经济发展一样。我们都清楚,经济发展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人民生活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国民经济力量和结构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样,社会主义民主也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只有我们耐心地付出努力,民主才能建成。那种企图不搞民主实践,而在其他领域不断努力,待到“条件”成熟时,一夜之间建成民主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一小节的分析并不特指某一个社会,而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各种人群组成的社会而言的。对于我国的农村社会来说,民主的发展当然也具有上述的规律和特性,是我们可以把信心和希望寄托于其上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成长点。

注释:

〔1〕J.S.密尔〔英〕:《代议制政府》 商务印书馆1984年。

〔2〕F.哈耶克〔美〕:价格制度是一种使用知识的制度 柳欣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5期。

〔3〕J.杜威〔美〕:《人的问题》 傅统先 邱椿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罗志如 范家骧 厉以宁

胡代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5〕罗马什金〔苏〕主编:《各国选举制度》 法律出版社1963年。

〔6〕我国1984年宪法。

〔7〕科恩〔美〕:《论民主》 聂崇信 朱秀贤译

商务印书馆1994年。

〔8〕索贝尔〔美〕:《不创新就死亡》 乔勇骧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9〕同上。

〔10〕郑梦熊:经济运行主体市场化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年第3期。

〔11〕塞缪尔·P·亨廷顿〔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华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

〔12〕同上。

〔13〕同上。

〔14〕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 董果良译 商务印书馆1988年。

〔15〕J.S.密尔〔英〕:《代议制政府》 商务版 1984年。

〔16〕J.杜威〔美〕:《人的问题》 傅统先等译 上海人民版 1986年。

〔17〕科恩〔美〕:《论民主》 聂崇信等译 商务版 1994年。

标签:;  ;  ;  ;  ;  ;  

以农村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探索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