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陶永辉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陶永辉

黑龙江华睿国土资源研究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用地逐渐增大,因此对于土地的利用情况也是处在频繁的变化当中。那么如果能够及时的掌握土地的信息和一些变化,也有助于快速的掌握城市中的土地情况,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作用;应用

引言

要对土地进行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实时监测是指要确保土地使用的合理、高效,还要掌握土地的变化趋势。地理信息系统(GIS)这项技术为空间数据组织、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适宜用来管理土地资源,并进行数据检测,而且还拥有强大的制图功能。合理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掌握城市用地规模和结构的一种高速有效的手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的状况、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条件的状况等。进行监测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2、产生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2年Tomlinson提出利用数字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到了1972年,CGIS全面投入运行与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它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20世纪60年代的开拓发展阶段:从开始用于地图量算、分析和制作到针对主机和外设开发,但是算法比较粗糙,图形功能有限。第二,20世纪70年代的巩固阶段:这个时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扫描输入技术出现,但图形功能扩展不大,数据管理能力较小。第三,20世纪80年代的突破阶段: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并普及,GIS也趋见成熟。第四,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化阶段: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深入到各行业乃至家庭,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帮手。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

1、地籍信息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籍信息的管理体现在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权属管理(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附着物信息(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文档信息(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和图形信息(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完成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为地籍管理提供依据,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手段。在城乡地籍管理领域,建立地籍管理系统、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时域地籍信息系统、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由于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因此需要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实时更新机制,既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又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土地利用调查以及动态监测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结合,获取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及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的土地评价分析,利用专家们的知识与学问研究,建立土地利用决策模型,辅助土地利用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地执法监察

土地执法监察有一下几项内容,分别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和检查,并且对违法者要依法进行有效的制裁。要是具体来讲,又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要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是否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监察。二是要对土地所有者以及土地使用者,要依法监督检查他们是否依法合理的利用了土地。应该要预防和制止一切违法占地以及侵害土地合法权益的一些行为。

在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3S技术构建的执法监察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执法监测的水平。这样,土地利用监测系统就可以将违法用地的发现、定性以及查处的整个过程融合为一体。并且还可以利用精确可靠的GPS的手持设备,以此来完成对违法用地的发现并且可以实时传输一些有效的信息,这样可以用来接受社会的广泛的督察。

4、土地评估、规划及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空间叠加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和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质量和适宜性进行更好的评估,在进行评估的时候相关的评估等级指标也是可以获得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已经获得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时候,可以对土地农作物以及草场中的预计产量进行预算,通过运算可以对土地的潜在生产潜力进行预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和人们生活中需要的粮食产量进行结合,对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进行预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人们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所需要的信息就是一些预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分析,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是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的。

5、土地资源详查

所谓土地详查,是指依照国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作为标准,以地形圈、航空相片等作为基础的资料、对土地的分布、利用类型等进行系统图详细地查明。作为获取土地利用详细信息的途径。而3S技术有着高效、实时等特征,因而在土地调查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基于GPS定位,通过对航空相片扫描以及数字化的处理,并通过GIS技术完成土地面积量算、表格统计、坡度图绘制等工作;基于ArcGIS统计土地分类面积,能够轻松实现土地面积统一,具备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展望

GIS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去更深入地了解土地以及其属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为了实现有效的土地管理,生产数字化形式的数据是必须的,但不是充分的,迄今为止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的问题也安置好才是问题的本质。只有所有内在的问题被克服,才能带来巨大的收益。那些寻求房屋搬迁的私人居民将会把他们的财产安置得更容易符合他们的需求,而这种财产转让也比较廉价和安全。规划者会发现很容易找到发展的合适用地并测定出使用上的限制。对有特殊影响的场所会有明确的保护。房产发展商和投资者在分析场所时将会更放心,而银行和其他抵押贷款机构也会到土地和财产价值的更多信息,因而降低发放贷款的风险。建筑师和建造者将会有更确定、更详细的有关场所的信息。政府也能更公平地对土地和财产征税,并在有竞争性的土地利用提案面前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结语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及未来科学管理土地信息、合理编制土地规划的有效手段,它以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本文设计的系统集成了组件式GIS、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到系统实现等流程进行了阐述,实现了土地信息的科学管理,并使得土地的规划实施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钟耳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R],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2】杨莉莉,高茜.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学报,2013,18.

【3】倪用心,张建南.GIS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0.

论文作者:陶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陶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