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与新趋势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国外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与新趋势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国外企业管理学的历史演变与新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学论文,新动向论文,国外论文,历史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企业诞生至今可以用五个历史阶段来概括,企业管理理论则是适应这五个阶段而发展变化的。从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和普及,到大企业体制、多角化、跨国化、事业重构运动、企业重塑思潮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理论。目前国外企业管理学所关注的最新课题,基本上是以企业重塑思潮为主线的。其中矛盾管理理论、企业范式转换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对研究我国企业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而反向思维式研究中的忘却理论、失败研究、边围创新、过度行为和偶然性等研究,也将以其独特的立场和观点给我们以崭新的知性刺激。

【关键词】 大企业体制 企业重塑 代理理论 企业成长论 矛盾管理理论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正在走向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新阶段。研究国外企业管理学的历史演变、新动向以及变革的主要经验,对借鉴外国经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是大有禅益的。

一、国外企业管理学的历史演变

纵观国外企业管理学的长期历史演变,可以说主要是企业成长和与企业成长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企业成长包括两个方面,即量的扩张和质的变革。量的扩张指经营资源的单纯增加,比如销售额的增加,利润额的增加,人员的增加等。质的变革指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与管理的创新。质的变革非常重要,即所谓一个企业不一定总是变得更大,但必须变得更好。

现代企业诞生至今,基本上可以用五个历史阶段来概括,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出现。

1.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和普及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是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大约50年,这是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与普及的时期。最初的变革主要发生在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以后逐渐扩展到北美、亚洲等地。股份公司制度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实行了有限责任制度,创造了法人组织这一现代组织形式;二是实现了一股一票的股东平等和股东大会中少数服从多数的现代组织原则。

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的主导理论集中在企业论或企业制度论方面,提出了营利企业、企业家、所有与经营的分离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凡勃仑等人甚至认为,现代经济理论必须是研究包括企业动机、目的、方法、效果在内的企业行为的理论。

2.大企业体制阶段

这一阶段是大概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也有50年。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克服了制约企业扩张的人为界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又为企业组织的巨型化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现代企业发展初期的西欧国家中,普遍产生了残酷剥削工人、催残女工和童工身体健康等问题,因而在这些国家,“企业性恶”论调比较流行。因此,现代企业的继续发展,在西欧受到了较大制约,而转移到了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特别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的重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战后,出现了汽车、石油、化学、钢铁等行业的扩大生产。进入20世纪,在美国企业的带领下,现代企业开始走向“大企业体制”的新时期。

大企业体制的基础是三个大量,即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和大量消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由于忙于恢复生产,市场需求量很大,按当时现有的生产能力,开足马力也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因而出现了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和大量消费。尤其是使未遭战争破坏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暂时的繁荣时期。当时,对企业来讲,只要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就不愁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形势下,“规模经济”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企业成长的主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就是研究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实行最优规模的理论。

这一时期,同“规模经济”理论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以提高企业内部生产效率为中心;(2)以基层和专业(功能)性管理为重点。主要管理理论有以研究提高生产效率为主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工业工程(IE)。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应该属于生产组织理论。30年代兴起50年代得到发展的行为科学,也是研究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的重要理论。

3.企业多角化、跨国化发展阶段

由于规模扩张的有限性,企业为了盈利最大化,实行跨行业参入和兼并、多角化经营、跨国化发展。这在60年末70年代初非常盛行,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总之,到了60年代后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不断增加的产品越来越面临着原有销售市场相对饱和的威胁;另一方面,原来落后的国家,包括战败国日本和西德的生产追了上来,市场就更加紧张,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方面,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涌现,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这样,企业为尽量维持高速成长和减少资金风险,其扩张范围已不在单纯局限于某一行业之内。工业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跨行业投资和兼并、收购不同行业企业,经营多个行业、控制多个事业单位的巨象型企业在这一时期成为企业的典型形式。同时,国境线也为企业的飞速发展所突破,大企业的触角在全球蔓延,拥有多重国籍的跨国公司也兴盛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管理理论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企业要把了解、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的市场,扩展企业经营范围,以及利用好企业经营资源,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同时,多角化经营,也必然对同以往“规模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提出挑战,因为它们不能回答多角化的企业如何处理多种事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管理问题。因而,经营战略理论就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管理理论。二是由于企业环境复杂多变,如果企业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会失败。因而,企业内生产效率固然重要,但获得经营成功的首要问题,是适应环境变化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只有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才有意义。战略决策属于高层管理问题。因此,企业管理的重心就逐渐由基层转向高层,由专业(功能)性管理转向综合性(总体、全局性)管理。

这一时期的主要管理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和权变理论。

4.事业重构运动阶段

这主要存在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如果说企业追求多角化和跨国化依然是“大的就是好的”这一思路的延续的话,那么,事业重构运动的出现则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大转轨。企业的事业重构不同于单纯的多角化经营,新事业的增加往往与旧事业的放弃同时进行,使企业的事业结构保持在一种经常的“优化状态”。

例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它是一个跨行业、全球性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多元化,横跨13个行业领域。该公司于80年代前期,根据“独一无二”的产品战略目标,即公司的产品要在全球、全美占第一、第二,集中调整事业结构,发展“独一无二”的高科技产品,将不能争取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改进而成为第一、第二者卖掉或关闭,并且将出售生产线和业务部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发展有前途的事业部,特别集中在高科技和高效益的产品和业务的研究开发和扩大生产上。同时,还兼并和购买其他公司的生产线或业务,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

又如,有的公司强调实行“关联多样化”,就是要求经营的事业,或者有共同的市场、或者有生产类似的产品、或者使用类似的技术,把同原有事业没有关联的经营单位卖掉,通过调整经营范围,提高竞争能力。

事业重构运动出现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单纯追求扩张迫使企业利润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因而所有者强化了对企业行为的利润制约力度。在此之前,随着股份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的提高,企业行为和经营目标越来越为经营者所左右,“扩张第一”的经营者目标变成了企业目标。这一倾向在初期时,曾带来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同时增长,但到了后期,由于世界范围的市场开拓已基本完成,企业扩张前景明显看坏,加之新兴工业国家参入竞争,因而促使扩张率与利润率之间出现矛盾并迅速激化。所有者的压力使经营者开始在扩张和利润两个目标之间追求协调。因此,考虑和规划经营资源的整体结构问题和应变问题成为经营者的重要课题,研究企业如何从原有事业领域撤退的理论也应运而生。这预示着以往那种单纯规模扩张的思路已基本走到了尽头。

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有网络组织理论和企业集团理论等,其有关企业分化和中间组织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一阶段企业文化论也取得了相当的发展。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借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随着企业文化的兴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领导艺术等被大力提倡和赞扬。许多人认为“战略加文化等于卓越”。

5.企业重塑思潮阶段

进入90年代,美日等国开始对一百多年来曾对经济和企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股份公司制度提出疑问。由于一部分经营者妄权专断和世袭等问题的出现,股东的反攻夺权、要求改革董事会的呼声迭起。出现了反股份公司,反企业本位等多种观点。另一方面人们还感到,仅仅企业内部的事业重构运动似乎已难以解决现代企业面对的发展课题,开始思索如何才能使企业完成一次根本的革命。这两方面的要求,促使了企业重塑思潮的诞生,使企业管理学的革新又回到了企业整体的层次。这就是restructure到reengineering的思路大转换。

因为时间较短,有关企业重塑的理论还处于创始阶段,所以要断定这一阶段的主导理论比较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它叫一种思潮。但这一思潮中有两大支流却是明显的,一是有关企业制度创新,一是有关企业成长创新。

150年前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普及,是对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它为企业的高速成长和扩张提供了制度性条件,其后很长时期基本上没有再对企业制度提出过明确的置疑,显示了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极大包容性。但90年代以来,反股份公司,反企业本位等观点的出现,使现代企业制度进入了创新阶段。

问题大概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一企业管理学的中心课题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来,实践和理论大都集中在如何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达到彻底分离的思路之上,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经营者的地位,使企业发展能尽可能地摆脱所有者的制约。而现在,单纯追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开始受到怀疑。在现阶段,考虑两者的关系已不仅仅是分离,更不是分离得越彻底越好。反过来,也不是要简单地回归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最重要的应该是探求两者的结合形式。

其实,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普遍采取了股份公司这一法律形式,但在所有与经营的关系处理上,却本来就非只有一种模式,至少存在着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模式。其各有优点又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因此,要想在企业制度一般理论上有一个突破很不容易。依笔者之见,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有可能成为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理论之一。

代理理论把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用一种法律概念即“本人一代理人”的概念来表示,并把研究焦点放在如何解决两者矛盾的机制之上。这一立脚点既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结合”的新古典派企业理论,也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的经营者派企业理论。代理理论把企业看做一个由签订着一系列代理契约的人所形成的组织体,分析的焦点是企业的内在均衡过程。它一方面重视投资风险负担与经营决策职能的分离,另一方面又强调代理关系的存在,重视对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制约机制,因此具有折衷的色彩。除了代理这一核心概念之外,信息的非对称性、逆选择、道德危险等构成了代理理论的独特概念体系。

代理理论研究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主要涉及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现代企业成长所面临的全部主要课题。对于现代企业的成长,不只是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模式,还包括如何认识个别企业的个别问题,如何才能推动企业重塑等等课题。涉及这些课题研究的有范式革新论、企业成长论等理论,其观点独特,也颇有理论新意。

范式(paradigm)革新论,是研究如何认识和变革原有范式,并建立新范式的机制的理论。现代大企业普遍患有保守、官僚、低效率等“大企业病”,范式革新论则针对其病状提出了反常识思考、价值联锁重组、创造性破坏、范例的重要性、知识的共有、企业的自我革新等一系列概念,力图有效解决这一顽症。

企业成长论虽然并非90年代才出现的新理论,但其以经营资源及其结合形式的变化为主线,兼顾到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两个侧面,不断地推出新的理论观点,因而一直是领导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企业成长论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动态,按照经营资源的变化形式指出现代企业的成长分为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按照经营资源的取得方式又分为内在成长(自我蓄积)和外在成长(M&A),而这些成长既是企业的经济目标刺激的结果,同时又为这些经济目标所制约。企业成长论指出企业内存在着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多样化经济和革新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形式——复合经济。认为企业是个可持续成长的组织体,其内部蓄积的经营资源中永远有一部分是未利用资源,未利用资源使资源间产生不均衡即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企业不断发展、革新的原动力。企业制度的革新也好、经营资源的配置管理也好,最终是要使这种原动力得以释放,换句我们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解放和不断解放企业的生产力。

企业重塑思潮的兴起,触及到了企业管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这似乎预示着现代企业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期,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也要来一场大革命。

二、国外企业管理学的新动向

目前国外企业管理学所关注的理论新课题,基本上是以企业重塑思潮为主线的。企业重塑思潮实际上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革新理论。从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现代企业的发展首先经历了制度革新,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技术革新、产品革新、事业革新,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今天,革新又开始向包括制度在内的企业整体革新的方向转变,这是革新层次的不断提高和革新内涵的不断深化。

最新企业管理学有关企业重塑的主要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矛盾管理理论

“矛盾理论”是我们认识和研究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前进的。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及其管理发展的动力。前面讲的国外企业管理学演变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企业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始终充满着矛盾运动。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有些矛盾解决了或缓和了,有些矛盾发生了或者激化了,因而,发展过程就显出了阶段性。

矛盾管理论提出了一些矛盾必然产生的独特原因。第一是环境中存在着破坏企业均衡的力量。比如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竞争条件总在不断变化。第二是企业成功的本身会带来新的矛盾。如某高档商品企业随着扩大市场占有率战略的成功,会使其高档商品逐渐降低档次。经营的成功会使企业规模扩大,而扩大了的企业又会使以往的经营战略失效。长期的成功还可能使干部员工失去过去那种工作热情,容易变得粗心、松懈,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变得迟钝等。第三是给企业带来矛盾的是人的学习能力。人们通过日常的工作,会不断地获得各种信息和技能,不断地改变着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这是个不可避免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在丰富企业经营资源的同时也制造着新的矛盾,一个人刚接触一个新工作时干劲十足,时间长了反倒感觉枯燥无味,即是学习过程使其能力与工作量、工作难度之间产生了矛盾所致。

矛盾管理论不仅针对企业实际,而且针对企业管理理论本身发展提出了辩证思考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管理理论研究中,人们创造了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比如战略,有计划的战略对立于随机应变战略;组织,精练单兵组织对立于集体作战组织;系统,命令式系统对立于自主式系统;领导行为,管理式领导对立于诱导式领导;部门管理原则,部门第一原则对立于个人第一原则;成果评价,硬性指标对立于柔性指针;竞争能力,最强能力对立于最灵活能力。一般人们认为应该两者兼顾,但实际上往往把它们当作不能调和的“两难”或必须解决的“麻烦”来看待。而矛盾管理论则认为,如果把企业体放在时间维中并从整体研究的话,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恰恰是人们对企业的不同侧面的观察分析的结果。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企业特性,是现实中推动企业成长的动力,反映这些企业特性的概念,又是推动管理理论发展的动力。矛盾管理论常用的分析方法,已经不是二分法而是更复杂的四分法。

2.企业范式转换理论和再生论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范式转换,范式转换理论是托马斯·库恩有关科学革命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企业范式指的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关于企业自身、企业环境、企业中劳动着的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核心人物及多数人所拥有的正统的东西。

范式转换理论认为,到了一定阶段,企业原来的范式就必须转换,但这种转换是很难的,特别是在原来范式上取得较大成功的企业就更难了。为此,该理论提出了范式转换四阶段——(1)领导干部的发动,(2)中层干部的突击,(3)变革的连锁反应,(4)新范式阵脚的加固。这非常近似战争理论和群众运动论的模式。

与企业范式转换理论密接相关的是企业再生论。企业再生是指企业原有主力事业老化时,为了恢复企业的成长力而进行的,通过新的战略思想激发旧事业的活力,或开发新事业的过程。这一理论研究了如何才能及时察觉企业的老化征兆,并提出了企业再生过程的四个阶段——(1)老化的认识,(2)战略式学习,(3)战略再设计,和(4)变革的扩大再生产。

目前风行于美国、日本企业的reengineering(业务的根本革新)运动,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企业范式转换。其认为现代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缺少预见能力和变革能力,因而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减肥裁员而是如何培养对未来的洞察力战略的实施能力。其将reengineering看做一场改变企业成员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文化大革命”。这场革命开始于领导的号令发动。领导的重要任务是发挥其预见能力,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就在企业内酿成危机氛围,设定挑战性的高目标,争取带激励性的大成果。

3.反向思维式研究

反向思维式研究近年来盛行于管理学界,其代表性的研究有忘却理论、失败研究、边围创新研究、过渡行为研究、偶然性研究等。

忘却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反向思维式研究。企业成长和创新离不开全体成员的不断学习和由此而来的能力提高,这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但是,忘却理论的研究却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带个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形成,这种带个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会形成一个定式,阻碍更新知识和更新思维方式的再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种“带个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具有难消去性。一个人学习容易忘却难。因此,企业创新必须重视研究忘却,其“不忘不学”的观点则比较接近我们熟悉的“不破不立”。忘却理论提出了不少有效忘却的方法。例如,国外留学置其于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封闭式大强度训练、制造危机唤起本能等等。

失败研究的角度也是反向式思维。我们经常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日常生活中“成功是失败之母”的事例也到处可见,不过这都是一种哲学性思考。而失败研究进一步对失败率、失败的正效应做了具体研究。比如,有研究成果证明,在美国,新技术创造开发的失败率平均在99.4%。当这一数值高到99.45%时,美国经济就转向衰退,低到99.35%时,则转向繁荣。其他一些研究指出日本大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失败率在70%。这些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有关失败管理的技巧。所谓失败管理并不仅仅是研究失败后的对策,而是第一,形成不畏失败勇于创新的组织文化;第二,评价制度采用加分原则而非减分原则;第三,形成从失败过程的意外事件中吸取教训的全体组织学习制度,不要只停留在个人和部门的学习之上,等等。

边围创新研究却抓住了企业成长中的另一些现象,即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创造往往不是产生于核心企业,而是实力不强、资源不足的边围中小企业,不是产生于中心地区,而是边围地区的现象。这一理论研究的现象其实在我国也非常明显。如中国革命的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经济改革也是开始于农村地区,城市经济的改革又是深圳、广州成功于上海、北京,乡镇、三资企业的体制创新快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等等。边围创新理论集中于对企业事例的分析,研究了边围企业的创新性源泉及其管理方式。例如,美日的大企业一边维持大企业的形象,一边又在边围设立众多的小企业,或在内部设立创新部门,以图培养“起业家”,并借边围产生的活力激发企业中枢的革新。

过度行为的研究有些近似于我们常说的“矫枉过正”的思想。要想从根本上创新和重塑企业,有时要采取看起来是不可能的行为,比如从现有资源能力看是绝对勉强的、有极大风险的投资。这种过度行为是力图短期内在企业制造一种不均衡状态,使矛盾表面化,促进学习和激发心理能量,从消极的角度讲是“背水之战”的计策。过度行为不是妄为,这些研究指出了其中的合理性,一是企业中总有潜在的“看不见的资源”,过度行为可以暴露其存在并加以利用。过度行为的基本作用在于促进学习,因此,采取过度行为的领域,应该是学习意义较高的领域,还必须准备好学习的条件,为成员提示激发人们为之献身的企业远景。否则,过度行为容易转成自杀行为。

偶然性研究也较为独特,其一改过去所谓管理学就是研究企业管理“必然规律”之学问的思路,注意到了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那些“意料之外”的偶然现象,进行研究。其所指偶然性,包括在别人看来是必然的,但在当事者看来是偶然的事件。将超过当事者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所有事件都看做偶然,这种角度很有实用性。偶然性研究对经营者的提示有三个,一个是思考为何会有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一个是如何利用偶然性,还有一个是怎样才能使偶然事件发生。世界上很多创造发明是由于某些偶然,偶然性研究即是期望建立一种能“有计划地创造偶然”的机制,以促进企业的成长和革新。

标签:;  ;  ;  ;  ;  ;  ;  

国外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与新趋势_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