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论文_刘艳清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论文_刘艳清

刘艳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五小学 832100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的重大职责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全面发展。首要的就是教师自己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下面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几点体会。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因素,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学习《一分钟》,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一点一滴积累生活知识,要谦虚谨慎。从小就要学会自觉遵守社会各项秩序和各种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文来自生活,必定要回到生活之中去。用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来学会生活,进而明白一定的社会秩序。学习《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教育学生在困难、错误面前,不要叹息、畏惧。发明、创造都是在吸取失败教训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学习《一次成功的试验》,教育学生,同伴之间要有相互协作、还要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安全脱离危险。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达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在班级建立良好的学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专心听课、能够独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由学会什么转化为会学什么、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确实成为知识的主人。

二、传授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而。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这是因为能力足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还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使学生能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中的每篇文章。让学生主动探索,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最后实现创新,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

三、激发兴趣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新奇、疑问情绪,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参与教学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整节课都能保持高昂情绪。这样,不但能让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自然进行,而且能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创设条件。创设疑难问题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既打开了学生思路,又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探索学习方法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文体要教给学生阅读分析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工具书去学习,自己通过温故而知新,自己联系上下文学习,自己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自己通过与他人讨论弄清问题,从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个知识点。探索优秀教学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教与学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出大批适合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文作者:刘艳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论文_刘艳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