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莫积微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莫积微

莫积微(合浦县山口中学 广西 合浦 536100)

【摘要】主观美是通过人体视觉,给人一种情感上的享受。而美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感受美术内容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发现世间的美好,感受生活之美。接着,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三观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是一项需要深思的问题。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对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渗透;情感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5-147-01

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情感的渗透和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渗透是保证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情景,营造情感气氛,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美术知识的价值,以此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

1.结合情感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课本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使用相关的教学内容,明确课本知识中的情感线,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感共鸣。比如,初中美术课本中一些道德观念、个人品质、爱国主义精神等教学内容,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深入地探究其中的情感因素,找出它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关联部分,以此收集相关的情感教育素材,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开放性的思维和观念,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打开自己的眼界,多多接纳新知识、新概念,以此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视野。例如,在进行“人类创造的源泉是劳动”教学时,其中一幅《北方的九月》中描述的是金秋时节红高粱丰收时的壮观景色,将丰收与劳动结合在一起,用劳动创造美好世界的主题,绘出美丽的画,表达劳动可贵的精神。目前,我国很多家庭的子女都是非常娇生惯养的,对于劳动获得成果的概念没有深入地理解,只是将这句话一种简单的言语形式表达而已,根本没有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真理。而这幅画正好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珍贵,指引学生正确地认识劳动,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或者例如,在进行“中国古代辉煌的美术历史”教学时,其中主题反应的就是关于爱国情感的教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古代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画中表现的思想和情感,以此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2.赏析作品,从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赏析美术作品是理解艺术知识,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的必修课。它可以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画中表示的含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赏析画作的方式主要是由外而内的进行欣赏,从形式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感受到画作向学生传递的感情和含义。一般,每一画作使用的线条、造型、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作者想要阐述的一种情感和理念。比如,在进行“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学时,可以知道美术素材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画作的内容都源于生活的形式。达芬奇曾说过:“画家的新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就像《流民图》,它的创作时期主要是在战争年代,画家身陷囹圄,通过画作展示出战争的可怕。它主要是一幅中国画,以简单的线条为主,色彩选用墨色,构建造型,从而使得画中的人显得生动形象。画作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基层劳苦大众的形象,构图多半以人的本身为特写镜头,注重刻画人物的个性,使其具有质感。笔墨则侧重渲染情绪,表达出画作中基层人们心中的悲愤与苍凉之感。通过这样的赏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们苦不堪言的生活,从而了解到我国当前战争胜利局面的不容易,以此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在欣赏画作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课下搜寻与画家相关的创作背景,画家的经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作的含义。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类似的画作作为对比分析,以此提高自身的赏析能力。

3.通过美术创作,从创作中渗透情感教育

空口而谈终究缺乏真实感,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创作感受画画时所蕴含的情感变化。所以,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画展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画画的乐趣,以此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在创作画画的过程中,对于作品评价、情感都是通过赏析画作中的线条构图、色彩搭配、内容等呈现的。比如,在进行“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民间美术手工品,就像剪纸、窗花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创作的灵感。就像窗花可以装饰窗户,突出民间艺术之感。又或者一些刺绣的服装,主要是将衣服与传统的手工艺相结合,其中服饰上所包含的花纹、图案以及服装和图案的色彩搭配,都蕴含着我国传统工艺伟大的艺术气息。所以,教师通过这样开放性的创作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找到创作的出发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

结语:情感是一根连接线,它可以带领学生感受美术领域的美感,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面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初中美术教育中,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是呈现美术教育价值的最佳体现。

参考文献:

[1]杨金娟.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22-23.

[2]刘俊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45.

[3]李春玲.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164.

[4]肖平.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欣赏课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117.

论文作者:莫积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莫积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