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口语训练不容忽视论文_苏惠英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训练不容忽视论文_苏惠英

苏惠英

摘要:“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口语表达困难的情况,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把课改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农村初中生;口语训练;具体办法

“想说不一定敢说,敢说不一定能说,能说不一定会说。”这是当今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或说话未曾开口就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话能出口,但眼看脚尖,声如蚊鸣;或说话如放机关枪,听者很难明白他说了什么;或话未曾出口,身体摇晃不止,说态很不自然;或说速缓慢、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等等。这样造成提问“卡壳”者有之,引得哄堂大笑者有之,往往使很顺利地讲课,因此而被迫中断,所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是语文教学长期缺乏口语训练的结果。

那么,要改变上述被动局面,让初中生敢说、想说、能说、会说,具有流畅、条理、生动的表达能力,有哪些具体办法呢?

一、扫除心理障碍——做到敢说

学生不敢说的原因主要来自心理因素——恐惧感和自卑感。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即使最著名的演讲家,开始也难免出现紧张情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他“初次站起来对众人说话时,感到嘴里像被塞满了棉花,脉博跳得像争夺银杯赛跑时一样快。”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要区别不同年级学生以及同班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问题难度和提出表达要求。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说的内容,把握说的思维逻辑,对学生说的结果评价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尽量把握说得正确的地方,恰当肯定说的成绩,并注意对学生基础好、中、差的区别量度。应该认识到有些虽没有说正确,但只要有勇气说出口,本身就是一次成功。同时应利用有声和无声的语言对学生给予及时鼓励,传递对学生信任的信息。

二、营造说话的氛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不得不说”到“我要说”

营造良好的说话氛围,应从新生入学开始

首先,开学初1—10周,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朗读,内容不限,但要求:姿态大方(不抓耳挠腮低头弯腰);声音响亮(以全班同学都听得清为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意境,积累语感 ,陶冶性情,促进思维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学生能大大方方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入训练第二步:讲故事。每节课前5分钟请1—2位同学到讲台上讲故事(以座次为序),可讲成语故事,小笑话等。

其三,设计一些轻松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比如:假如你能活上150岁,但永远没有青春,你愿意吗?给你月薪1万元,但不准再看任何一场足球比赛,你做得到吗?如果你在“泰坦尼克”号上,面对那场巨大的灾难,你会做些什么?100年后,世界会比现在更糟糕还是更美好?如果书房着火,时间只能抢救一本书,你会抢哪一本?假如可以改变童年时代的生活,你希望以身试法什么?面对诸如此类的话题,学生们总会感到言犹未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分钟也能掀起一个小高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在“敢说”的基础上,有了说的冲动,说的欲望。

三、积累知识,做到“能说会道”

学生想说敢说,却往往不能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知识不够丰富、词汇贫乏,没有占有从多方面说明问题的材料,使得底气不足。而出众的口才是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紧密相关的。

1.读书学习,丰富词汇

古人云:“胸有语库,文章才能生辉。”同样,胸存语库,说话才能生色,巧妇有了米,还怕做不成饭吗?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必须多读书,特别是接受文学的洗礼,要多读多背多记。朗读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力,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强词汇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正是这个道理,要想出口成章,朗读,记忆是把说话好的一个条件。

2.深入生活,增长知识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向书本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沸腾的生活中去,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让他们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有些人谈天说地,说古论今,滔滔不绝,这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说起话来内容丰富。

刘国正先生说:“语言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学生语言的贫乏将可能造成表达上的困难,说话时会就像溪水一样断了源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中学生口语的训练,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的素养,以适应未来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

[2]翟启明.中学语文教育学[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3]刘永康.语文教学探索索引[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仙湖镇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530106

论文作者:苏惠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5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训练不容忽视论文_苏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