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以及对相应的结果分析论文_张雪峰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以及对相应的结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血液常规检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验,观察患者血液常规检验合格和不合格的情况。结果检验后,患者的血液常规检验合格情况较高,不合格情况较低而且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不合格因素非常清晰,但(P>0.05)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以及对相应的结果表述的非常详细,保障了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清晰的表述了影响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值得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50 patients with routine blood test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Routine blood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all patients to observe whether the patients' routine blood test was qualified or unqualified. Results after the test, the patients'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were higher and lower, and the unqualifi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were very clear, but (P > 0.05) data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linical blood routine test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very detailed, which guarantees the accuracy of the blood routine test, and clearly describ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nqualified blood routine test.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the clinical blood routine test.

[Key words] routine blood test; unqualified; method

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查方法,为多种疾病确诊提供着保障。为了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临床对此展开了分析[1]。发现造成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合格和不合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溶血、样本分量、时间不恰当、凝血等,而这些因素较多会造成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对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和结果不利,增加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困扰,详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血液常规检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验。排除患者有血液疾病、精神异常等情况。男女比例为30:20,平均年龄为(45.85±6.62)岁。

1.2方法

①医护人员要保障患者在采血前两小时内禁食禁水,而且要避免做剧烈运动,在检测前一天避免摄入高脂肪食品,保障空腹采集。同时准备好血液分析仪器、显微镜等,为血液常规检查分析、血液样本观察和分析等做好准备。血液样本观察和分析中主要包括血压细胞数量、结构、体积等,还要对细胞在化学试剂、溶血素等方面进行化学分析。②医护人员可以采用静脉采血法,在患者体表的浅静脉进行采血,选择肘前静脉、肘中静脉,让患者在采血过程中保持放松,护理人员在穿刺前要利用摸、看等方式找到采血血管,并对针筒进行细致检查,采血完成后进行消毒和密封。③还可以采用皮肤采血法,在微动脉、尾静脉及毛细血管的混合位置,像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采血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轻按采血部位,酒精消毒后,将针放置到距离采血部位2-3厘米处,垂直下针,在采血过程中避免碘伏消毒。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液常规检验合格和不合格的情况,其中不合格的情况要对溶血、样本分量、时间不恰当、凝血等进行统计并生成不合格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验后,患者的血液常规检验合格情况较高,不合格情况较低而且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不合格因素非常清晰,但(P>0.05)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 1 患者血液常规检验合格和不合格的情况对比[n(%)]

3 讨论

血液常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诊断提供着保障,血液常规检验方法一般从检验前的控制、检验中的控制、检验后的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提高了血液采集标本的有效性。上述内容将血液常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像血液检验前的控制,主要从采集方法、采集仪器准备等方面入手,为血液采集和后续分析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如果护理人员让患者保持直立位或者卧位进行血液常规检验,检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就需要考虑血液样品是否会出现凝块的概率。

当进入到血液检验中的时候,血液常规检测仪器、试剂等会对血液细胞进行详细分析,其准确度较高,而且分析时间较短,对显微镜检查等方法是一种促进,能明确的表输出血液样本中的细胞情况,还能根据血液样本与化学试剂的反应,增加血液常规检验结果指标。像溶血素等,在仪器的作用下会更清晰的显示,提高了临床对细胞变异等的诊断能力,减少了对某些疾病误判的概率[2]。

而检验后的控制需要护理人员对检验内容进行标记,并做好递送、保管等工作,保障血液样本检验的及时性,避免样本分量、送检时间不恰当等对血液常规检验的影响。如果有必要需要在血液样本中增加细胞稳定剂,还要控制血液样本的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结果与上述内容形成正相关联系,减少了溶血等造成血液样本不合格的概率。

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及相关结果将血液常规检验的相关内容清晰的表述,还将影响血液样本的因素清晰罗列,提高了医护人员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细致度,避免了血液采集、检验等操作中的错误性,将不合格情况降到最低。患者在优质的采血方法下也能变得更轻松,减少了患者出现晕血、针刺部位过疼等情况,降低了患者采血后的不适[3]。护理人员对血液常规检验的专业度保障了血液相应结果的合格率,减少了血液样本浪费的概率。医护人员面对不同采血患者,使用了不同的采血方法,保障了血液样本的有效性,对血液样本送检后的检验效果也进行了保障,避免了样本在送检前的不良性。还应用了血液检验仪器等,保障了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正确率,让每一份血液检验结果都能显示出患者最真实的情况,降低了诊断上的失误[4]。

临床对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及相应结果的重视,提高了患者就医质量,加快了临床确诊速度,提高了医生救治患者的速度。像血液中细胞的变性、白细胞增多等,都能为诊断提供有效帮助,减少了诊断的盲目性,减少了患者反复采血的概率[5]。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检验后,患者的血液常规检验合格情况较高,不合格情况较低而且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不合格因素非常清晰,但(P>0.05)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及相关结果的合格率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以及对相应的结果表述的非常详细,保障了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清晰的表述了影响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值得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英.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144-145.

[2]吕爱云,石元耀.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125+127.

[3]金群,吴甬,朱君瑶.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1):106-107.

[4]曹锋,张云宁.血液检验中各参数的联合应用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系统医学,2018,3(02):25-27.

[5]杨波.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134-135.

论文作者:张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以及对相应的结果分析论文_张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