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影响分析论文_付萍,詹艳艳

付萍 詹艳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1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恢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肛肠科;便秘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10-02

便秘由于长期不排便导致粪便水分流失最终导致粪便干硬,粪便在排出体外时压迫手术伤口,最终导致感染或大量出血,严重增加肛门的损伤程度[1]。因此,术后有效护理用于防治肛肠科术后便秘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1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1.98±4.16)岁,其中气机郁滞证15例,血虚肠燥证11例,热秘证34例;对照组:59例,其中男29例,女30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2.01±4.09)岁,其中气机郁滞证14例,血虚肠燥证12例,热秘证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中医辨证分型等基线资料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诊疗标准[2],将便秘分为三种证型,①气机郁滞证:腹胀、肠鸣,嗳气,胃纳差,胸胁痞满,舌薄腻,见红苔,脉弦滑。②血虚肠燥证:面色潮红或苍白,口干、心悸、眩晕、烦闷、脉细软,舌质红而少津。③热秘证:腹胀腹痛,粪便干结,腹痛腹胀,舌质红,苔黄燥,口干口臭,脉滑数。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

1.3.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按时提醒患者饮用温开水,每日确保1500ml水分摄入,多吃芒果、香蕉润肠道食物,多吃含高纤维素食物,禁止饮酒,禁止食用辛辣食物,术后确保按时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术后患者肛门具有疼痛不适感,增加便秘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嘱咐肛肠科术后患者保持心情放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3.2中医护理干预:需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于气机郁滞证患者应嘱咐患者避免风寒邪气,建议食用牛奶、豆制品等容易易消化与顺气导滞食物,对于血虚肠燥证患者嘱咐多吃富含油脂食物,加用蜂蜜同服,有助于润滑肠道,多吃红枣、木耳等补血食物;对于热秘证患者应嘱咐患者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和烦躁刺激,适量服用促排便药物,但应注意剂量,防止失气与失血。嘱咐全部患者排便时间避免过长,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术后卧床患者应采用动静结合方式,随着病情好转,则缓解增加活动量,必要时辅助穴位疗法,采用中脘、大横、天枢穴位按摩,采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10min,按压长强穴,10~20min,每天2次,联合磁珠敷贴肠穴,3~5min,每天1次,治疗5d,护理人员在穴位按摩与穴位贴敷前修剪指甲,找准穴位,注意按摩时间与力道,在按摩前充分准备,注意饭后0.5h不能进行穴位按摩与贴敷。

1.4观察指标

1.4.1治疗效果:参照相关文献标准[3],显效是指便秘症状彻底消失,排便通畅规律,且大便质地与性状正常,在排便期间与排便结束后无疼痛不适感。有效:便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稍有改善,即使能排便,但不通畅或无规律,排便有具有不适感。无效:便秘临床症状无改变,合并排便困难,排便后不适感。

1.4.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4]评估护理满意度,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基本满意,<75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便秘是肛肠科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次数与数量减少等[5]。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增加腹痛腹胀不适感。肛肠科术后便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①肛肠科术后患者肛门倍感剧烈疼痛,尤其当排便时肛门肌收缩,粪便触碰增加疼痛的程度,导致排便困难;②肛肠科术后患者由于担心排便影响伤口康复而减少进食量,导致排便量减少,对肠道刺激降低;③肛肠科术后患者卧床静息导致运动量缺乏,肠蠕动功能减弱,导致便秘。④肛肠科术后患者由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刀子消化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便秘。

中医护理干预主张以中医辨证分型护理作为基本原则,即根据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辅以穴位按摩与敷贴,有助于调理肠道,润滑肠道,达到缓解便秘症状与通便的效果。通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6]。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肛肠科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通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恢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琪明.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影响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86-87.

[2]欧阳松.中医护理干预对38例肛肠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1):105-105.

[3]汪黔筑.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6):160-161.

[4]杨雪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49-49.

[5]罗兰英.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排便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2):274-275.

[6]曹海燕,顾永红.中医护理干预肛肠病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四川中医,2012,30(7):142-143.

论文作者:付萍,詹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影响分析论文_付萍,詹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