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与分析_冷藏车论文

2008北京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预测论文,北京奥运论文,物流论文,食品论文,冷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现代奥运会的不断发展和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奥运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奥运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参赛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赛事的正常进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奥运食品冷链物流作为保障奥运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奥运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运作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链物流在实际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为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系统规划和实际运作提供参考。结合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和奥运会对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对北京市冷链物流软硬件进行规划,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奥运食品安全和冷链物流高效运作。

二、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分类

汝宜红教授指出,奥运物流需求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由于赛事及其相关活动对比赛物品等配置所产生的物流活动要求,其基本要素有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1] 参考奥运物流需求的概念,本文提出,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因奥运会参与者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冷冻冷藏食品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需要。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是进行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定量化依据。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分类有助于细化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对不同类别的需求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能够提高预测分析的精度。本文按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主体和需求客体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分类。

1.按需求主体分类

根据2008年奥运会的参与人员以及北京奥组委的计划可以将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分为不同主体的需求,分别为运动员、代表团其他成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贵宾、国际与国内贵宾、奥运会志愿者、奥运会观众等的冷链物流需求。

2.按需求客体分类

根据相关的食品分类可以将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客体分为以下几类:肉制品、乳制品、水产类、水果类、蔬菜类、冷冻食品、豆制品、饮料类等。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可分为相应客体的需求。

三、预测对象与预测思路

从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看,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贵宾、国际与国内贵宾和技术官员奥运期间主要住在奥运指定饭店,而奥运会所招募的志愿者原本就居住在北京市,对他们的研究不能反映奥运会所带来的食品冷链物流增量。运动员、代表团其他成员、媒体记者和观众是引发奥运食品冷链物流增量的主要因素,因而本文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主体的这四个部分进行预测,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从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客体来看,需求客体种类繁多,不便于逐个进行预测。中国猪肉生产和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而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牛羊肉的消费需求也迅速增加,因此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猪肉和牛羊肉进行预测。

综合起来,本文主要是预测居住在奥运村的人员(包括运动员、代表团其他人员和媒体记者)与国内外观众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所引发的冷链物流需求量。

本文预测思路如图1所示。首先对本文所界定的需求主体数量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人均食品消耗量预测冷冻冷藏食品(猪肉和牛羊肉)的总需求量,最后根据单位设施设备的能力预测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量。

图1 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的预测思路

四、2008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

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可以为奥运会期间的相关组织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根据需求数量等相关数据准备好所需的运输、仓储、配送等设施和设备,确保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有效运作,保证奥运会期间冷冻冷藏食品的安全。

1.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主体预测

针对所搜集资料的特点与需求主体的不同类别,本文对不同预测对象采取了不同的预测方法,如神经网络算法、信息采集法及因果分析法。

(1)对运动员人数的预测

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既有定性因素,也有定量因素。从本文所搜集的历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人数来看,运动员人数一般呈非线性、随机性特征,并与国际局势、主办国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这些因素难以定量描述,而且难以与预测目标建立确定的函数关系。神经网络能模拟人脑思维结构,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能力,容错性强,可有效解决非线性预测问题。本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2008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数量进行预测,以此作为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的基础。

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基于误差反传算法(以下简称BP算法)的神经网络(以下简称BP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自调整功能。简单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由输入层、输出层和若干隐含层组成,其中隐含层可以有多层,各层神经元之间通过连接权重相互连接。BP算法基本思路是: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含层函数作用后到达输出层得到输出信号,若实际输出的信号与期望值不符,网络就进行反向传播,反复修正各层间的权值和阈值,直到得出的期望输出值最小,即网络全局误差最小。[2] 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具体预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样本预处理。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历届奥运会运动员人数如图3所示。其中1916年、1940年、1944年因世界大战未举办奥运会。

图3中有几个数量明显下降的异常点,分别为1904年、1932年、1956年、1976年、1980年和1984年举办的奥运会。本文将这些异常点剔除,以剩下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并将2000年和2004年的数据作为检验样本。针对BP神经网络的特点,本文对预测样本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算法为:

第二步,模型的建立。1989年,罗伯特·哈切特·尼尔森(Robert Hecht Nielson)等人证明,任意一个连续函数都可用一个三层(含一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来逼近,因而本文选用了三层的神经网络。其第一层传递函数为S函数,第二层传递函数为线性函数。本文利用2n-1、2n、2n+1三种隐含层神经元数目进行预测,发现2n+1最优,因此采用了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2n+1的三层BP神经网络。通过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发现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节点数分别为3、7、1时,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故本文采用此模型。

第三步,训练及预测。本文使用数学工具软件Matlab7.0编制了BP网络训练和分析程序。由图4、图5可以得出,该网络能够较快收敛,并且很好地拟合了函数。表1的结果显示,检验样本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模型能得到较为满意的预测精度。本文以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外推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人数,计算结果为11555人。

图3 历届奥运会运动员人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夫·格兰杰(Clive W.J.Granger)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论坛上,以统计推论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进行了精确预计: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人数将达到11468人。该结论与本文的结论非常接近。为便于计算,本文将运动员人数记为11500人。

图4 BP神经网络训练误差曲线

图5 仿真逼近结果曲线图

(2)代表团其他人员及媒体记者数量分析

根据往届奥运会的经验,代表团的人数通常与运动员的数量存在相关性。克里夫·格兰杰提出,每1000个运动员将另外会有500名随行的官员、教练、厨师、保安等。因此,在运动员数量预测的基础上,本文预测出2008年参与奥运会的代表团其他人员数量为5750人。

据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在第二次国内媒体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可得知采访北京奥运会的中外注册记者将达到21600人。

(3)2008年奥运会观众数量预测分析

奥运会主办城市确定后,该城市旅游人数往往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增加较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和统计资料以及北京在国际旅游中的地位,届时海外游客的数量应该在25万人左右甚至更多。

对于国内观众,由于没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本文以北京历年七八月份的旅游人数为基础进行预测。根据统计资料,北京近两年七八月份的月平均旅游人数在75万~85万左右。尽管奥运会是重大的体育赛事,但由于举办时并非长假期间,预计到北京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内观众不会太多。因此奥运会期间来京旅游的国内人员数量应与其他年份旅游人数持平,为75万~85万。[3] 在此,本文取平均数80万人。

综上,本文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各需求主体的预测结果为:运动员为11500人,代表团其他人员为5750人,媒体记者为21600人,国内观众为80万人,国外观众为25万人。

2.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客体预测

各国国情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习惯不同,在此,本文将分开计算国内观众及其他人员对猪肉和牛羊肉的需求。

(1)国内观众对冷冻冷藏食品(猪肉和牛羊肉)的需求总量

本文假定境内旅游人员的消费水平与北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境内旅游者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日需求总量进行预测。人均日消费量由商品交易市场商品成交量除以当年北京市居住人口数量然后再除以365得到,其中当年北京市居住人口数量为当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与外来人口数量之和(参见表2和图6)。

图6 北京市人均猪肉和牛羊肉日消费量趋势

由图6可以看出,猪肉和牛羊肉的人均日消费量几年之内基本持平。因此本文以全部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猪肉和牛羊肉人均日消费量的估计值,分别为0.0484千克和0.0213千克。由此得出奥运会期间国内观众对猪肉的日需求总量为38720千克,对牛羊肉的日需求总量为17040千克。

(2)其他人员对冷冻冷藏食品(猪肉和牛羊肉)的需求总量

根据美国农业部门发布的研究报告,[4] 经计算得知,美国人均日消费猪肉0.08256千克,人均日消费牛肉0.062895千克。根据加拿大农业及食品部门网站发布的信息,加拿大人均日消费羊肉0.003217千克。[5] 本文以这两个数据作为国外人员对猪肉及牛羊肉的人均日消费量。运动员、代表团及媒体记者数量共为38850人,国际游客25万人。本文推算出奥运会期间除国内观众外其他人员对猪肉的日需求总量为23846.07千克,对牛羊肉的日需求总量为19096.53千克。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需要猪肉量为62566.07千克,牛羊肉量为36136.53千克。

3.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

以下将根据奥运会冷冻冷藏食品(猪肉和牛羊肉)的需求总量,结合冷藏车的承载能力,利用因果分析法对所需的冷藏车辆进行预测。

现在国内有载重为1.25吨、2.5吨、3.5吨、5吨甚至更大吨数的冷藏车。但受北京市法规的限制,5吨及以上载重的冷藏车白天不允许进入市区,因此本文仅考虑前三种载重量相对较小的冷藏车。根据奥运会期间每日猪肉、牛羊肉的需求量,假设冷藏车的满载率为70%,不考虑车辆的重复使用,可得表3所示的结论。

表3 每日配送猪肉和牛羊肉所需冷藏车数量 单位:辆

奥运会期间,奥运村餐厅将全天24小时为“村民”提供餐饮服务,届时所需猪肉和牛羊肉数量将大于本文的预测量,所需冷藏车数量也将增加。且奥运会期间,奥运村实行锁闭(Lock Down),对所有进入奥运村的车辆进行控制(包括对车型、车辆数量及车辆进入时间等的控制),因而,奥运餐饮服务提供商需要依据预测对每日配送计划进行很好的规划。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猪肉和牛羊肉为代表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分析,预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需的猪肉和牛羊肉总量及冷藏车数量。在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实际运营中,冷冻冷藏食品数量将是猪肉和牛羊肉数量的数倍,对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加。

根据当前情况,多数生产企业自有冷藏车数量较少,不足以应对奥运会期间对冷藏车需求的增加。因此,北京市和相关奥运餐饮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是购买冷藏车还是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进行配送。同时鉴于奥运需求只是短时间内的需求,政府和企业既要考虑到奥运会期间的需求,更要考虑到奥运会之后的经济效益。

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以后可从以下方面对奥运食品冷链物流进行研究:

第一,奥运食品冷链物流可以采用何种配送模式;第二,为保证奥运食品安全,应如何规划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面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06BeJG089)的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  ;  ;  ;  

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与分析_冷藏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