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护理中的应用与价值论文_王岩,吴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肾脏内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短(少)于对照组,且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改善其心理状态,并加快其康复。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临床护理路径;住院费用;SAS评分;满意度

终末期肾病主要通过肾移植、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继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由于肾源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故大多患者多以透析治疗为主[1]。而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则极易产生负面心理情绪,继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加大医疗负担。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降低其住院费用[2]。对比,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20±10.30)岁;多囊肾9例,糖尿病肾病24例,其他1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40±10.43)岁;多囊肾10例,糖尿病肾病25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均经血尿常规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入院及诊疗全过程均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实施干预:

(1)入院护理:由于患者免疫抵抗能力较低,易出现感染等不良情况。故待其入院后需保持病房的整洁与舒适;添加舒适柔软的被褥,并减少探视次数及时间,以免交叉感染;同时需采用紫外线进行病房消毒;同时,实施心理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一定的安慰,耐心倾听其心理负担,对患者心理压力表示理解,继而评估其心理状态;详细告知其治疗的措施、成功案例、护理路径方案等等,并保持病房的安静,增强病房巡视次数;告知患者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深呼吸等,继而缓解其负面情绪。此外,需保持患者外阴的清洁,使用温水擦拭皮肤,并告知患者不要手挠或手抓皮肤;适当添加衣物,勤换贴身衣物等。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低蛋白、高热量为原则制定膳食方案;告知患者需少食用动物肝脏、鱼类等食物。若患者少尿或无尿则需严格控制钾的摄入量,少食用香蕉、柑橘等含钾过高的食物;尿量较多者,可不限钠的摄入量。同时,定期检测其血压水平,控制钠、钾、磷摄入量。

(3)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年龄及特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继而提高患者认知度。详细告知患者用药、内瘘保护、饮食、运动等内容,采用一对一等方式进行讲解;在此期间需耐心解答患者疑虑,提供相应的报刊等,提高其护理依从性。

(4)透析前后护理:患者透析前护理人员须对其体温、脉搏、血压等进行检测与纪录,观察患者浮肿、尿量等一般情况。透析后紧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晕、疲劳等不良情况;有上述情况者需在透析室休息,观察30min待其症状完全消失后送入病房;同时,查看敷料是否存在渗血的情况,继而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正确指导患者运动,进而促进血液的有效循环,避免水肿等不良情况出现。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每日清洁患者建瘘肢体皮肤;透析结束拔针时,需控制其力度,进行压迫止血,以免出现出血或瘘管凝血栓塞;同时,告知患者不可过度牵拉瘘管或压迫瘘管,衣袖应保持宽松,不可直接使用造瘘手臂提举重物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药品费用。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其焦虑情况: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算,并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项临床情况及SAS评分均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

如下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短(少)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比较()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综合性医疗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护理中,可使护理流程更具规范化与系统化[3]。在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均严格按照路径方案执行干预,继而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干预,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还可明确患者入院、治疗及出院时间,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与时间浪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4]。在护理路径中采用心理护理、饮食干预、健康宣教及透析前后护理干预等措施,可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继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对此,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则显示观察组经临床护理路径后,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用药费用少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可超过90.00%。可见,在终末期肾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并减轻其医疗经济负担[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护理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降低其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本院护理质量。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贺子君,曾甲,黄月媚,等.护理干预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8):8-10.

[2]陆静,陈昌浩.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2):220-222.

[3]李燕, 吴三梅.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J].西部中医药,2016,29(04):115-117.

[4]张密花.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9-160.

[5]龙碧园,周云,毕媛媛.探索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8):119-120.

论文作者:王岩,吴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护理中的应用与价值论文_王岩,吴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