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绿环景观评析论文_张文锋

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绿环景观评析论文_张文锋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

关键词:五大连池风景区 生态绿环 景观评析

摘要;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绿环是旅游名镇内沿黑龙山环路的一套闭合慢行游憩系统,总宽40m,总长度3790m,以城市森林为目标,以白桦为骨干树种,乔灌草植物绿化结合,搭配游憩设施和景观小品。绿环穿插连接名镇主要公园,若木园,槃木园,熏草园,鹿水园,盼木园,百谷园,赤木园等七座不同主题和用途的公园如同珍珠般嵌入绿环中,成为镇内最靓丽、景观效果最突出的部分。

背景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提出建设重点旅游城镇的工作部署,确定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名镇为重点建设项目。在小城镇开发建设中,当地政府着力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营造小巧精致的特色小城。城镇规划中,白桦林生态绿环是绿地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生态绿环已建设完成二段、三段、四段、六段和七段,主题公园完成若木园和槃木园建设。

景观评析

道路广场:绿环设计三条贯通的游览道路,沿黑龙山环路的2米宽人行路,曲线穿插的3米宽自行车路,曲线穿插的2米宽游赏步道。

人行路以10cm*20cm火山石切割步道砖铺装而成。与主干道之间有2米宽绿化带,虽然位于生态绿环内,但功能上既有引导路人快捷游赏作用,又起到组织黑龙山环路人流交通的作用。由其分割出来的2米宽绿化带以规则布置的行道树和草坪搭配灌木为主,配合黑龙山环路另一侧的绿化形式,形成道路两侧对称分布的绿化效果。

自行车路是道路系统的核心设施,路宽3米,采用彩色沥青铺装而成,路边石为10cm宽花岗岩,高度与路面平齐,平面布置上采用平滑样条曲线样式,在40米宽绿环中自由穿插,与人行道和游赏步道交叉互动,灵活多变,极富韵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既有很高的使用性,又提高了自行车骑乘的趣味性和绿环路线的观赏性。主要为骑行锻炼和游赏服务。

游赏步道为2米宽的自由曲线布置人行路线,由黑色火山石铺装而成。平面布置上多位于绿环外边缘,时而深入林中,时而与自行车路汇合,为满足慢行游憩而设。是游赏的主要通行路线。

广场布置丰富多样,各段均不相同。一般在绿环与道路交叉处设置一个直径约10米的半圆形入口广场,三条道路都汇聚于此。在每段的中部设置一个面积约100至200平方米的小广场,满足游人集散、休息、体育锻炼等需要。场内设置座椅、果皮箱、景观灯、雕塑、景观石等,广场设计用不同的主题使各段区别开来。

绿化景观:整体上采用自然布局,以白桦为骨干树种,搭配云杉、山槐、茶条槭、水曲柳等乔木,营造自然林景观。灌木多采用本地野生树种,如忍冬、接骨木、连翘、兴安桧柏等。草坪选用冷季型早熟禾品种,与燕麦草、紫羊茅等草种混播,提高了草坪防寒、抗旱、耐荫等抗逆性,也加快了草坪建坪速度。

栽植形式上体现了人工和自然的协调一致,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都有应用。在疏朗草地景观中采用树型美观的茶条槭、云杉等大乔木孤植,依靠乔木单体的优美形态营造景观;在出入口、广场等地,选择树形相似的白桦、山槐等对植布置,营造了平衡对称的视觉效果。在人行道两侧用糖槭行列栽植,提供了连续的树荫功能,韵律感突出;微地形的边坡和边缘位置,白桦丛植效果非常突出,颇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髓;大面积榆叶梅、紫丁香和接骨木等灌木的群植,扩大了绿化体量,营造出较为幽深和含蓄的视觉效果,尤其不同物候期时形成的不同层次花海景观,延长了观赏期,营造出相对壮阔的大体量色彩板块。

微地形:在广场周边、大面积草地位置都设计了微地形景观,相对高度均在1.5米以下,坡度陡缓相间,属小体量地形变化,与绿环周边地形相适宜。取土来源是广场和道路基础弃土,减少了土方工程量,也避免了地形上的单调呆板,丰富了景观元素,提升空间处理层次感。

结论

此生态绿环的设计在总体上突出体现了生态理念,比较成功地达成了城市森林的目标,又合理地加入了事宜游览参与的元素,设计主题鲜明,表现形式合理,对东北地区生态公园的设计施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作者:张文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绿环景观评析论文_张文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