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_方少曼

方少曼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深圳 5180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遥感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遥感已经成为国际上获得环境信息与地球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多尺度、多平台、速度快以及动态监测的特点。遥感通过采集、处理与应用各种数据与信息,实现了对全球的监测与观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概述了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意义,并探析了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多遥感信息;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具体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遥感数据的获得越来越方便,同时对多源遥感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环境保护中,还可以用于环境管理与监测中。我国对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在植被生态环境、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意义

遥感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不仅应用了地学分析与数学方法,还应用了物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宏观尺度下的各种环境问题。当下,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计算方法与遥感处理技术越发成熟,数据源越来越丰富。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植被生态环境遥感可以对植被生态环境进行立体性的、大面积的研究。植被生态环境遥感实现了人们对植被生态环境的宏观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地面监测中的阻碍问题与限制问题,人们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各种植被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象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另外,植被生态环境遥感还可以对大范围的植被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现象进行观察与监测。

其次,应用遥感技术可以高效率的获得大量的信息。这是遥感技术独有的优势,同时也是人们重视与广泛应用它的原因。遥感信息不仅对建立数据模型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将大范围的植被要素信息全面而又充分的反映出来。

最后,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获得其他技术不能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另外,遥感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的研究,还可以在各种地面作业难的地区进行应用。比如对海洋、冰川、沙漠、原始森林以及高寒地区等地的植被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研究。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在动态研究中应用。要想获得某个区域内最精确、最新的生态环境动态信息与资料,只要利用遥感技术对这个地区进行反复成像即可。遥感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对大区域的植被生态环境实现周期性的研究与观察。

二、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给人们提供连续性的、重复性的以及全球性的地球数据。遥感本底值研究是地面参数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遥感技术应用于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建立本底值可以对植被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现象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研究。遥感本底值的建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本底值建立前期准备

本底值建立前需要先进行以下四项内容,即形成综合评价影像、确定遥感本底值等级、预处理指数以及统计指数。

第一,形成综合评价影像。专题处理遥感,然后得到相应的遥感指数。遥感指数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土壤亮度指数(TMB、GRABS、NDSI)、湿度指数(TMW、MI、NDMI)、温度指数(Ts)以及植被指数(RVI、TMG、ARVI、NDVI)。气象数据包括年蒸发量、年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气温等;地形数据包括坡度与海拔高程。结合数据特点与评价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专题,对其进行叠加然后得到综合评价影像。

第二,确定遥感本底值的等级。先确定一个标准区的遥感本底值与因子值,然后结合参考影像与野外调查的结果,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将要研究的区域其植被生态环境的遥感本底值分为不同的等级。

第三,预处理指数。对指数进行预处理的步骤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标准化处理,一个是线性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目的是让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与遥感指数之间存在可比性。并不是所有的指数都与遥感本底值存在线性关系,因此,要对那些没有线性关系的指数进行处理,使其线性化。

第四,统计指数。打开标准区的影像,即可得到相应的统计信息。

(二)建立遥感本底值模型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第二个步骤是建立模型。第一,评价指标的确定。很多指数的要素是一样的,且指数间的联系也非常的紧密。为了简化信息数据,结合遥感本底值与不同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从同一类的指数中选出相关系数最大的指数来作为此类要素的代表指数参与指标评价。比如选出参与评价的植被指数,将遥感本底值与RVI、TMG以及NDVI等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选出最大系数的指数来参与评价。第二,建立模型。要想建立遥感评价模型,需要先确定指数对研究区域内的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比重,可以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确定比重。

(三)获得图像,校正结果

遥感本底值图像的获得与野外校正是遥感本底值建立的最后两个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遥感本底值图像的获得。将模型中的权重带入到特定的影像中,然后对其进行运算即可得到一个图像。这个图像就是本底值图像。然后结合不同的等级要求,将所获得的本底值图像进行等级划分,就可以得到质量等级图。第二,野外校正。首先将实地勘察的结果与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若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则需要对参数与模型进行修改,最后形成遥感监测路线与体系。遥感技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遥感监测技术流程

结语:

遥感技术对植被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的补充地面植被生态环境监测的不足,还可以为人们对植被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与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多源遥感信息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植被生态环境现象的了解,还有助于人们了解与研究植被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江振蓝.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潘倩,周春兰,徐亮.多源遥感信息在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4).

[3]李新芝.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区植被信息监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

[4]刘玉洁,杨忠东.MODIs遥感信息处理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方少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浅析多源遥感信息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_方少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