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研究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中小企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十年来,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岛内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台湾中小企业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为使广大读者对台湾中小企业有所了解,本文就台湾中小企业的现状与特征、优势与劣势以及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如下评介。

一、台湾中小企业的现状与特征

在台湾,衡量中小企业的标准是随着岛内经济状况变化而不断变化的。1979年,其标准为:工业的实收资本额在2000万元新台币以下,商业、服务业的营业额在2000万元新台币以下;1985年,其标准为:工业的实收资本额在4000万元新台币以下,商业、服务业的营业额在4000万元新台币以下;1995年,其标准则进一步调整为:工业实收资本额在8000万元新台币以下,服务业的营业额在8000万元新台币以下。尽管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不断变化,但它在台湾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却一直高达96%以上。仅以1993年为例,全岛企业总数为934588家,其中小企业就有901768家,占96.5%;若以全岛215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24人中就有一家中小企业和一个老板,无怪乎有人说:在岛内“三人行,必有一个老板和董事长”,可见岛内中小企业之多。

另从产业结构看,中小企业以从事服务业居多,工业次之,前者约占77%,后者约占23%,农林牧渔等业只占0.34%,微乎其微。从行业分布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9大行业,如商业、制造业、营造业、矿业和土石开采、金融保险不动产、社会服务等,其中尤以商业最高,占60%之多,制造业约占17%,个人与社会服务占9%。

从总体上看,台湾的中小企业在资本结构、就业和贸易等方面自有其与大型企业不同的特征。

(一)高负债、低积累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通常是指各项资金的来源及组成状况。由于台湾的中小企业属家族式经营,故其原始资本大都出自本人或亲朋好友的支持,以致其资本结构与大企业相比具有自有资本少、短期和民间借贷多、内部积累率较低等特点。

第一,自有资本比率低,而负债率高。企业的负债率一般是指借贷总额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的百分比。据台《中小企业白皮书》(1995年版)分析,长期以来,台湾中小企业的资本主要来源于负债。早在70-80年代,中小企业的负债率就高达70.19%[1],高于大企业59.3%的负债率。进入90年代,这种状况有增无减。据悉,1994年,中小企业的负债率曾达到250.38%[2]。很显然,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所要负担的利息越多,相应地企业破产的风险度也就越大。

第二,短期负债高于长期负债。据1994年《中小企业白皮书》中的统计资料显示,70~80年代,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比率高达88%,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而短期贷款相对缺乏稳定性,难以应付市场的冲击,无法与大企业相抗争。

第三,来自民间的借贷居多。在岛内,企业的贷款主要来自“公营”的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后者主要是通过私人关系或地下钱庄获得。长期以来,台湾的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比率一直较低,故除自有部分外,另有约30%左右的资金要向民间机构融资。其中规模越小的企业,越需在更大程度上依赖民间借贷。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体系,这势必进一步加重中小企业的额外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第四,企业自有资本中的积累率偏低。积累基金一般是指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它不仅决定企业日后的经济扩张实力,而且也是偿还债务能力的基本条件。几十年来,中小企业的平均积累率只有20%左右。很显然,若资金主要靠自身解决,而且其积累率又偏低,势必影响企业实现大规模、长远性的扩充计划,成为岛内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

(二)多样化、灵活性的就业结构。岛内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在总体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一直较高。1993年有687.8万人,占全岛就业总数的78.7%。由于中小企业多属家庭、家族式企业,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内部的就业构成上颇具特色(与大企业相比)。一般而言,大企业的员工以雇佣为主,雇工高达99%,而中小企业则不同,它包括雇主、自营作业者、无酬家属工和员工四部分。受雇员工只占60%,另外40%的就业人员属雇主、自营作业者和无酬家属工。

另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占中小企业性别构成的37%,但在服务业女性的竞争力明显高于男性。同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的薪水一般较低,1995年在制造业和商业部门的员工月薪只有3万元新台币,此外,各项福利和津贴也都远不及大企业。可以说,相对低廉的工资和勤奋的劳工无疑是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以外销为主的贸易结构。台湾的中小企业素以高度的出口导向而著称于世。台湾属海岛型经济,四面环海,资源极为贫乏,岛内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燃料等长期严重不足;另外,岛内面积小、人口少,市场容量有限,客观上需要与海外互通有无,依赖外部市场来刺激岛内的生产,否则,将难以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台湾当局长期来一直将出口导向战略放在重要地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执行着一种弱肉强食、以大挤小的政策,对“公营”和民营大企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使其在对岛内市场的占有、成本、信息、广告、商标等方面均处于优越地位。于是,众多中小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只有全力寻找海外市场,再加上当局对从事外销的企业给予免征和减征营业税等优惠措施,由此形成了“大厂主内、小厂主外”的特点。

台中小企业外销占全体企业外销的比例(%)

资料来源:台“经济部”1994年《中小企业白皮书》第418页。

二、中小企业的优劣分析

台湾中小企业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即有明显优势,又存在诸多劣势。

竞争优势明显。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1994~1997四年间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大小的调查显示,台湾经济的竞争力处在11~23位之间,属中上水平(1995年为第11位)。但不管排名如何,“台湾经济的竞争力是靠97%以上的中小企业胼手胝足,默默耕耘出来的”[3]。中小企业其自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规模小、弹性大,对市场反应灵敏。由于岛内中小企业的资本额均较小,固定资产所占比重相对也较少,且大型专用机械少,大多属于通用机械;另外,中小企业多属家族式经营,这种血缘关系客观上决定了从业人员队伍较稳定和奉献精神较高,因此,企业的管理成本较低。与此相适应,小规模经营的弹性一般较大,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灵敏,“船小好调头”,一旦发现其产品与市场有悖,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及时调整结构,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顺应外界市场快速变化之需要。

第二,生产效率高。总体而言,大企业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但真正创造市场活力的当属中小企业。在岛内,中小企业的高效率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在于中小企业主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盈利,他们把精力主要投资于企业,如遇困难,全体家族成员可自动降低甚至不计待遇,共渡难关。另一方面则在于它们内部较为紧密的分工体系。一个本来需大企业生产的复杂产品,中小企业利用精细的分工体系就可完成。据悉,台北市一家生产徽章(产品基本外销)的“大采”公司,包括老板才只有5人,但其年营业额却高300万美元。之所以有如此的高效益,关键在于该公司将冲压、电镀、上釉、抛光、装配等工序全部外包到其他10家小企业,本身只负责设计和营销。像“大采”这样的公司在台湾到处可见,已成为岛内企业运作中的一大特色。

中小企业的劣势不可忽视。在看到岛内中小企业优势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第一,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落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会使经济增长如虎添翼。然而,以劳力密集型为主的岛内中小企业,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长期以来一直不高。虽然台湾当局推动产业升级的措施近年来频频出台,但对中小企业而言似乎于事无补。90年代中期,中小企业中从事研发的家数只占7%左右,与大企业的42%比相差十分悬殊。这表明,岛内中小企业的研发基础不扎实,生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缓慢。这不仅因为中小企业的眼光短浅,存在短期利益倾向,不愿在研发上花成本;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财力有限,很难为研发工作进行长期投资;再者,人员素质的制约,则是中小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主要“瓶颈”。第二,市场行销受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自有品牌和一套自主、有序的行销体系。大企业由于实力雄厚,多以自有品牌或授权品牌销售其产品,并有自己的行销体系。而岛内中小企业则不同,很少具有自己的品牌,多以委托加工或委托设计加工的方式存在,缺少规范稳定的自主行销体系,一旦失去了订单,也就失去了行销渠道。据报道,目前台湾的中小企业在行销通路上存在的问题较多,诸如:在商情信息上取得困难、资讯量供给不足,时效性较差以及现有资讯不合时宜,缺少专门营销人才,缺少行销据点,产品生产周期过短等。克服上述问题的可行选择是从根本上注入大量技术和资金,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自创品牌,并建立起自主、有序的行销和服务网络。然而,这一切又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第三,管理水平低下。如前所述,台湾的中小企业多属家族式企业,企业老板即为一家之主,老板兼经理一身二任,各部门的主管也属家族成员或亲属,家族以外的职工则一律被看作外人。因此,对企业的管理往往成为行政的延伸。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制度势必产生下述不良后果:一是家长式统治,非民主化管理,企业的任何决定统统由一人说了算。二是合作精神差。面临竞争的严峻环境,企业间实行合作无疑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中小企业往往从家族利益出发,不仅怀疑、甚至害怕合作,怀疑和敌视其它企业。三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受家族经营所限,有才干的资深员工极少有提升的机会,薪水也有限,因而长期留下来的愿望不强,往往是在取得一定技术和经验后就离职而去,造成人才流失严重。第四,财务状况紊乱。除上述几方面的弱点外,“财务结构不健全和资金来源缺乏,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障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经营者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内缺少正规的会计制度,造成家族式企业的公私财产不分,账目极为混乱,致使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营业费用提高而还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下降等,这也正是银行(公营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台湾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尤其是近几年岛内金融风暴的冲击,素有“蚂蚁雄兵”之称的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据台“经济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5年1~8月间,岛内企业的平均退票率为0.67%,退票户数达26000余户,其中很多为中小企业开立的账户,倒闭、歇业的户数持续增加,面临着内外环境双重挑战。

(一)来自国际经贸环境变迁的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经贸环境开始出现了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趋向:

第一,区域经济集团化倾向加剧。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倾向的加剧,世界经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开通、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等,欧、美、亚太地区正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应当承认,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固然可以提高本地区内的整体资源利用率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影响力,但它对非经济组织的成员国或地区经贸的排斥力却极强,这必然会对外贸依存度极高、资源贫乏、市场有限的海岛型台湾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以外销为主轴的中小企业无疑将是直接的受害者。

第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二战以后,在区域集团化倾向加剧的同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高关税政策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经济。就连长期以来在贸易上给予台湾众多“优惠”的美国,近年来也开始抵制台湾对其出口产品,以致使以往将美国做为重要市场的台湾中小企业的元气大伤。从近几年中小企业的出口值看,虽然总量逐年递增,但其增长率却有下降之势。90年代初与80年代初相比,平均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这足以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对岛内中小企业之影响。

第三,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自60年代初台湾当局规定1美元兑换40.03元新台币以来,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而后由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压力,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在1985~1989年的4年间陡升至25.62元新台币兑换1美元,升幅近60%;进入90年代以后的5年间,新台币仍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26元新台币左右。根据国际金融的一般原理,台币升值固然有利于提高本地货币的购买力,但相对于出口贸易而言则极为不利,从而对台湾的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二)岛内经济环境恶化。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向着不利于台湾变化的同时,岛内经贸环境也出现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

第一,劳工短缺严重。在岛内,初级劳工短缺已成为经济运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早在50~60年代,台湾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者曾经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富余的初级劳动力。然而,自从80年代之后,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地价的不断上涨,农村经济生活日渐富裕,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趋于减缓;再加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1995年度的就业人口大专程度以上者逾20.6%)[5],不愿从事体力劳动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初级劳工的短缺局面,使中小企业劳力的取得难度加大。据报道,一家从事汽车零配件进口的中小企业老板曾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热诚,往往做不了几天就辞职,公司一直在训练新手,即使加薪也很难留住人。足见中小企业在招聘初级劳工上的困难程度。

第二,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员工工资的上升。随着岛内经济的发展和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求相应提高薪水的呼声日益强烈。据统计,从1990~1995年间,岛内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由2万元新台币升至3万元新台币,不仅远高于祖国大陆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工资水准,而且与港、新、韩等地相比也略胜一筹。工资上涨的直接结果必然加大厂商的营运成本。其二是地价上涨。由于岛内人多地少,且实行土地私有,因此,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价格势必提高,加上财团的炒作,岛内的地价不断上涨。1993年时,台湾工业开发区的地价一般在2000~3000元(人民币)一平米,时隔2年,1995年台北市信义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即升至每平方米6万元(人民币)的巨大数字,这势必增大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三是环保意识的增强。长期以来,由于岛内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和环保问题,以致于城市污染严重,空气和水都受到极大影响,正如岛内学者所指出的,一个原本“美丽的岛屿开始变成了污染岛”。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人逐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强烈要求企业要对环保问题负责,这就迫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增加处理环境污染的开支。这样,台湾的中小企业不可能再将处理环境污染的成本推给社会,而必须增加企业相应环保费用。

总之,岛内的中小企业已面临着一系列内外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当局和业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四、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路

中小企业要想在迅速发展变化的岛内外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台湾当局的大力扶持。

(一)台湾当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辅导政策”。面对一系列内忧外困的经济环境变化,岛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经济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官员甚至发出了“台湾的中小企业向何处去?”[4]的疑问。为了适应客观经济形势变化之需要,台湾当局近年来对中小企业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于1991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辅之以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公平交易法等配套做法,旨在推动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改善经营规模及生产方法、生产自动化改造和防治污染等,以便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力入手,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全面产业升级。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下几方面:一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推动办理专案贷款;二是进行生产技术辅导;三是进行市场行销辅导等。上述措施的实施,都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岛内业界有关进一步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呼声的高涨,台湾当局于1994年开始着手修订已公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参照美国已行多年的“法规调试法案”,规定各级机关在修订中小企业有关法规时,应衡量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及特征,并应定期检讨所主管的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规,评估中小企业的适应能力及影响,从而有效发挥该《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

(二)企业成立“中卫体系”,走联合之路。“中卫体系”指的是中心卫星工厂制度。以最终装配厂、出口贸易商、整厂输出型企业等为核心的中心厂,与零组件制造厂、下游加工厂、成品组装等配套企业结合,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生产组织体系,其优点表现在:一方面,处于体系内的中小企业可借此而获得稳定订单,免除产品行销上的困扰;另一方面,企业可遵循经营、管理、生产三同步的原则来自觉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其运作效率。80年代初,台当局已开始提出“中卫体系”的设想,但因中心厂与卫星厂之间的诸多矛盾而搁浅。随着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加强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实行“中卫体系”无疑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据悉,1994年上半年,岛内已建成了包括汽车、机车、自行车、电子、家电等23个产业,连结2075家工厂在内的139个“中卫体系”,另有专业贸易、整厂输出等行业的近10个体系正在筹建中。这说明,实行中卫体系虽然有不少困难,但仍将是今后中小企业的可行选择。

(三)向海外发展。就现状看,中小企业要摆脱困境,重振雄风,不仅需要当局救助,更需要“自救”,而其中实行大举移向海外的战略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自救措施,利用东南亚和祖国大陆等地的劳力、原材料及市场等优势,拓展相对广阔的生存空间。目前,台湾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资本输出地之一,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最多。而涌向祖国大陆地区的台商亦多属中小企业。这支积极活跃在海外市场的“庞大队伍”今后仍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台“经济部”1994年《中小企业白皮书》1995年版。

[2]台《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7年第3期。

[3]、[4]台《联合报》1995年9月27日第11版。

[5]台《经济日报》1996年6月1日7第13版。

标签:;  ;  ;  ;  ;  ;  ;  ;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研究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