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观点的网上银行_银行论文

不同观点的网上银行_银行论文

纷纭众说的网上银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众说论文,网上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上银行将成为金融门户

网上银行,在美国诞生时叫E—Bank(Electronic Bank),直译为电子银行。形象地说,网上银行是计算机、网络和银行的三位一体。作为网络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用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享受全天候的网上金融服务。如今,国内已经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

现在各家银行推出网上银行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除各种信息服务外,可逐步实现网上查询、转账、汇款、对外支付、网上代收代付业务、集团公司服务、全国范围的资金划转拨及网上信用证业务并结合信用卡提供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账户之间转账及对外支付、代缴费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个人理财咨询服务及全方位的金融套餐服务。

目前网上银行在美国和欧洲发展很快,相比之下亚洲已经落后。中国的网上银行更是处于“初级阶段”,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传统业务在网上的延伸,还缺乏适合因特网特点的网上银行新业务,而网上银行的出现将会促使银行业转型。

网上银行系统包含有三项主要服务:一是财经信息服务,二是办理个人理财及投资交易,三是客户查询和对账系统。

在线支付将成为网上银行网上金融服务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网上进行的交易应全部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包括商户对顾客商务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交易,也包括商户对商户商务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交易,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和清算。随着网上银行的不断发展,一些银行业务及银行本身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活期存款将不存在。网上银行可以看作是传统银行柜台交易、 ATM自动取款机、POS机、电话银行的延伸,但它能提供的安全、成本、 信息的空间要比以往的服务面大得多。银行将重视为服务客户的新手段,而且客户和服务对银行来讲将越来越重要,所以大多数国外网上银行都能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综合金融服务。

有关人士指出,从广义类讲银行将成为金融门户,能够提供资讯、代客户理财、股票交易等全能银行业务,客户不会因为提前取款而使剩余的资金损失利息收入,金融业“知力资产”的价值相对于金融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将上升。

推动银行重组。由于开展网上经营的科技投资较大,这促使规模较小的银行联合起来,在香港就出现了共同进行科技投资的网上银行集团。从为客户提供服务角度来看,银行使网上交易更有效率的方法是作为买卖双方购销管理和金融结算的中心,然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买卖各方使用不同的银行进行结算,网上银行的目标就是要使他们因为处于同一个结算系统而享受更优惠的价格,这有可能成为未来银行并购的动因之一。

全新的服务模式。网上银行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原有的储蓄、信贷基本业务,向储蓄、信贷、投资、咨询、中间业务等多方向发展,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时空的“AAA”式服务, 既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 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以快捷、简便的方式提供市场信息,金融产品信息,并以良好的交互性向顾客提供自动式服务,个人化家庭理财、跨国际金融服务,无实体金融服务等。

全新的经营模式。开办一个网上银行,所需的成本由于只是硬件、软件、少量智能资本,而传统银行的开办则需大量土地、资金、人力和建筑,所以相比之下开办一个网上银行成本低得多。

网上银行在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全面而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机,我国银行业应科学评估国内网上银行环境,提出科学、系统符合国情的网上银行发展战略和思路,逐步推动我国银行的网上进程。

网上银行遭遇信用障碍

网上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交易新手段和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专家、学者、官员和网络界都对其推崇备至,然而,让人费解的是,本该在网上银行推广应用中担当主角的商人、企业经营者和商业银行,却大都持观望态度,真正做起来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以网上支付为例,目前大多数银行的网上银行没有此项功能,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功能用的人也廖若晨星,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彼此放心。”、“不放心”,意味着交易行为的当事人互相不信任。本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省时又省钱,可客观存在的信用障碍像堵墙,让买卖双方望网兴叹!

据《河北政法报》报道,某市法院去年审结各类官司1万余宗, 经济官司占到6成多,其中的80%系“坑、蒙、拐、 骗”的“无信用人”的行为直接导致的经济纠纷。仅一家当地银行,一年当中就因追索逾期贷款不得不当了百余次原告。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透过一家法院的“案例分析”大致也可以反映出现今社会经济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社会法人之间的信用程度。

任何一个社会,当它的成员(自然人和社会法人)不讲信用,并不必为失信支付相应代价或只须支付很小代价时,信用的“贫血症”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此时,整个社会却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人际关系紧张、组织关系松弛、经济发展受阻,这或许就叫做经济学范围内的“信用成本论”?我国虽已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但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如上文讲过的‘失信’现象比比皆是。在企业信用方面,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至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在个人信用方面,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则基本属于空白。经济学家陈淮认为,12亿中国人的信用相加应该是个天文数字的资源,有利于解开经济发展的难题。但我国公民缺乏信用记载,个人信用无从谈起。令人欣慰的是,6月28日,180万上海市民率先拥有由资信公司作出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国内地个人信用制度不再是空白。7月1日开始,这个报告可以在全市15个商业银行中通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方兆本教授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信用水平的高低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用越发重要,因为很多交易都是在不见面的“虚似”环境下完成的。可见,信用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何况“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以信用为基础的网上银行何谈发展?

当然,网上银行推广的障碍绝非“信用”一个,它还与我国计算机普及率低、网民少,银行科技水平尚待提高,人们的交易习惯以及电子货币、电子结算汇兑的发育程度有关,但就当务之急来看,完善并推广类似上海的联合征信,制度无疑是首要任务之一。

网上银行别被“泡沫”绊住腿

计算机及其网络已“热”了有些年,面对一股股的热浪,面对电子商务的无限商机,银行也按捺不住悄悄加入了进来。此时,有的经济学家严肃地告诫银行:要注意“网络泡沫”。应该说专家们防患于未然的先见之明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是无可挑剔的。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肥皂和洗衣粉来洗衣服,连衣服都洗不静,空谈防止洗衣服时冒出的泡沫又有何意义呢?相反,只有制出更好的洗衣服的产品,泡沫多了才会真正达到洗净衣服的目的。比如我国刚刚起步的网上银行,它之所以没像其它“网”那样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对“泡沫”的顾虑太多,以至于我国的网上银行到此为止多数的只具备一个框架,实质性的东西很少,仅仅停留在“话题”的水平上,想找点“泡沫”都找不到。不信你可打开互联网到银行的站点上看看,互联网展示的“新经济”的无限发展空间在那里恐怕丁点位置也没有。笔者认为,网上银行发展中出现的泡沫必须也只能靠在网上银行的发展中去解决。现在的关键是大力发展银行网络,使网上银行早日进入人们的生活,惟如此,我国的银行业才能赶超世界发达银行的水平,才能抵抗住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带来的可能的冲击。

其实,我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是有基础的,第一,有用户。我国网民已达1690万,对互联网感兴趣,但因种种条件限制不能成为“专业”网民的人数恐怕至少要数倍于此。第二,有设备。现在我国的银行大多实现了系统内全市、全省、全国的计算机联网,有的还部分地实现了不同银行间的联网。银行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及其联网水平与当地其他部门相比一般来讲不是最好的也是一流的。第三,有人才。银行系统的各层次科技人才是比较多的,大多数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有专业的科技部门。就网上银行的发展而言,在我国起色不大,其原因有很多,一是受到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网民结构的限制(目前我国网民85%的是25至35岁的青年人)。二是全社会信用体系仍待完善,担心信用危机产生太多的“无头债”。三是上网会相应加大成本。四是银行要保证安全,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担心步子大了会“失足落水”。

这些担心都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怕“泡沫”太多就不用洗衣粉洗衣服,那么衣服就永远洗不干净。网上银行也是如此,网上银行发展了,与网上银行带来的可观利益相比,产生一点“泡沫”应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如果现在能做到充分的“注意”,使网上银行没有一点点“泡沫”产生是最理想的,但“金无足赤”,想使网络银行“网”上来的都是效益,可能吗?

标签:;  ;  ;  ;  ;  ;  ;  ;  ;  

不同观点的网上银行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