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羽毛球项目竞赛布局的动态研究_羽毛球论文

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布局之动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羽毛球论文,布局论文,我国论文,竞技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研究目的

以第25~27届奥运会成绩为标尺,分析羽毛球项目的国际竞技格局,了解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国际竞技地位。

以第5届全运会为起点,分析羽毛球项目的国内竞技格局,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解放军在该项目竞技实力上的动态变化情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丹麦、马来西亚5国在第25~27届奥运会羽毛球项目比赛中的实力表现情况和第5~9届全运会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解放军羽毛球项目比赛得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

在查阅有关奥运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2 帕雷托分析法

帕雷托分析方法认为:频数累积百分在0%~70%之间的各因素表示最佳因素(A类),在70%~90%之间的各因素表示次要因素(B类),在90%~100%之间的各因素为一般因素(C类)。

3、结果与讨论

3.1 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的国际格局

3.1.1 整体竞技实力的国际格局

从表1可以看出,亚洲国家构建了羽毛球竞技格局的主要成份,故该项目可以称之为“亚洲项目”,这可能与黄种人体型较小,移动以及变换位置的速度较快有关。从亚洲各国竞技实力的变化可知,我国在该项目上的竞技实力与日俱增,其竞技实力的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在该项目上所获得的奖牌分数达到了奖牌总分的60%,一方面,表示在该项目上我国已占有绝对优势,整体竞技实力上能与之抗衡的国家已经廖若晨星;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可供发展的空间将受到项目所设奖牌总数的限制,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在该项目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我国应采用以稳定为主、发展为辅的方针,在保持现有竞技实力的基础上,力求在这有限的空间内谋求最大的发展。羽毛球项目的其他强国当属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在该项目发展史上均有着较强的竞技实力,只是在第27届奥运会上才落后于我国。丹麦、马来西亚和英国只占整体成绩的一小部分,依帕雷托分析的观点,这几个国家只是国际竞技格局的次要成分,在这3个国家中也只有丹麦具有持续发展的竞技实力,其他两个国家竞技实力相对较弱。

表1 第25~第27后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各国竞技实力分布情况一览表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国家% 国家

% 国家

%

中国

  17.24

 中国

22.86

中国

60.00

印度尼西亚 41.38 印度尼西亚 22.86 印度尼西亚 22.86

韩国

  34.48

 韩国

34.29

韩国

 8.57

丹麦

  3.45

  丹麦

11.43

丹麦

 5.71

马来西亚  3.45

 马来西亚 8.57

英国

 2.86

注:成绩百分比=各国成绩总分×100÷项目总分。

分析可知,羽毛球项目整体上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国际竞技局面,惟一能与我国抗衡的国家只有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在以往几届奥运会上竞技实力均强于我国,我国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发展将会受到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钳制。我国羽毛球项目在备战奥运时,有必要针对这两个国家的主要运动员制定相对应的战略方针,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1.2 各小项竞技实力的国际格局

奥运会上羽毛球项目共设有金牌、银牌和铜牌各5枚,包括男、女单打和双打以及混合双打5个小项,由于各竞技集团小项成绩的非均衡性,为较细致地了解整体竞技格局下各小项的竞技格局,故分性别分析各小项的竞技格局。

表2显示,我国无论是男子项目、女子项目还是混合双打项目竞技实力均呈现出与届俱增的发展势头,以女子竞技实力增长最为迅猛,提示女子在该项目上可挖掘的潜力将受到目前高度发展的竞技实力限制,惟有男子项目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保持目前女子项目竞技实力的基础上,该项目竞技实力的增长应定位于男子单打与双打项目上。印度尼西亚男子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最为强盛,使之成为我国男子竞技实力发展的主要竞争对手,女子项目竞技实力在我国女子竞技实力高速发展的压力下呈现出日益低迷之势,由于其在男子项目上有着高度发展的竞技实力,使之在混双上还可以与我国相抗衡。韩国、丹麦、马来西亚与英国都不具备竞技实力连续发展的历史轨迹,其竞技实力具有明显的间断性。

表2 第25~第27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各项目各国竞技实力分布情况一览表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男子 女子

  男子 女子 混双

 男子 女子  混双

中国6.67 28.57

14.29 35.71 14.29 

35.71 85.71 57.14

印度尼西亚 53.33 28.57

35.71 21.43  42.86 28.57

韩国26.67 42.86

42.86 85.71 

21.43

丹麦6.6728.57

  14.29

马来西亚

6.6721.43

英国

14.29

表2还显示,各小项竞技实力格局呈现相同的变化:由多极竞争逐步走向双极或三极竞争,表明该项目竞技实力日趋集中,男子项目之间的竞争逐渐集中到中国、印度尼西亚与韩国,其中,以印度尼西亚实力最为强盛,韩国实力相对较弱,但我国男子在该项目上实力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印度尼西亚。另外,丹麦和马来西亚虽然在第27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没有获得奖牌,但这两个国家也有过较为辉煌的竞技历史,其竞技底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国男子羽毛球项目在以印度尼西亚与韩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来自丹麦和马来西亚的威胁;在女子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的发展上,随着印度尼西亚与韩国在第27届奥运会女子项目上的失利,使该项目呈现出一支独秀的竞技格局,虽然竞技格局逐渐集中到中国与丹麦之间的竞争,但与之相比,我国女子项目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女子潜在的威胁可能仍来自于印度尼西亚与韩国,故在制定战略方针时,还应以印度尼西亚与韩国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3.2 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的国内格局

全运会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的大舞台,故可以用全运会成绩研究羽毛球项目的国内竞技格局。考虑到五运会是我国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的一届全运会,故以第5届全运会为起点,分析第

5~9届全运会上羽毛球项目比赛成绩,以了解该项目的国内竞技格局。

图1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得分情况动态变化曲线图

3.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羽毛球项目整体竞技实力的动态变化情况

图1中横坐标表示届次,纵坐标表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获得的总分(取金牌、银牌和铜牌进行分析,赋分情况同前)。由图1可知,在连续5届全运会上只有13个省(市)在该项目上获得过奖牌,其中,只有6个省(市)(福建、广东、江苏、江西、上海和浙江)连续性地在该项目上获得奖牌,使竞技实力表现出连续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国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各省(市)备战全运会的战略方针不同;另一方面,可能与国内人才流动有关。

观察各省(市)竞技成绩的变化趋势,可分为几种相应类型:第1种类型为竞技实力起伏型,包括广东、江苏3个省(市),该类型竞技实力起伏不定,时高时低,有着相对较为强劲的竞技实力,但很难稳定在某一个水平上,这3个省份以江苏竞技实力最为强盛,其次是广东;第2种类型为单调上升型,以湖南省最具有代表性,在第7~9届全运会上湖南省在该项目上的得分呈现出单调上升之势,虽然起步较晚(七运会才获得奖牌),但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日益雄厚;第3种类型为下降型,包括福建与浙江,以福建省竞技实力下降最为明显;第4种类型为平稳型,包括江西和上海,这两个省(市)竞技实力走势平稳,但相对而言竞技实力较弱;第5种类型为间断型,包括广西、湖北、解放军、辽宁、山东(山东只在七运会上获得1枚银牌,故在图上不显示连续的曲线)与四川,这几个省份有着一定的竞技实力,但其实力的发展不具有连续性,其中,广西与湖北竞技实力的发展已初见端倪,趋势有望日益平稳,有可能表现出与第3种类型相同的特性。

表3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各项目得分百分比情况一览表

综上所述,依据第5~9届全运会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竞技表现,羽毛球项目国内整体竞技格局已初具规模。对此,国家应根据不同发展情况给予区别对待,对广东、江苏与湖南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的发展应给予大力支持,对福建与浙江应给予相应扶持,对上海、江西、广西与湖北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优化该项目国内整体竞技格局,保证该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3.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羽毛球各项目竞技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

表3显示,女子项目以湖南、广东、江苏竞技实力最为强盛。在第5~9届全运会的时间序列变化过程中,竞技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浙江与福建的领先地位逐渐被湖南、广东和江苏所代替,其中,湖南该项目竞技实力的发展令人关注,女子项目虽只历经3届,但目前竞技实力已处于领先地位,广东有着较为深厚的竞技底蕴,但在八运会上表现平平,在九运会上也位列于湖南之后。广西和湖北竞技实力较弱,其竞技地位的变迁有与广东相类似之处,有关部门应以此为发展基础,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我国优势项目的持续发展。

男子在该项目上由于竞争越演越烈,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地位变化日益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竞技格局明显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五运会上的三级格局演变成九运会上的8省争雄。另外,男子项目相对女子项目而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技实力的变化更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江苏与福建在第5~9届全运会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竞技实力,广东和浙江也有一定的连续性;从竞技地位的变化来看,江苏男子项目当属传统优势项目,竞技实力雄厚且具有连续性;湖南男子项目表现出与女子项目相同的发展趋势,虽只历经两届,其竞技实力已处于领先地位;福建男子该项目属于本省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在九运会上只表现出较弱的竞技实力,其发展趋势有可能走女子项目相同的道路;浙江、广东与湖北在该项目上竞技实力变化不明显,但已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混合双打项目上,江苏与湖南处于领先地位,福建、浙江与上海在羽毛球项目上的竞技地位已逐渐被江苏与湖南所取代。除此之外,广西与湖北在该项目:上也具有一定的竞技实力。

表4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竞技实力区域划分的动态帕雷托分析一览表

由上述可知,第5~9届全运会上羽毛球项目的竞技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竞技地位出现新旧交替的现象,也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的竞争才使我国在该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使该项目成为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3.2.3 竞技实力的动态帕雷托分析

帕雷托分析方法认为:频数累积百分在0%~70%之间的各因素表示最佳因素(A类),在70%~90%之间的各因素表示次要因素(B类),在90%~100%之间的各因素为一般因素(C类)。在本文中,A类因素由羽毛球项目竞技成绩百分比在该比例范围内的各省(市)所组成,并构筑出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发展的最主要区域。因此,可以将其命名为一级区域。同理,B类因素的各省(市)可以命名为羽毛球竞技实力发展的二级区域,C类因素可以命名为三级区域。

在构筑一级区域的各省(市)动态变化中,湖南和江苏是各项目的主要省分,广东女子、上海和浙江男子相对不具有稳定性,在竞技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福建、广西逐渐失去其一级区域的领地,过渡到第二或第三区域;在第二级区域中,广东男子稳定在该区域范围内,江苏女子从一级区域漂移到二级区域;三级区域为不稳定区域,大部份省(市)在紧接着的下一届全运会上均会发生区域的漂移,表明该区域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也预示着在该区域范围内的省(市)更要加大投入,力争向上位区域漂移。

羽毛球项目各区域间省(市)漂移较为频繁,尤以三级区域漂移最为明显,同时,一级区域的江苏与湖南,女子二级区域的广东竞技地位相对稳定,表明该项目竞争日益激烈。

4、结论与建议

1.世界羽毛球项目整体竞技实力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竞技格局,能与我国抗衡的国家只有印度尼西亚与韩国,提示我国有必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对应的战略方针与政策。

2.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的发展,应在保持目前女子该项目竞技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男子项目的竞技潜力。

3.我国女子羽毛球项目以湖南与广东竞技实力最为强盛;江苏男子项目是传统优势项目,湖南男子在该项目上是后起之秀。

4.羽毛球项目各等级区域间省(市)漂移较为频繁,尤以三级区域漂移最为明显,同时,一级区域的江苏与湖南,男子二级区域的广东竞技地位相对较为稳定。

5.我国应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竞技格局中竞技地位的不同加以区别对待,对湖南、江苏与广东在该项目上的发展应给予大力支持,对福建与浙江应给予相应扶持,对上海、江西、广西与湖北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优化该项目国内整体竞技布局,保证该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  ;  ;  

我国羽毛球项目竞赛布局的动态研究_羽毛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