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疗效分析论文_沈国锋,苑广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疗效分析论文_沈国锋,苑广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图强职工医院 165301

摘要:心绞痛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是心肌耗氧与供氧之间暂时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发作性胸痛综合征。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气盛衰直接影响着心脏能否正常推动血液循行。心气足则血脉通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心气亏虚则血行不利,心脉瘀阻,日久成痹。中西结合用药以传统保心方为基础方,根据病症轻重缓急辨证治疗。急性发作时活血化瘀、泄浊豁痰、通脉止痛以求治标;缓解期时扶正补虚、滋阴益气,煦濡心脉以求治本。在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基础上,能够有效促进心肌供血供氧和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降低耗氧量,快速消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西结合用药;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比较复杂,疼痛出现的部位、程度也因人而异,特别应注意与引起胸痛的其它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气盛衰直接影响着心脏能否正常推动血液循行。心气足则血脉通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心气亏虚则血行不利,心脉瘀阻,日久成痹。心气虚损是为心脏类疾患的首要病机,气滞、痰浊、淤血、寒凝等一系列病症都是由于心气虚损而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本文以传统保心方为基础方,根据病症轻重缓急辨证治疗。急性发作时活血化瘀、泄浊豁痰、通脉止痛以求治标;缓解期时扶正补虚、滋阴益气,煦濡心脉以求治本。在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基础上,能够有效促进心肌供血供氧和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降低耗氧量,快速消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同时降脂抗凝,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栓素A2生成和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使已经形成的斑块逐渐缩小或消失。本文结合实际病历资料,谈谈诊治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4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54例,其中42例成功选用保守疗法,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9-82岁。症状: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饱餐或受凉诱发。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至小指与无名指,重者可有濒死感,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出汗,休息及用硝酸脂制剂后可缓解。体征检查: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尖部可有收缩期杂音。部分患者可有第四心音。可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逆分裂、疼痛缓解后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辅助检查: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压低0.1mV,或抬高0.2mV。T 波低平或倒置。半数病人可出现心率失常;心电图运动试验呈阳性;24小时监测可发现胸痛时有缺血表现。

2.治疗方法

发作期治疗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选用补心气口服液。补益心气,理气止痛。每次10ml-20ml,一日3次;麝香保心丸。芳香温痛,益气强心。每次含服1-2粒或吞服;速效救心丸。活血理气。每次含服5-10丸;心痛舒喷雾剂。凉血清热,活血止痛。对准舌下,每次喷雾1-2下;重度心痛或上述止痛无效者,可配合吸氧或选用川芎嗪针、丹参针、生脉针静滴。缓解时的治疗选用:硝酸脂类药物:硝酸甘油片,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爱倍注射液;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片,恬尔心,异搏定,络活喜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阿替洛尔;抗血小板药物:乙酰水杨酸片,噻氯匹定等。抗凝剂选用低分子肝素。

3.结果:入选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率达到75%,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达到显效标准,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达到大致正常;总有效率达到98%,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达到有效标准,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

3.讨论

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取决于冠脉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特点为典型的心绞痛往往突然发生,历时短暂,一般只有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多发生在胸骨后及左前胸,疼痛范围为拳头或手掌大小,而且每次发作部位比较固定。典型的心绞痛向左上肢放射,从左肩沿左上臂及左前臂内侧,一直放射至小指、无名指。少数病人可放射至颈、咽、牙齿等处,上述部位发生酸胀、麻痛、无力的感觉。有的病人疼痛较轻,仅有胸闷、气短的表现;有的病人疼痛较重,常伴有窒息或濒临死亡的感觉。用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的现象,有的病人可完全正常。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吸氧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后病情很快减轻或好转。

心绞痛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是心肌耗氧与供氧之间暂时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发作性胸痛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胸痹”范畴,其病机较为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候,临床上有气滞血瘀、痰湿雍盛、寒湿凝滞、心肾阳虚等症,但以气滞血瘀之症候更为多见,其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心前区闷痛、时剧时缓、舌暗红苔白、脉沉涩,多为气滞血瘀型,用本方较为适宜。本方以通畅气机、活血化瘀为其要旨。《医林改错》王氏云: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气盛衰直接影响着心脏能否正常推动血液循行。心气足则血脉通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心气亏虚则血行不利,心脉瘀阻,日久成痹。中西结合用药以传统保心方为基础方,根据病症轻重缓急辨证治疗。急性发作时活血化瘀、泄浊豁痰、通脉止痛以求治标;缓解期时扶正补虚、滋阴益气,煦濡心脉以求治本。在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基础上,能够有效促进心肌供血供氧和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降低耗氧量,快速消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以传统保心方为基础方,审因辨证科学配伍,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生化气血,濡养心脉。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快速消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同时降脂抗凝,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以活血化瘀、温阳益气为总则,在重视温胸阳前提下,培补中阳益后天以养胸中之阳,具有通关开窍、回阳救逆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供氧、供血,调节血管活性多肽分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软化心脏瓣膜,恢复心脏正常功能。

论文作者:沈国锋,苑广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疗效分析论文_沈国锋,苑广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