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论文_刘钊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论文_刘钊

身份证号码:12010319850203XXXX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经济水平得到很大进步与提升,作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是现代制造业重要内容的注塑模具业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消费需求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模具产品的需求也变得更高,推动了注塑模具业的繁荣。为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及实力,企业必须重视注塑模具在产品设计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不足,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和改进。还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将制造产品的过程标准化,构建出有利于整体生产环节的标准化体系,并利用到生产过程,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与成本的冲突,加快注塑模具行业发展的整体步伐。

关键词: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标准化体系

1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作用

1.1应对生产过程中时间与质量的冲突问题

注塑模具行业当前最突出的不足表现为质量和成本的冲突问题。由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普遍的赶工状态,为迎合市场需求多数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都出现时间不足的问题,而时间冲突也就不能对其质量做出保证,易造成求量不求质的状况。然而,要真正做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质量问题上不能马虎,必须把好关,因此只有将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两大环节做到标准化,才有可能最大化的解决时间与质量的冲突。实现设计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能够有效缩短制造时间的,作品的设计做到标准化、专业化,产品的后期制造就能够将其作为有效参考,依据设计理念进行生产制造,实现生产制造的高效率,既能保证生产质量,又能减少生产时间,成功地将时间与质量的冲突问题化解。

1.2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注塑模具设计及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一般指在生产时做好与之相对应的,能够有利于生产设计的合理技术规程、标准方法等,并且把该规程与方法于注塑模具的设计环节与生产环节相融合,实现规程与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而企业要确立在激烈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需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一套技术规程和标准规章。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让企业的设计部门有标准的设计指引,形成相应的设计理念,实现设计环节的科学性,有序性。设计环节的标准化直接影响产品生产制造环节是否高效合理,产品生产过程的高效化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赢得更大的收益,也就能提高其在行业竞争中的实力。

2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

2.1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参数化图库

在CAD软件基础上,再次进行开发以增强适应企业发展的功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有必要在CAD基础上结合Pro/E软件进行二次结合,进而建立注塑模具零件库。应对零部件产品进行编码的分类,同时应具备检索与搜集零件设计、工艺信息等的基础功能。运用技术分类,实现同一类子模具以及有关因素可遵循一定规律,进而开展结构要素以及零部件的标准化执行工作。对于结构类型的零部件而言,虽具有国家标准,但尚未能进行统一。笔者以为,利用零件尺寸作为参数,以及技术参数的表混,当参数发生变化时,零件的形状以及属性也将发生一定变化。便能够建立零件的模具库,用户只需要将必要的参数输入进去,就能够实现对其的调取与检索。

2.2建立参数化图库

1)编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CAD系统所提供的计算机语言,编制出能够形成相应结构的相同图形的绘制软件。利用该数据库以实现查询,传送等基本功能,最后生成相应的图形。该种方法具有针对性、可靠性等优势。能够处理任何关系复杂的图形,且所占用的系统资源相对也较少。由于图形局部的修改能力较差,若想要改动则需要重新启动原有程序,对现有图库的维护性交叉。变成工作量相当之大,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方可完成。开发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语言,还要具备程序调试技能。这样一个程序的编制时间需要经历编辑、编译、连接、运行等多个环节,并进行反复验证。二次开发时间相对较长。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常采用该种方法,目前已不多见。2)作图法。利用CAD系统所提供的造型功能以及参数化功能,在原有图形基础上进行参数化模型的建立。这种方法可利用记录参数以及图形参数化的过程进而建立参数图形,相关约束在作图的进程中便能够实现自行记录。为新一组参数提供相应新图形,有效克服的图形复杂性的制约。利用该种方式能够建立起十分复杂的约束关系,也能够实现对任何图形的建立过程。具有简易型与通用性的优势。建立者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建库的过程,便能够实现自身需求。

3实现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标准化

3.1注塑成型技术在注塑模具设计生产中的运用

注塑成型是现在普遍用于塑料加工生产的方法,从19世纪末开始,该技术逐渐被应用,如今成为塑料加工生产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热塑性塑料以及其他热固性塑料的加工生产。注塑成型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塑料的各种加工,塑造成不同形状,实现注塑模具加工对于精度及品质要求的满足。积极将此技术充分运用到注塑模具的设计与产品生产中、能更好地实现产品制造,有利于产品制造的标准化。

3.2并行工程基础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并行工程背景下,各类模具生产均走上了以快速生产为标准的模式,模具企业为了满足工期的需求,也纷纷将“并行”这一概念与自身企业的生产设计相融合,将企业的设计、生产、以及后期销售等多种分工实现并行,进一步提高企业原有生产模式,对于模具的制造具有良好作用。对于模具生产而言,模具的标准化设计就是以实现并行工程作为基础,实现其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将数据库进行统一,将文件传输格式进行调整,并且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交流沟通和共享,推动生产加工向高速、高质方向发展。

3.3实现各个环节明确分工,流程分布的标准化

(1)在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应当领取工艺设计任务,做好设计工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生产的可操作性,设计人性化,符合消费者需求及方便加工操作,做好设计的分配,将各个步骤落实。(2)工艺部门在完成产品制作后,要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确认产品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将工艺规程信息发给生产部门,并及时总结分析生产部门的反馈。

结论

先进的制造技术正不断改变我国制造行业的产品结构以及生产过程,对注塑模具也存在较大影响。现代企业应借助已有软件,实现满足自身需求的二次开发,进而在短期内实现大量模具的生产、销售,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郭辰光,李威力,李源.打印机小型三层齿轮注塑模具设计[J].塑料工业,2015,43(4):61-63+68.

[2]张国鹏,王坤,田忠江.基于ANSYS的台灯罩注塑模具的模拟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4):43.

论文作者:刘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论文_刘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